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為孩子撐起一片藍天
——讀《新時期師德精神的頌歌》有感
江西永豐恩江小學 ? 劉大玲
近日,我用近乎虔誠的心認真而又滿懷崇敬地拜讀了《新時期師德精神的頌歌》一書。掩卷沉思,心中感慨萬千,內心久久難以平靜。五位師德高尚的老師的愛的教育,讓我這個自認為熱愛學生的教師,頓時覺得無地自容,他們的高大師德之光深深地刺到我心靈的深處,照出我心底的那個“小”來。霍懋征老師強調,“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鄒有云老師提出,“讓愛的陽光照亮深山”;黃靜華老師“用心去愛每一位學生”;盤振玉老師“用大山一樣的情懷,讓愛在大瑤山中不斷延伸”;林崇德老師指出:“師愛是師德的靈魂”。 這五位師德高尚的優秀教師,無一不是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偉大的人文關懷、無私的愛為孩子撐起了一片廣闊的天空,他們身上表現出的高尚的師德風范是任何溢美之詞都無法形容的。
書中描繪的偏僻山村簡陋的學習生活條件、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老師們忘我的奉獻精神,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像來自我們江西省永修縣太陽山,一個偏僻的教學點的鄒有云老師。在教學點開辦之初,只有12名學生。由于鄒老師挨家串戶做工作,沒有學費他就先墊上,學生猛增到40余人,做到了該上學的“一個都不能少”。“ 有一年,母親癱瘓在床幾個月,而且病情不斷加重,家里雙目失明的父親也需要照顧。我只得利用中午的時間趕回家中,侍候兩位老人吃完中飯,再趕回學校上課。這樣我每天需要來回走32里的山路,真是筋疲力盡。一天晚上,我突然感到頭暈,一下子栽倒在地,昏迷過去。過了半晌才蘇醒過來,用手一摸,只見滿手是血,這才知道額頭上磕破了一個大口子。第二天,很多村民要我到山外去縫合傷口,但我哪里有時間去呢?我不能耽誤了孩子們的課啊。”看到這里我為這位樸實的老師,為了學生而為大家不顧小家的精神深深折服了。“一個學年下來,大約要走1600多公里,30年,我算了算,足足走了4個二萬五千里長征!”30年如一日,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了“讓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走得出去”的諾言。如果沒有鄒老師無盡的愛為太陽山孩子們打開知識的大門,他們只能重復父輩的悲劇,讓貧窮和愚昧像繩索一樣纏在身上,永遠不得解脫。鄒老師愛崗敬業,盡心竭力,對孩子無盡的人文關愛,表現出了師德的熠熠光輝。 ?書中用報告的形式講述了重慶開縣相繼發生了2003年“12·23”井噴和2004年“9·4”洪水兩次特大災難。突如其來的災難威脅到開縣整個教育系統多所中小學師生的生命安全。在這危急時刻,重慶開縣的優秀教師群體,特別是譚海英的哥哥譚世明,他們以保護學生為天職,舍生忘死,兩次進行大轉移,兩次創造了在校學生零傷亡的奇跡。姜伯成、陳善知、傅六云、譚海英、周興華等5位成員向我們講述了“12·23”和“9·4”災難中重慶市開縣搶險救災保護學生的優秀教師群體的一個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不,這不是故事,這是用血肉之軀寫就的保衛學生的贊歌。洪水無情,人有情;井噴無義,人有義。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在這與“井噴”與洪水的戰斗中他們無愧于英雄的稱號。
當我讀到:“我靜靜地撫摸著那一張張與我血脈相連、熟悉而冰冷的臉,我的心已經痛得麻木,就像掉進一個巨大的冰窟里,靈魂好像隨你們而去,只有淚水在我臉上滑落,滴在我不再復活的親人身上。我抓住你僵直而寬大的手掌,好想找你問個明白:哥哥,你最早通知學校轉移,說明你最早知道情況危急,你為什么不走?你有摩托車,出山的道路你閉著眼睛也能找得到,你為什么不走?你說學生比什么都重要,你要跟他們在一起,可學生都轉移了,你為什么不走?生死關頭,逃生是人的本能,你是家里的長子,帶家人逃命是你的責任,可你為什么不走啊?”的時候,我的喉嚨里像針尖刺痛了,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只有一切為他人著想的譚世明老師才能做到,只有心中有愛的人才能做到: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毅然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我仿佛看到一位21歲的戰士用他的實際行動告訴人們你是人們心中的勇士。我仿佛聽到譚老師大聲地呼喊著:鄉親們快走呀,晚了,就來不及了!我仿佛看到:一家8口隨著你一同倒下,幸存的小妹哭天搶地,幸存的鄉親在你的墳前憑吊……偉大的戰士,無畏的教師,你是我們教師的楷模,你是人們心中的神!
當我學習到:“寒冷、疲乏、驚恐交加下的饑餓,比平時更加難熬。我兒子就在我帶的班里。看見我手里的餅干,他的情緒突然一振,疲憊的眼神一亮。我知道他想的是什么,他在用眼神告訴我:‘媽,我好餓啊!’但我擔心領到的食物不夠分,就把兒子排在了最后。說來也巧,快要輪到他的時候,我手里已經什么也沒有了。兒子眼巴巴地望著我。我心里一陣酸楚。我把他拉到一邊,輕聲對他說:‘兒子,媽媽對不起你,餅干不夠。媽媽是老師,你還有媽媽在身邊,其他同學連爸爸媽媽是生是死都還不知道。他們更需要媽媽的照顧啊!’兒子雖然懂事地點點頭,但眼淚卻大顆大顆地奪眶而出。”眼淚奪眶而出的何止是陳老師你呀,我的眼淚現在還在眼眶中打轉。我想是父母的在那種情形下都會心疼自己的兒女,為了班上的孩子們,你寧可委屈自己的兒子,讓兒子陪同你一道挨餓受凍,也不冷落班上的任何一個孩子,母愛彌足珍貴,親情感人至深。你把她藏在心里化作了對學生的博愛。你對孩子們的感情遠遠超出了親情和母愛,你用你偉大的人格告訴我們:你無愧于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偉大稱號。
反觀現在有的教師,總是報怨工資太低、福利太差、學生太孬、工作太重、生活太苦……有的教師總是在工作面前斤斤計較,在利益面前首先相到的是自己,有的甚至把罪惡的黑手伸向手無縛雞之力的學生……在這些教師面前,他們難道不覺得自慚形穢嗎?難道他們不應該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檢討嗎?分析教師隊伍中少數利己主義者,拜金主義者,我認為歸根結底,他們是沒有一顆愛孩子的心。就拿如何對待差生來說吧,“差生”一詞,從教育者口中說出,也許不會有什么不自然,但對于學生而言,抹殺了多少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自強意識,造就了多少自感卑微、自暴自棄、自我封閉的遺憾。也許他們原本的愛勞動、樂于助人、動手能力強、組織能力強等閃光點就在你不經意間的一個否定性評價中喪失殆盡,再也無法找回,作為教育工作者就是一種罪過。其實,只要我們用愛心、寬容、理解、人文關懷去善待孩子的每一點錯誤,適時開導、表揚、鼓勵、勸慰,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會取得成功的。我們在說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時,想過孩子的感受嗎?我們真心實意地為孩子的生活做過什么?我們對孩子付出過愛嗎?我們哪怕是能做到書中的老師的十分之一,那我們自己的學生也許能像重慶開復興初中學生周興華那樣喊出:“長大后,我也要做這樣的老師!” ? ?這次師德師風校本培訓是一次凈化教師靈魂的培訓,是一次塑造跨世紀師魂的培訓,是一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動員大會。書中的教師像紅燭,燃燒著生命;像春風,播種著希望;像天使,傳播著愛意……他們的先進事跡感人肺腑,催人奮進,發人深省。讓這一曲曲頌歌蕩滌人們心中的污垢,洗涮少數人心中的私念,把愛的教育發揚光大。 ? 實踐證明,師德的影響是巨大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會有什么樣的學生,我們獻身教育,就要努力實踐師德,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提高師德修養,做一名擁有愛心的德才兼備的好老師,讓孩子們沐浴在愛的陽光里,用愛心為學生撐起一片廣闊的藍天。
《愛為孩子撐起一片藍天》發表在2006年《江西教育》第五期A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