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12點位于烏魯木齊的一家家裝司公里,三人正圍坐電腦跟前談論家裝細節,突然一通電話打到了設計師林巧的手機上。她側了側身,示意一下就出去接通電話了。
電話里家鄉的大伯母打來電話,說的是老人他們已經照顧4個月了,該輪到二爺家照顧了,但是二爺家說月份沒到,要下個月再接過去。年初林巧媽媽回去說好3家各帶4個月的,林巧他們一家遠在烏魯木齊,他們兩家分攤2個月,林巧家出錢。
誰知這剛好執行了幾個月,竟然因為今年潤六月的到來,兩家互相推諉,奶奶92歲的高齡就像一個皮球一樣被推來推去。甚至聽聞家中自來水都被大爺家掐斷了。原因是老人不做飯了,不用,浪費。可是住,還是在三房家老屋。
等晚上林巧爸爸一回來,父母妹妹一商量,三房一家毅然決然決定接奶奶到烏魯木齊來居住。
連續兩年三房一家都去帶老人到烏魯木齊,可是老人不愿,為了照顧她的意愿,他們沒有強行帶她過來。
可是這一次他們對老家兩房人失望了,同時也為了彌補這十幾年遠離家鄉在外闖蕩對老人的不盡心的虧欠。決定派一人回去做代表給老人接過來。
因為每一次當你正忙于工作,老家突然傳來的消息,都可以使三房一家心都在打顫。接下來的一周甚至一個月都活在懺悔里
老人雖然高齡,但是身體因為多年勞作一直很健康。沒有重大疾病問題,只是背有些駝。家門前的菜園都可以翻動。
三房一家說到就做到,立馬查閱訂購機票,同時請求大房孫子帶去醫院做身體健康體檢,以便做登記準備。
為什么有3個兒子,卻老有所依也這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