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完一本書,真為我自己效率的提升感到高興~既《藏地密碼》之后,《月亮與六便士》是唯一一部能夠激發我如此大的熱情,睜眼、閉眼、公交車里都在看在想的一本小說了,魂牽夢繞,魂不守舍,53章內容三天就看完了!
說說我初讀之后總體的感受:好像很有道理,但又不知道有啥道理。作者毛姆通篇流水賬,甚至話癆的講故事方式,開始我是覺得非常無趣的,耐著性子、不經大腦的讀完正文的前兩章之后,還以為自己在看序……本以為這個作者是個白癡,看著看著才發現他是個天才!
給你們截個圖感受一下話癆級敘述:
1.平凡小白領的俗套追夢史
故事大致是這樣的:主人公,斯克里特蘭德,是一個平凡的證券經紀人,話不多,小市民,有個非常愛他,溫柔體貼,但稍顯虛榮的妻子,生活還算過的去,育有兩個十分可愛的孩子。可以說舉案齊眉,婚姻美滿,人生贏家。
在作者的描述中,斯克里特蘭德是個木訥的男人,太太則是個完美的女神,怎么看都是斯跪舔太太的走向。
作者初次見斯克里特蘭德時,是這樣描述的:
沒有個性,沒有所長,索然無味,甚至基本的交際都不會。忠厚善良,給女人無限安全感,但也絕不會為女人增光添色的人物。
但倆人的感情卻非常好,可以說斯克里特蘭德是太太心尖上的人。
斯克里特蘭德太太完美到什么程度呢?看這段對話就明了:
然而突然有一天,斯走了,去巴黎,再也不回來了。只留下一封信,內容也極不走心:
一封恩斷義絕的絕情信,輕松地就像出門交電費,你回來跟孩子先吃飯一樣。甚至沒給妻兒留下一分錢。
所有人都在猜測,這個男人婚內出軌,帶著情婦私奔了,在巴黎住著豪宅,度著蜜月,享盡風流。
一心想挽回的斯克里特蘭德太太,托作者前去說服斯克里特蘭德回家。作者準備了一肚子長篇大論,準備來一場激烈的口水戰,找到斯克里特蘭德卻發現,完全不是想象中的樣子:他住在巴黎最窮的小旅店,胡子叢生,衣服臟亂,吃了上頓沒下頓,差不多是個流浪漢了。
問及才知,斯克里特蘭德身邊沒有情婦,沒有奢靡的生活,斯來巴黎只有一個目的:畫畫。藝術。夢想。
40歲,有家庭,生活小康,婚姻幸福,繪畫零基礎,非天才,為了畫畫放棄了所有生活,這種人,放在現實中是要被浸豬籠的!
但在小說中,這其實是個俗套的故事。可以基本確定,小說的主線就是這樣:為了夢想放棄一切。
2.借錢如搶錢,拐帶別人老婆,無恥至極的渣男
為什么這么爛大街的情節還是把我迷的七葷八素?這是因為,即便外殼一樣,肉還是相當有嚼勁的!斯克里特蘭德這個人,無恥,卑鄙,借錢就像要賬,對待一直在身邊陪伴、幫助他的人,他侮辱、嘲諷,還拐帶走了人家的老婆。
對于離開孤兒寡母,這個眾人唾罵的渣男行為,斯克里特蘭德甚至還說出這樣的話:
斯克里特蘭德太太倒了幾輩子的血霉,在垃圾桶撿了個丈夫,16年舉案齊眉婚姻,換來的是一句:我還可以推薦她嫁個好人!
倒霉的女人可不止斯克里特蘭德太太,剛才我提到,有個人一直堅信斯克里特蘭德是個天才畫家,這個人叫施特略夫。施特略夫是個怎樣的人呢?沒脾氣,零情商,菩薩附體一般對所有人心懷善意。放在今天估計會被噴“圣母婊”的那種。畫著鄉野村夫們才會喜歡的畫,就跟家里過年的,那種胖娃娃抱著大金魚的年畫差不多。
作者直言:不管什么悲劇發生在他身上,第一感受不是同情,而是想笑!
他堅信斯克里特蘭德是個天才,對他從此心底賞識,說實話,被這樣的人賞識,不少人都會覺得丟臉吧!
就是這樣一個施特略夫,幾乎承包了斯克里特蘭德的全部生活,在他重病時甚至把他接到家中,與好不容易找的媳婦,一同照顧他,硬生生把他從死亡線拽回來。
就在這時,施特略夫的媳婦出軌了,莫名其妙從,不歡迎這個流浪漢,到死心塌地愛上他,來了個翻天覆地的大轉變。斯得手之后對施特略夫沒有絲毫歉意,甚至跟他媳婦正式入駐施特略夫家,豬占雀巢,施特略夫徹底無家可歸。
這個出軌的媳婦后來怎樣了呢?一樣,被斯克里特蘭德拋棄了,最終在自己床上自殺。
害得別人家破人亡后,斯克里特蘭德會悔改嗎?叮咚你答對了!當然不會,而且大道理還一套一套的。而我,居然覺得真的很有道理……
這個世界,感情,物質,一切都跟他無關了,就像武俠小說中常出現的赤腳癩頭和尚,瘋瘋癲癲一會哭一會笑,說著人不懂的話,風一般忽來忽去。
斯克里特蘭德最終找到了最理想的樂園,一個小小的孤島,他最終娶了一個黑皮膚女人,在小島上生兒育女。
幸福的終點,是他靈魂終于超脫的起點。他染上麻風病,在生病期間,創作達到頂峰,他繪制出了震驚全世界的巨幅壁畫,卻在死前囑咐妻子,將壁畫全部燒毀。
接著,斯克里特蘭德聲名鵲起,身價激增,從原來幾塊錢都沒人要的畫,如今卻價值連城,成為藝術愛好者爭相收藏的珍品。
3.不瘋魔,不成活
這世上的天才啊,大多不是正常人。醫學界有這樣的說法:天才中多有精神瘋狂病癥,而精神瘋狂癥又時常能激發靈感和創造性。因此,許多高智商的人也都患有精神病。
偉大的思想家尼采,生命的最后十年是在瘋人院度過。俄羅斯畫家弗魯別克,也是在精神病院中了結終生。莫扎特、貝多芬、英國大文豪喬治,生前均患有抑郁或精神分裂癥。
巴爾扎克說:“天才就是人類的病態,它就如同珍珠是貝的病態”。斯克里特蘭德就是這樣一個精神病。
他所有無恥欠揍的惡性,全部出于“真正的自我”。當全世界只剩“自我”,外在的一切都無需在乎。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不在乎身居豪宅還是茅屋,不在乎高矮胖瘦,不在乎一天三餐,徹底斷絕情感牽絆,父母兄弟兒女妻子,過眼煙云而已,死活由他們去就是了。
他好像瘋了。如同溺水的人需要求生,渴求著創作,好像突然被什么東西控制了,他要畫出不知道是什么的那個東西,他找不到,畫不出,他沒時間了!
他好像在尋找一個真正的自我,卻無力于淺顯的符號表達。作者對符號無法表達內心發出了這樣的感嘆:我們每個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獨的。每個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鐵塔里。剩下的部分太長,請看截圖。
據說,沒文化的人看到美景會說:靠真好看!有文化的人會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然而,對于思特里克蘭德來說,再飽讀詩書,繪畫技巧再純熟,這一切都是無力的,他急于表現最直擊內心的美,卻無論如何也做不到。
京劇業內有句行話,不瘋魔,不成活,大抵如此。斯克里特蘭德染上麻風病后,才最終找到了本真,悟出了世界的本來,他最后的日子里創作出的壁畫,被稱作神跡。心愿已了,抓著他的魔鬼放手了,他終于解脫了。
4.這句話很有道理,可說不出為什么有道理
作者最大的本事,就在于“有理”。看似絮絮叨叨,要是個不愛動腦子的人讀,保證會棄讀!但倘若你克服對那一大段話的恐懼,你就發現,說的太TM有理了!
比如:
不像很多雞湯直戳內心,作者的這些論斷我幾乎沒有切身體會,卻會奇妙的認同,奇妙的產生代入感。可能這就是傳說中的:不明覺厲?
本來只想簡單理理故事大概,沒想到洋洋灑灑敲了一天字,胸中依然有諸多感受來不及說出,但說實話我的手指頭已經很累了。
就到這里吧~我現在對作家毛姆產生了深深地興趣,打算繼續讀他更多犀利的作品,想看推薦的可以持續關注我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