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大量新的電腦硬件出現在我們眼前,新的處理器芯片,新的用于圖形處理的顯卡,以及新的軟件技術都在不斷地拉高計算機的生產水平。而個人計算機自從普及開來,從未淡出大家的視線,如圖形處理,影視后期,軟件編程,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
我們平時接觸最多的就是計算軟件,而很少了解其硬件,那裝機可以說是很好的一個起步,在裝機的過程中我們會查資料去了解各個硬件在電腦中所擔任的角色,所起的作用。慢慢地,我們就會發現我們這些電子設備,都沒跳脫出某種結構或者原則。
在2019年臨近畢業的時候,也就是京東618那段時間,我琢磨著組裝一臺主機來使用。同時也希望我這次裝機經驗對大家有所幫助和啟發,下面的照片是機箱拆掉側板的圖。
配件及選購思路
配置單如下:
CPU:? AMD 銳龍R5 2600
主板:微星(MSI)B450I GAMING PLUS AC
顯卡:微星(MSI)萬圖師 GeForce GTX 1660
內存:金士頓 掠食者 DDR4 3000 16GB(8G×2)
SSD:? 西部數據(WD)固態硬盤 sn500 NVME協議
電源:?酷冷至尊 550W GX550游戲臺式電源
機箱: SKTC Q1 13L鋁外殼鐵架構機箱
散熱: 利民 AS120 刺靈 4熱管風冷塔式散熱器
機箱
如果要裝小機箱的話,那第一位要挑選的就是機箱,這也是我花時間最多的配件。如下圖中機箱同A4紙比較,參考尺寸為190x277x245 mm,體積為13L左右吧。
那這個機箱有哪幾點讓我滿意呢?
1. 機箱風扇都是12cm的風扇位,進出風量都可以滿足散熱,這種尺寸的風扇屬于普遍的機箱風扇,可選擇的品牌較多,風噪相對較低。
2. 機箱屬于量產較便宜的,200左右可以買到,顏色樣式可選項也比較多(像是頂部留不留風扇位或者要不要側透),鋁外殼,做工稍微粗糙一點,但我很滿意。
3. 可以上16cm的風冷,可以塞大霜塔?我用比較好安裝的利民AS120散熱器,再把 R5 2600 超到4.1GHz,完美。
4. ATX標準電源要高度14cm的,介紹的是用了ATX尺寸的電源后,只能兼容17cm的顯卡,但根據我實際使用我的1660萬圖師 22cm 放進去綽綽有余,也可以上像銘瑄1660終結者這樣顯卡后端向上收起一點的24cm左右顯卡,搭在電源線上,最長可以上26cm多的顯卡,但得用小尺寸電源,拆掉USB的PCB板。
當然,沒有準備上RGB和害怕線太亂所以就沒有買含側透玻璃的機箱,如果以后想用可以花幾十買個就行。電源目前就用了3根線,分別是CPU供電線、主板供電線和顯卡供電線,可以看到我的電源線都卷在坐上的空間里。
看見圖中扇熱器上的白線沒?是編在一起的延長線,連接前面板電源鍵、電源指示燈和硬盤指示燈,共需六根,如果不這樣編會很亂,不怎么好看,還影響下壓式的風冷散熱,總之,我把線編完后感到非常開心,這里應該屬于我最滿意的地方了。
機箱里只有一個插在主板上的M.2接口的固態,所以不用像2.5寸硬盤那樣要從主板電源上接數據線和供電線,簡單省事,那我512G夠用嗎?當然不夠啊,之后會有打算組個家庭NAS來存儲包括手機和平板所有設備的數據。
主板
購入的微星的B450i,供電穩定,以后升級也感覺很穩,,可能該主板無線網卡較弱,可以直接花費幾十元購買網卡自行更換,還有就是itx的主板真的好小,長寬17cm。
顯卡
當初怕塞不進去選了22cm的萬圖師,感覺也不錯,1660功耗也不高,實際使用并沒有發生過熱降頻的情況,目前來說基本夠用。
電源
選擇550W功率的電源是為了方便以后升級硬件,還特地選了酷媽的扁平化的電源線材,方便小機箱走線和藏線。
風扇
選用了先馬的游戲風暴,圖中的紅色風扇,性價比高,在做了下風扇的功課后,覺得該風扇風噪和進風量都挺好的,接口是3pin的,主板正好有DC調速(通過調整電壓來控制風速)。
硬盤
雖然SN500是半速NVME固態,但在詳細了解后發現挺符合我的需求的。
散熱器
選擇了比較好安裝的利民AS120,當時赤兔馬好像下架了,所以找著找著就找到了這款差不多的散熱器,安裝起來很是方便,散熱效果比原裝好太多了。
風道規劃
在查看了許多該機箱的使用經驗后,決定更改了電源風扇的風向,就是從機箱底部吸風,頂部的風扇也是向機箱里面送風,然后統一由機箱背部的風扇排出去,組成風道,使用同款機箱的可以參考一下。
硬件測試
將硬件在外部組裝并連接好連線,開機進行測試,查看是否能正常運作,以免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完成裝機后,發現硬件不對又得拆下來調試,小機箱的痛。建議裝機前都測試一下,我是將電源開關的跳線接好來啟動的,順便測下機箱開關、電源延長線、USB和耳機麥克風接口。還沒裝系統,所以直接進的BIOS系統界面,在這界面看看內存和硬盤是不是正常運行。
測試數據
Aida64 單烤FPU 進行穩定性測試,CPU核心頻率穩定在 4.1GHz
寫在最后
這次裝機耗時2周,可能是第一次裝機的緣故,在選配置到完成裝機的這段時間里,我個人處于一個非常愉快和專注的狀態,要是我學習是有一半這個狀態那就太好了,目前電腦已經使用了大半年了,整體運行十分穩定。
總的來說,我是在性價比為主的前提下,盡量選擇自己喜歡的配件來配的,比較契合我的實際需求。裝完后感覺挺奇妙的,這臺機子算是我從最開始計劃然后實行后的作品,只屬于我,會有種難忘的滿足感,如果還有下次,我就弄個A4機箱。
我是TechTang,希望我的分享可以幫助到大家,初次投稿,歡迎大家同我多多交流,2020年,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