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3號? 吳瑩
今天聚焦中原實踐隊來到了河南博物院,院內中國古代的古老文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對中國的歷史又有了更加具體的認識。
從一樓進入院內,我們大致看了一下展廳的布局,不難發現展區都是以時間段進行分類的,于是我們首先進入了生命的起源展區。這個展區中整面墻被做成立體仿真的地質分層,每個分層中都有不同的生物化石。我們跟許多參觀者都用手去觸摸墻上的化石,感到十分真實有質感。其次我們又順序從夏商周到元明清的展館中參觀。其中給我印象深刻的是有巨大的編鐘,骨笛,人俑,各式各樣的華麗的枕頭,清明上河圖的立體模型,金縷玉衣,雕刻精致的玉器,栩栩如生的象牙白菜。 跟其他人不一樣,我們一開始并沒有注意到一入門正前方的手持著兩頭巨象的古人銅塑,也許是人太多的原因,知道我們從三樓下來才注意到了它,看到它的全貌。據說這銅像是象征的代表河南的“豫”。
最后是我對這次參觀的一些感受。隨著時間的向后推移,展出的文物從一開始的單調的青灰色的骨器、石器、青銅器,到有一定造型的陶器,再到唐三彩的顏色的豐富,最后到繽紛的各色玉器,從展館這樣濃縮的歷史中,可以彰顯出整個民族的歷史文化,讓我們仿佛親身經歷了朝代更替,并且在興趣和好奇心的驅使下,了解到書本上學不到的歷史知識。同時我也深刻體會到河南擁有著如此燦爛厚重的文化底蘊,我們應該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