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注:“倍”同“背”,見《論語集釋》。
曾子在快要結束生命的時候告訴我們,做學問、受教育有三個重點,這是很嚴肅也很誠懇的告誡。
人的儀態、風度,不一定都是天生的,可以從學文中來慢慢改變自己!比如,儒雅和知性,就是在我們閱讀了很多書籍和著作之后,開了眼界而得來的,單靠誰來教,是學不會的,但是領悟之后,將會陪伴我們一生。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注:“倍”同“背”,見《論語集釋》。
曾子在快要結束生命的時候告訴我們,做學問、受教育有三個重點,這是很嚴肅也很誠懇的告誡。
人的儀態、風度,不一定都是天生的,可以從學文中來慢慢改變自己!比如,儒雅和知性,就是在我們閱讀了很多書籍和著作之后,開了眼界而得來的,單靠誰來教,是學不會的,但是領悟之后,將會陪伴我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