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民間借貸糾紛,團隊介入代理。案件并不復雜,但被之前的代理人做的復雜了。
1.案情
案件的事實很簡單,原告向被告提供借款,口頭約定月息三分,被告向原告共償還利息20次,前14次均是按照月息三分履行,每月都給利息,這樣實際履行了一年有余。
后來被告不正常還息,原告找被告催要,被告為原告出具了一張包含本金、利息、復利的借條;之后被告仍舊不正常還息,原告再次催要,被告再次出具包含本金、利息、復利的借條,并用新借條替換了舊借條。
然而,被告并不認可借款,而是主張原告系在被告名下投資,雙方并非借貸關系。
2.之前主張
具體原因就不知道了,在原一審及二審中,原告方始終主張雙方口頭約定是月息2分,在訴狀、庭審及代理詞中均如此陳述,一審按照2分支持,二審以事實不清為由發回重審。
3.團隊介入
團隊介入本案之后,發現原告之前起訴所稱事實與其向團隊所述事實完全不符,詢問原因,其告知是之前代理人不讓提月息3分的結果。于是,就有了現在的發回重審!
4.正式委托前工作
既然客戶有委托的意愿,就要給客戶委托的信心,力爭保證其合法利益的最大化。于是,在接受咨詢之后,團隊指派一人整理雙方往來流水,并根據雙方流水制作excel表格。
根據上述表格,如此清晰的月息3分還款,就愣生生在之前訴訟中被說成是月息2分。我要是二審主辦人,這個案子也得發還。
整理好了流水明細之后,我們知道本案必須變更訴請,還事情原貌。
然而,根據本案情況,變更訴請是有兩種方式的,因此,為了讓客戶清楚兩種變更方式的不同,以及變更的原因,團隊針對本案起草了案件分析報告,分析了原一審判決及二審發還的情況,并提出了我們的思路。最終,在我們的建議下,客戶做出了決定,并做出了委托。
5.庭前工作
在客戶委托后,我們根據客戶的確認,及時著手起草變更訴請申請書,力爭還事情原貌。
然而,事情并沒有結束,在等待開庭的過程中,我們在與委托人接觸時,知道整個借款是有某個中間人在為雙方聯系,也是雙方最早認識的介紹人。于是,我們要求當事人找到該中間人,請求其出庭,如實陳述案件事實。
此外, 團隊另一名出庭律師也開始針對本案中雙方在原一審提交的證據進行分析,列出了我方新的證據目錄,起草了針對對方原一審證據的質證意見,整理了本案中可能適用到的法律依據。針對此,團隊多次討論,并在開庭前,形成了代理人的庭審提綱。
而這份庭審提綱,包括了變更訴請的具體理由,被告可能的答辯意見,原告的證據,特別是新增加的證據,被告可能的質證,被告的證據及可能新證據的證據,我方的質證,以及對相關證據及對方曾提到事實引發案件的檢索,相關證人情況的調查。
當然,里面也包含了團隊模擬庭審中法官可能注意到的問題,根據客戶所述,均進行了完善。
6.庭審工作
萬事俱備,只等開庭。庭審中,對方仍舊主張系投資關系,然而,事實豈容否定?
雖然對方提交了大量與案件無實質關系的證據以混淆視聽,然由于我方前期的準備工作充分,案件終被我方來回成為我方主戰場。
庭審中,兩名出庭律師密切配合,巧妙應對,電子化文檔庭審前提交法庭,方便書記員記錄;之前整理的法律依據、案件事實等均信手拈來……
庭審緊張但有序。
7.庭后工作
庭審結束后,團隊針對庭審情況及時進行復盤,固化庭審中發現的問題,針對該問題,著手起草代理詞。
然而,即便是很多人認為法官不會怎么看的代理詞,團隊也是精雕細琢。在團隊出庭律師起草之后,另一名負責文書的律師逐句修改,從事實到法律,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初稿完成后,出庭律師講代理詞發給團隊每一個人,讓大家充分提意見,然后在修訂。如此三次,一份飽含代理人專業與智慧的代理詞產生了。
這就是我們的工作,我們一直堅持的工作,無論案件大小,均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