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到1——開啟商業與未來的秘密》
作者簡介:(來源豆瓣)
彼得?蒂爾(Peter Thiel)
被譽為硅谷的天使,投資界的思想家。1998年創辦PayPal并擔任CEO,2002年將PayPal以15億美元出售給eBay,把電子商務帶向新紀元。2004年做了首筆在Facebook的外部投資,并擔任董事。同年成立軟件公司Palantir,服務于國防安全與全球金融領域的數據分析。蒂爾聯合創辦了Founders Fund基金,為LinkedIn、SpaceX、Yelp等十幾家出色的科技新創公司提供早期資金,其中多家公司由PayPal的同事負責營運,這些人在硅谷有“PayPal黑幫”之稱。他成立了蒂爾獎學金(Thiel Fellowship)鼓勵年輕人在校園之外學習和創業。他還成立了蒂爾基金(Thiel Foundation),推動科技進步和對未來的長遠思考。
布萊克?馬斯特斯 (Blake Masters)
2012年在斯坦福大學法學院就讀,期間選修彼得?蒂爾的“初創企業”課,將細心整理的課堂筆記發布到網絡,引起240萬次的點擊率。隨后,彼得?蒂爾參與將這份神奇的筆記精編成為本書。
內容簡介:(來源豆瓣)
硅谷創投教父、PayPal創始人作品,斯坦福大學改變未來的一堂課,為世界創造價值的商業哲學。在科技劇烈改變世界的今天,想要成功,你必須在一切發生之前研究結局。你必須找到創新的獨特方式,讓未來不僅僅與眾不同,而且更加美好。從0到1,為自己創造無限的機會與價值!
Paypal創始人、Facebook第一位外部投資者彼得?蒂爾在本書中詳細闡述了自己的創業歷程與心得,包括如何避免競爭、如何進行壟斷、如何發現新的市場。《從0到1》還將帶你穿越哲學、歷史、經濟等多元領域,解讀世界運行的脈絡,分享商業與未來發展的邏輯,幫助你思考從0到1的秘密,在意想不到之處發現價值與機會。
讀后感:
這本書是金融學課上老師推薦的一本書。有一些基礎的戰略知識,以為該書講的只是從跳出紅海進入藍海的觀點。事實證明,我應該多 讀 書 !
由于該書是翻譯版本,所以在語句理解以及上下文邏輯詞上有一些不連貫。不過,該書是寫議論文很好的范本。每一章節都是開篇立意,表明論點,再用作者親身的實例或者是歷史作為論據,最后總結。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看書的習慣問題,內容看著看著總覺得跟主題從0到1不夠貼切。全書有種作者在手把手教你開公司的感覺。
全書我最喜歡第12章,人類與機器。可能這章不需要太多的商業基礎知識就能很好的理解。人類與機器也是當前很火熱的話題。該章節辨析了人類和機器的關系,二者不是替代關系而是補充關系。未來并不是機器替代人類,人類面臨失業的局面,而應該是機器輔助人類解決更多復雜的問題。該章節也是先提出論點“人機合作效果更佳”,再展示出論據,先后說明美國中央情報局傾向于用人和國家安全局傾向于用計算機的結果并不可靠,而作者創立的公司帕蘭提爾是先分析數據,然后標記出可疑活動,供人審核,并成功參與破獲了多起恐怖襲擊、犯罪事件。人類和機器的配合,才是最完美的未來。而為什么人們總是忽視與機器互補的力量,是因為人類過多的強調了機器的學習能力和“大數據”,為計算機單獨取得的一些小成就而驚嘆,卻忽視了人類在計算機的輔助下取得的巨大進步。
總的來說,該書還是通俗易懂的,強調了新技術對未來商業的重要性。不過有些道理分析的也不夠透徹,可能是第一遍的淺讀,還需要更深入的去體會作者的思想。
書摘:
1、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以下面這段文字作為開頭:“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在商業中,情形恰恰相反。企業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每個壟斷企業都靠解決一個獨一無二的問題獲得壟斷地位;而企業失敗的原因卻相同,它們都無法逃避競爭。
2、工程師的夢想是生產足夠優良、“可以自銷”的產品。但是這樣描述實際產品的人是在撒謊:他不是異想天開(自欺欺人),就是正在設法推銷某種東西(而這會造成自相矛盾)。與此截然不同的商業舊談提醒我們,“最好的產品未必會常常獲勝”。
3、人類和機器之間的顯著差別意味著,和計算機合作得到的成果遠高于與人交易得到的成果。正如我們不和家畜、燈具做交易一樣,我們也不和計算機做交易。重點是:計算機是工具,不是競爭對手。
4、對遙遠未來的不確定的恐懼不應阻止我們現在制定明確的計劃。
5、做些與眾不同的事情才是真正有益于社會,也是企業通過壟斷新市場贏利的方式。最好的項目可能是人們忽視的項目,或沒有大肆炫耀的項目;最好的問題是無人嘗試解決的問題。
6、公司應該汲取的教訓是企業離不開創始人。對于創始人看似極端怪異的行為,要有更大的容忍度,我們需要靠非同尋常的人來領導公司,取得大的飛躍,而非限于小的進步。
7、創始人最大的危險是對自己的神話過于肯定,因而迷失了方向。同樣,對于公司,最大的危險是不再相信創始人的神話,錯把不信神話當作一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