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時間,上一篇是一月一號啊。懶漢不動手的這個病到底要怎么去!
整理一下一月刷過的書和電影吧。
《一個人的好天氣》
這本書是一個我很喜歡的一個學日語的妹子最喜歡的一本書。她說,她認為這本書的譯者翻出了日式的味道。2016年的最后一周我在手機上下載了kindle,趕在2017之前讀完了這本書。書很短,好像總共只有幾萬字,類似于電影《我們倆》里面的人物關系,二十五歲的年紀女孩子,借宿在媽媽遠方的朋友家;不同的是,書里的阿婆并沒有電影里的奶奶那么精,跳舞,談戀愛,是個用力生活的歐巴桑。簡單的故事,很生活,很平淡,沒有什么波瀾,很日系。在一個周末的下午,曬曬太陽,喝一杯咖啡,翻完這本小說。
《春上村樹·旅》
是2016年底簡書作者推薦的kindle鏈接里保存的,嚴格說來,這是2017第一本書;嚴格來說,我并沒有看完。光看書名,原以為是春上村樹的傳記,結(jié)果不是。實際上這是春上村樹的作品賞析,所有的作品都被作者重新的拆分,加以解讀,再重新組合??赡苁歉敢饪丛?,不喜歡看賞析過后的原文摘錄加評論猜想,所以這本書最終我還是沒有看完。但是被放在kindle的推薦列表里,應該是本不錯的書,僅僅是不適合我而已。
《好么?好的。》
大冰的故事起初是在韓寒的one上面看到的。沒有華麗的形容詞,只有簡單的陳述,就像是一個朋友在給你說身邊事。但是大冰的故事有一個神奇的魔力就是,一定會一口氣讀完一個故事,每一個標點都在吸引著你想知道后來怎么了。一個故事看完又會忍不住去接著看下一個。所以,大冰的書我總是看得特別快,就是因為忍不住。
《告白》
先在kindle上發(fā)現(xiàn)了作者的作品集,點開第一本是告白,聽著名字好熟悉,沒多想就看了。后來才想起來好像有一部同名電影,看完書就找來也一起看了。小說和電影的改動不大,但是電影在細節(jié)的表現(xiàn)方面還是沒有小說描寫細致,尤其是人物的心理活動、以及表現(xiàn)出來的小細節(jié)等等。但是電影的表現(xiàn)力也存在小說沒有照顧到的地方??傮w來說,還是覺得看小說更讓人揪心。尤其是最后老師說出的那句“你不覺得復仇才剛剛開始么?”
《等風來》
是另一個看完小說又繼續(xù)刷了電影的作品。在kindle上看到作者是《失戀三十三天》的作者,然后就存起來看了,看完剛好趕上一個周末,就舒服的窩在沙發(fā)里刷了這部電影。怎么說呢,電影里的男主沒有小說里那么討人厭,但是倪妮的表現(xiàn)真的很棒,把小說里那個月薪三千卻教你怎么花三萬的尷尬小編輯演繹的很到位。
《贖罪》
湊佳苗作品集的第二本。講述的是只是因為朋友的媽媽一句發(fā)泄的話,四個小女孩在負罪情緒下成長的過程和付出的代價。不知道湊佳苗的其他作品還有沒有改變成電影的,但是我覺得一定都沒有她的小說好看,因為她的作品里最擅長的心理細節(jié)在電影中不是很好表現(xiàn)。我下載的湊佳苗作品集共有8部作品呢,現(xiàn)在一邊在追她的小說,一邊穿插的再看其他的書。
《玩命直播》
這部電影應該是是唯一一部去影院看的片子。那天開始迷上了星巴克的熱巧克力,嘿嘿。當時也是不知道看啥隨便選了這個片子,但是看過之后確實值得一看,雖然是外國片兒,但是反映的也是國內(nèi)的現(xiàn)狀。網(wǎng)絡暴力。至少我是這么理解這個現(xiàn)象的。參與游戲的是少數(shù)站在聚光燈下的焦點人物,提出游戲要求的就是屏幕背后的鍵盤俠們,他們只想看到精彩的表演,但是他們從沒想過:如果游戲參與者死了,鍵盤俠都是殺人兇手。
《哈利波特1234》
純屬回味童年,以前一年一部都不覺得,這次連在一起看,主演們真是眼睜睜的看著長大。不過赫敏第一部的時候簡直是太萌了。
《睡在我上鋪的兄弟》
校園劇,原諒我國內(nèi)的校園劇總是有一種說不出的尷尬。。。
《一念天堂》
掃地拖地洗衣服刷微博寫什么的時候放著當了個背景音樂,因為看了幾分鐘,一直沒看進去,就放棄了。
《夢想合伙人》
郝蕾、姚晨、唐嫣、三個女人一臺戲。名副其實。原本毫不相干的三個女人,最終成為事業(yè)伙伴。還蠻勵志的。愛情什么的都不靠譜,都不如自己給自己的東西來的可靠。
《28歲未成年》
好像是年底快放假的時候刷的吧,上班ing不務正業(yè)來著。這個月看了兩部倪妮的戲,感覺她的演技還是在線的。說是二十八歲未成年是一部穿越劇,看完之后覺得這就是雙重人格精神分裂劇嘛,哈哈,不過還是蠻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