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要和方圓老師合作莎翁逝世四百周年紀念活動之《哈姆雷特》賞析,我從書架上取下了塵封已久的《莎士比亞悲劇喜劇集》。
提起《哈姆雷特》,可謂眾所周知,特別是其中幾段經(jīng)典的對白更是廣為流傳。然而,我們對這部不朽名作的了解也往往僅止于此,真正認真品讀過原作的人并不是很多。畢竟,想讀的書太多,窮盡一生,能讀的卻很有限。
因為這次活動,我終于有動力讀了原作,剛開始并沒有感覺特別“驚艷”,那些原本要在舞臺上演繹的對白,沒有喚起我太多的共鳴。可為何有那么多人對這部戲劇推崇備至,那么多藝術(shù)形式紛紛表現(xiàn)它呢?它的偉大之處究竟在哪里?帶著這樣的疑問,隨著閱讀的深入,背景資料的補充,以及配合看了由勞倫斯·奧利弗導演并主演的電影,我慢慢跨越時代的阻隔,走入了這部作品。
所謂悲劇,往往蘊含了無法調(diào)和,不能兩全的沖突,包括人性的,人與人、人與現(xiàn)實之間的深刻矛盾。
? ? ?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默然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通過斗爭把它們掃清,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死了;睡著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這一種睡眠之中,我們心頭的創(chuàng)痛,以及其他無數(shù)血肉之軀所不能避免的打擊,都可以從此消失,那正是我們求之不得的結(jié)局。死了;睡著了;睡著了也許還會做夢;嗯,阻礙就在這兒:因為當我們擺脫了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將要做些什么夢,那不能不使我們躊躇顧慮。人們甘心久困于患難之中,也就是為了這個緣故;誰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撻和譏嘲、壓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輕蔑的愛情的慘痛、法律的遷延、官吏的橫暴和費盡辛勤所換來的小人的鄙視,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誰愿意負著這樣的重擔,在煩勞的生命的壓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為懼怕不可知的死后,懼怕那從來不曾有一個旅人回來過的神秘之國,是它迷惑了我們的意志,使我們寧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們所不知道的痛苦飛去?這樣,重重的顧慮使我們?nèi)兂闪伺撤颍瑳Q心的赤熱的光彩,被審慎的思維蓋上了一層灰色,偉大的事業(yè)在這一種考慮之下,也會逆流而退。
這是劇中最廣為傳頌的一段,“To be or not to be”通常被翻譯為“生存還是毀滅”,然而正如有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每個人對這段話的理解也不盡相同。
貴為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在童話般的環(huán)境下成長,他的生活洋溢著玫瑰色,罕有陰霾。也因此,他對人性的惡猝不及防。他不是個好狠斗勇的人,也不是個深謀遠慮的人,當變故突如其來,將生活丑惡的一面坦露給他時,浪漫的天性與殘酷的現(xiàn)實形成了強烈的沖突,世界斷裂了,呈現(xiàn)出完全不同的面向。
良善與罪惡,忠誠與背叛,貞潔與淫亂,生存與毀滅,復(fù)仇與放棄,世界呈現(xiàn)出它原本的兩極性,之前所信仰的善與美,愛與崇高紛紛跌落,罪惡與陰謀,以及復(fù)仇的烈火讓他的內(nèi)心備受煎熬,找不到平衡的支點。
父親的慘死,母親的再嫁,叔父的陰謀,愛情的幻滅,權(quán)臣的虛偽,一夜之間,風云突變,王子被命運野蠻地擊中,瘋狂是對悲痛和憤怒的偽裝,也是內(nèi)心沖突的外顯。在脆弱與堅強,退卻與還擊之間,他千回百轉(zhuǎn),遲遲無法行動,可再多的思慮也不過是內(nèi)心脆弱的囈語,造化之手自會推動命運之輪,將一切裹脅其中,傾軋其內(nèi),最終誰都無法逃脫死亡的宿命。
命運的碾壓,讓人的掙扎顯得如此渺小,然而恰恰是這份執(zhí)著,顯出人性的光華,在生存與死亡之間,人不曾放棄自體的努力,在存在與毀滅之間,人總在試圖有所作為。
這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唉,倒楣的我卻要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
我的運命在高聲呼喊,使我全身每一根微細的血管都變得像怒獅的筋骨一樣堅硬。
“To be or not to be”,是成為扼住命運咽喉的斗士還是退縮進虛無的堡壘,是默然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生存與毀滅,這是個問題,是生命需承受的選擇之重。從沒有人能夠逃脫命運無常的擺弄,死亡也無法消解內(nèi)心的沖突,唯有面對自身的軟弱、退縮和猶疑,才能與命運共舞,活出尊嚴。
? ? ?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短短的一個月以前,她哭得像個淚人兒似的,送我那可憐的父親下葬;她在送葬的時候所穿的那雙鞋子還沒有破舊,她就,她就——上帝啊!一頭沒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傷得長久一些——她就嫁給我的叔父,我的父親的弟弟,可是他一點不像我的父親,正像我一點不像赫剌克勒斯一樣。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她那流著虛偽之淚的眼睛還沒有消去紅腫,她就嫁了人了。啊,罪惡的匆促,這樣迫不及待地鉆進了亂倫的衾被!那不是好事,也不會有好結(jié)果;可是碎了吧,我的心,因為我必須噤住我的嘴!
這段話同樣流傳甚廣。哈姆雷特的母親---喬特魯?shù)拢莿≈辛硗庖粋€悲劇性的人物,在她身上有著女性與母性的沖突。
哈姆雷特的父王曾對她呵護備至,恩愛有加,甚至他的亡魂也要求哈姆雷特:“更不可對你的母親有什么不利的圖謀,她自會受到上天的裁判,和她自己內(nèi)心中的荊棘的刺戳。”在愛情里,她被寵愛,然而丈夫死后不到兩個月,她便嫁給了“陰謀篡位”的罪人,先王的弟弟---克勞狄斯,成為新的王后,“葬禮中剩下來的殘羹冷炙,正好宴請婚筵上的賓客”,哈姆雷特無法容忍母親的薄情和背叛,他尖銳地指出:
? ? ?你的行為可以使貞節(jié)蒙污,使美德得到了偽善的名稱;從純潔的戀情的額上取下嬌艷的薔薇,替它蓋上一個烙印;使婚姻的盟約變成博徒的誓言一樣虛偽;啊!這樣一種行為,簡直使盟約成為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神圣的婚禮變成一串譫妄的狂言;蒼天的臉上也為它帶上羞色,大地因為痛心這樣的行為,也罩上滿面的愁容,好像世界末日就要到來一般。
身為女人,她是無辜而脆弱的,她需要投入新的懷抱來獲得庇護,她無力抗拒權(quán)力、地位、愛情的誘惑,哪怕那是沾滿鮮血的“款款深情”。
當無法阻遏的情欲大舉進攻的時候,用不著喊什么羞恥了,因為霜雪都會自動燃燒,理智都會做情欲的奴隸呢。
女人會被情欲驅(qū)使,然而母親,卻必須貞節(jié)而高尚,富于自我犧牲。當哈姆雷特要求母親不要再上那惡人的床,“把那壞的一半丟掉,保留那另外的一半,讓您的靈魂清凈一些”時,這些詞句如尖刺,戳進喬特魯?shù)律頌槟赣H的心。
啊,哈姆萊特!不要說下去了!你使我的眼睛看進了我自己靈魂的深處,看見我靈魂里那些洗拭不去的黑色的污點。
她注定要承受良心的不安與靈魂撕裂的痛苦。真實的人性從來就是復(fù)雜而多面的,圣潔與淫蕩,忠誠與背叛,并沒有那么涇渭分明,一目了然。人性有足夠的空間,既容納陰暗也保有光明。
作為女人,她成了脆弱的代名詞,作為母親,她卻承擔了愛與責任。她出于本能地去保護兒子,母性的力量促使她有意無意地替兒子喝下了奪命的毒酒,在男人的爭斗中,她只是戰(zhàn)利品和犧牲品。
她從未真正主宰過自己的命運。
巨大的變故,母親的薄情,讓哈姆雷特從幻夢中驚醒,他從愛情的信仰者變成了質(zhì)疑者,他看到了愛情的另一面。
愛情,不僅僅是甜蜜和芬芳,還有背叛和丑陋。愛像一盞油燈,燈芯燒枯以后,它的火焰也會由微暗而至于消滅。
女人,也不再是他眼里純潔而美麗的尤物。
要是你既貞潔又美麗,那么你的貞潔應(yīng)該斷絕跟你的美麗來往。
因為美麗可以使貞潔變成淫蕩,貞潔卻未必能使美麗受它自己的感化;
甚至他無法分辨自己到底有沒有愛過奧菲利亞,愛情如美麗的水中倒影,被現(xiàn)實輕輕一碰,便破碎開來。
而奧菲利亞也成為另一個悲劇性人物。她美麗而單純,未經(jīng)世事,天真而盲從,最終成為政治陰謀的陪葬品。
當哈姆雷特熱烈地追求她時,她的父兄警告她:
對于哈姆萊特和他的調(diào)情獻媚,你必須把它認作年輕人一時的感情沖動,一朵初春的紫羅蘭早熟而易雕,馥郁而不能持久,一分鐘的芬芳和喜悅,如此而已。
留心,奧菲利婭,留心,我的親愛的妹妹,不要放縱你的愛情,不要讓欲望的利箭把你射中。一個自愛的女郎,若是向月亮顯露她的美貌就算是極端放蕩了;圣賢也不能逃避讒口的中傷;春天的草木往往還沒有吐放它們的蓓蕾,就被蛀蟲蠹蝕;朝露一樣晶瑩的青春,常常會受到罡風的吹打
豈料,現(xiàn)實以更加殘酷的方式摧殘這顆情竇初開的少女之心,掐滅了她心中愛的火苗。當哈姆雷特在她面前故作瘋癲時,她發(fā)出了這樣的悲嘆:
我是一切婦女中間最傷心而不幸的,我曾經(jīng)從他音樂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現(xiàn)在卻眼看著他的高貴無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銀鈴失去了諧和的音調(diào),無比的青春美貌,在瘋狂中雕謝!啊!我好苦,誰料過去的繁華,變作今朝的泥土!
美好而熱烈的愛情,果然抵不過世俗的侵襲。美麗而脆弱的奧菲利亞在父親被哈姆雷特誤殺后發(fā)瘋了,她的死亡充滿了唯美又令人悲傷的氣息,她沒有痛苦地沉入了夢幻編織的世界里。
最終,一切在死亡中沉寂,塵埃落定,愛恨情仇都成過眼云煙,而生活還將繼續(xù),新的悲歡離合還會在世間上演。
莎士比亞創(chuàng)作的時期正是古英語向現(xiàn)代英語過渡的時期,就像中國的白話文運動一樣,產(chǎn)生了極其豐富的詞匯,使他的作品極富文采,語言華麗而富有激情,同時為迎合觀眾,也采用了大量與性有關(guān)的雙關(guān)語。我看的是朱豪生翻譯的版本,語言比較文雅,一些淫穢的表達被濾掉了,也因此很難完全領(lǐng)略原作的風貌。
然而,現(xiàn)場方圓老師激情澎湃的朗誦,還是讓人強烈地感覺到原作不朽的語言魅力,加上莎翁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和描摹,以及強烈的戲劇沖突,讓這部經(jīng)典名作持續(xù)煥發(fā)著巨大的藝術(shù)魅力。
這部經(jīng)典之作,留給我們太多值得反復(fù)回味的地方。
命運的虐待和恩寵,你都是受之泰然;能夠把感情和理智調(diào)整得那么適當,命運不能把他玩弄于指掌之間,那樣的人是有福的。給我一個不為感情所奴役的人,我愿意把他珍藏在我的心坎,我的靈魂的深處,正像我對你一樣。
簡潔是智慧的靈魂,冗長是膚淺的藻飾,我還是把話說得簡單一些吧。
人們往往用至誠的外表和虔敬的行動,掩飾一顆魔鬼般的內(nèi)心。
慈悲的使命,不就是寬宥罪惡嗎?祈禱的目的,不是一方面預(yù)防我們的墮落,一方面救拔我們于已墮落之后嗎?
雷歐提斯!我為你祝福!還有幾句教訓,希望你銘刻在記憶之中:不要想到什么就說什么,凡事必須三思而行。對人要和氣,可是不要過分狎昵。相知有素的朋友,應(yīng)該用鋼圈箍在你的靈魂上,可是不要對每一個泛泛的新知濫施你的交情。留心避免和人家爭吵;可是萬一爭端已起,就應(yīng)該讓對方知道你不是可以輕侮的。傾聽每一個人的意見,可是只對極少數(shù)人發(fā)表你的意見;接受每一個人的批評,可是保留你自己的判斷。盡你的財力購制貴重的衣服,可是不要炫新立異,必須富麗而不浮艷,因為服裝往往可以表現(xiàn)人格;法國的名流要人,就是在這點上顯得最高尚,與眾不同。不要向人告貸,也不要借錢給人;因為債款放了出去,往往不但丟了本錢,而且還失去了朋友;向人告貸的結(jié)果,容易養(yǎng)成因循懶惰的習慣。尤其要緊的,你必須對你自己忠實;正像有了白晝才有黑夜一樣,對自己忠實,才不會對別人欺詐。再會;愿我的祝福使這一番話在你的行事中奏效!
(最后這段話特別適合父母送給將要出門求學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