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來源于@South_Lin的評論,在回家的路上我重新思考了一下:迅雷極速版被砍掉是因為在傳統下載領域迅雷已經做到了“品牌即品類”,快車、電驢、QQ旋風難以望其項背,極速版的意義也就不大了。不過,我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迅雷為何現在沒落了,迅雷的沒落代表著傳統下載領域的沒落,這是什么原因,能帶給我們什么思考?
下面圍繞著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1)迅雷給用戶提供了什么價值,滿足的需求是什么?
2)什么原因促使迅雷的沒落?
3)迅雷的沒落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發?
- 1 -
迅雷給用戶提供了什么價值,滿足的需求是什么?
迅雷成立于2004年,,創始人美國杜克大學計算機碩士鄒勝龍與程浩,是一只技術驅動的團隊,憑借著最領先的下載技術俘獲了廣大網民的芳心,直至現在,迅雷在下載的技術上依然是最強的,因此迅雷提供給用戶最大的價值是更快的下載速度,滿足的需求是下載各類軟件、視頻、音樂、文檔資料、圖片等等
- 2 -
什么原因促使迅雷的沒落?
1)通信技術的進步,網速越來越快了
這是最主要的原因,無論是PC電腦還是手機,網速的加快使得更多人立即就能在網頁觀看視頻、聽音樂、查看文檔,沒有必要浪費時間下載
2)“云應用”的崛起
其中最著名的一款云應用就是代表著新式下載,實現“品牌即品類”的百度網盤,百度網盤優于迅雷的點在于它既能下載,也能上傳保存,而且還能分享,即使百度限速沒你快,但擋不住百度云盤共享的資料比你多
云應用的崛起是大勢所趨,YouTube、Bilibili在PC上不提供客戶端,直接在網頁觀看,Google Docs、Microsoft Office 365、WPS輕辦公、印象、有道、為知筆記網頁版都開發云應用,不需要下載,這樣,下載的需求就減少了
3)下載方式的轉變
在傳統PC端,除了上述所說的百度網盤,更重要的是隨著技術的進步,瀏覽器附帶的下載功能就能滿足大部分的需求,不再需要繁瑣地喚醒迅雷再繼續下載;另一方面,PC端的應用商店也在蠶食著迅雷的份額,比如360軟件管家、金山軟件管家
在手機移動端,除了瀏覽器可下載,應用市場才是主流的下載工具,騰訊的應用、百度的91助手、百度手機助手、阿里的豌豆莢、360的360軟件管家誰不比迅雷的市場份額高,而且在未來,微信的小程序有可能成為真正的收割者
此外,下載需求最強的視頻領域,隨著版權意識的加強,看劇往往只能到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的客戶端,即使迅雷有自己的播放工具迅雷看看,但那只是一個工具,數字媒體領域最核心的競爭力永遠都是版權,史上口碑最強的網易云音樂都未必能從中突圍,更何況是迅雷看看,迅雷看看的結局可參考同樣沒有錢買版權的萬能播放器暴風影音
- 3 -
迅雷的沒落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發?
迅雷的沒落不是因為技術跟不上時代,而是因為技術太強了,迷戀技術、陷入了創新者的困境,忽視了用戶的需求。技術最強又有什么用,用戶的需求已經發生了變化,快速下載只是用戶需求的一部分,用戶還需要存儲個人資料,在線協作辦公、分享資料,最早應該做云盤的應該是迅雷,卻讓百度捷足先登,在口碑上甚至還不如堅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