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讀了《七十二堂寫作課》,這本書收錄了葉圣陶與夏丏尊先生寫就的七十二篇與寫作有關(guān)的文章。在第一篇中,葉圣陶先生提出,文章由內(nèi)容和形式兩方面組成。想要寫好文章,讀書時不僅要關(guān)注內(nèi)容,更要關(guān)注文章是如何寫的。天下文章那么多,根本讀不完,我們只能選取幾篇精華,仔細分析學(xué)習,逐漸掌握寫作的方法。
轉(zhuǎn)念一想,我讀了不少書,但是從來只關(guān)注內(nèi)容,忙著劃線、做筆記、搬運到印象筆記上,從來沒有仔細分析過這本書是如何寫成的。對我喜歡的小說和文章,我也從來沒有深入思考過它的寫作形式。我只是從傾聽者的角度去聽作者要說的話,但沒有從作者的角度去思考要如何寫出有效的文字。
例如說,我喜歡黑塞的書。如果有人問我為什么喜歡黑塞,我會說,喜歡他筆下人物追尋自我的故事。如果再問我,黑塞的寫作哪兒好,我就答不上來。他哪兒好呢?他是如何描繪大自然的美麗,如何把哲理融入自然與人物的描寫中,如何嫻熟運用簡單但意蘊豐富的比喻的呢?得到答案的唯一方式是,把他的作品拆解開來,品味、審視釀就如此精品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