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教練,易效能的小伙伴們,大家早上好,我是2組的王昌倫。今天給大家分享我寫的晨間日記。首先發兩張圖給大家,這是是我以前剛開始聽易效能時間管理100講,第一次聽到晨間日記這幾個字的時候,我也開始了在早上起來寫日記。沒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過,所以那段時間我開始6:00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用打開印象筆記寫晨間日記。那時候沒有用模板,像寫文章一樣,寫自己工作上的事,或者學習上的事情,看看自己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夠好的,進行文字檢討。但是這樣寫晨間日記要花很長時間。
后來,不知道怎么,我開始導入了葉老師的模板。他說每天只用3min左右的時間可以搞定晨間日記,我也想試試看。
那時候還不太理解八大關注,所以就當是填試卷一樣把這些表格填好。現在回過頭來看看以前寫的日記,如第一項年度目標,本來是17年的,那時導入模板還沒有改過來,停留在16年了。然后看我的目標:1.學時間管理并運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并提高效率。2.寫畢業設計。3.準備十月份自學本科考試。
現在覺得這些目標缺少數量和標準,很模糊的感覺。
看看以前我寫的本月重要成果,有學習時間管理;寫畢業設計;有看書15min。還能做到和年度目標有關聯。
再到我的三只青蛙:那時只是聽葉老師說過,三只青蛙代表著有困難有挑戰的事,三代表個數,可以是三個,也可以超過三個。我寫的主要都是工作上的事,再把眼光看看自己的年度目標做對應,這樣也只能讓當時的我知道上班要做的事情。
再看看我寫的成功日記:現在看到那時自己寫的,感覺不像是成功日記,倒是很像在反省自己,記錄的是讓自己付出代價的事。如騎自行車路上看到錢,沒有解下鎖鞋,摔跤咯。中午騎自行車打瞌睡,直接撞進路邊綠化帶。從記錄中也看出來以前的我是晚睡的。
再到后來簡單的記錄了些人際投入,和家人在一起。
開卷有益,學習/讀書/聽書這一欄,記錄了當時自己有在學習易效能時間管理100講中運動的內容。
后面的健康飲食,覺得自己不太重視,就沒怎么填寫。
總結:通過導入葉老師的模板,讓自己能較快的時間填好日記。簡單記錄了一天中除了工作之外的其他事,但是當時的自己并不懂得每一欄的意義。這樣這日記的好處可以讓自己看到過去的經歷。
再后來,自己也斷過一段時間沒寫晨間日記,特別是參加易效能線下課后,感覺自己沒空寫,但每天有在群里寫三只青蛙。也許是在線下聽了葉老師的課后,對八大關注的內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懂得要平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以及我們的視覺要看到現在,看到今日要做的事,又要把視覺提高到一個星期后,或者一個月之后,一年之后要達到的目標。今天做的事一定是有利于自己目標的實現的。
有一次在開早會的時候聽我們組的吳坤英說過她寫的晨間日記,有記錄自己成功的事,有每天的感恩的事,每天的小確幸,有寫自己的90天目標,而且日記的后面還有自己對一整天目標的調整,我覺得非常好,對比了我以前的模板中缺少對目標的調整,改進。
下面給大家分享我最近寫的一篇晨間日記:
從2018年年度目標來看:我增加了每一個目標的數據和標準,這樣更清晰和具體,方便自己檢查對照。
由于確定了年度目標,于是我的每月目標任務可以確定下來了。
三只青蛙代表一種思考習慣,把一天當中重要的事列出來,盡快完成,知道自己一天當中緊急的事情。當然有時會做不到,我就推到第二天。避免自己不知道一天當中要干什么事情好。
再到我現在記錄成功的事,我會記錄自己認為很平常但很有收獲的事,例如和朋友打電話,聽到他們說的很有哲理的話,讓自己覺得很受鼓舞。或者看過的一本書,明白一個道理。或者自己遇到的幸運的事。
日記的最后,我增加了反思一欄,反思一天當中做不到的三只青蛙,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自我批評。看了自己寫的日記,發現寫晨間日記也是一個人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如果想寫,要盡快開始寫,不要求自己寫的很好,把重點放在以后的日子不斷的改進,不斷優化。
感謝各位小伙伴的聆聽。我分享完畢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