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奔馳女車主維權事件占了好幾天熱搜。也引起了汽車行業動蕩,當然還有主管部門。我相信他們也因此事而忙碌了,畢竟行業亂象該整治的還是要有所作為。
因為最近要買車,也一直在關注車市,還仔細的看了奔馳女車主的視頻和錄音。
去了不少車行和4S店看車,拿報價,也順便被加微信留電話。有一朋友曾在行內待過,和我分享各種行業內幕,越發覺得車市水真的太深了。一不小心被坑還不知道!
看個聊天記錄?,你會發現世界很可怕。↓
這是朋友給我講的部分深水炸彈,我也只能粗口表示受到傷害了。
而這只是冰山一角。
結合我所了解到的,買車大概會有這些費用:車身價、購置稅、保險、上牌費、抵押費、金融手續費(奔馳女車主的同款)、GPS費、抵押無憂費、驗車費、提車費、檢測費、車輛運費……有些車不同顏色也會相應加價。
這其中大部分的費用,用朋友的話說就是瞎七八的費用,坑你沒商量。
有一些費用看的出不合理,但是已經成了行業不成文的規定,去哪里買車都會收,看收多收少的問題。
除了必須收的三個費用:車身價、購置稅、保險基本定下來之外,還有上牌費、抵押費、手續費。這三項費用只要貸款都會收取,我在普通的車行、4S店,見到了這些費用。
以豐田的雷凌2018款尊貴版為例,4S店兩年免息貸款報價13.38萬,普通車行三年貸款13.7176萬,相差近3400元。
4S的價格還比車行便宜一些,而且我走的時候,4S銷售還和我說她可以優惠到兩萬五千。
普通人怎么避坑呢?
根據我這段時間的不斷的看車比價,想要買到相比便宜又滿意的車。
大概有幾個注意事項:
01? 不同車行比價
現在很多車行都能拿到各種品牌的車輛,還有4S店。現金優惠是很重要的,廠家官方報價減去現金優惠價,才是裸車價。裸車價比完之后,還有手續費,除了購置稅沒法談之外,其他費用都有談的幅度,而且還不少。
如GPS費,就少了一兩千,還有什么保值無憂什么智商稅的費用。還有手續費、抵押、上牌等硬性費用。
記住,不貸款的話就沒有手續費了。看了奔馳女車主事件的朋友都知道,店家會更希望你貸款,這樣又可以收取手續費。而且是按車價比例收取,幾千到上萬不等。
所以,比價除了是車身價之外,還有其他費用的比較。有個車行給我的車身報價是比其他的低,但是什么手續費、上牌費等七七八八的費用下來,并不便宜。多點幾次計算器吧!
02? 找靠譜的渠道購車
上面分享的自己首保才發現新車已經做過兩次保養了,其實也是所謂的熟人買車,但也已經是個坑。
此時此刻,我的心情是沒有車行的老鐵朋友、親戚,還是不要買車吧,坑的居多。
現在的社會怎么了,都要靠熟人來買賣辦事?
回到正題,如果決定某一店家就相信他吧,自己多上心問一下情況。
還有,找懂車的朋友把把關,給個建議意見,避免自己落坑。
03? 不貸款更劃算
現在很多車行都推出低息貸款,甚至是免息貸款,其實就是為了收取手續費。
這也就是為什么奔馳女車主原本是想全款買的車,最后被銷售洗腦成功,貸款買了車。車行能夠多賺一筆,當然想讓客戶貸款啦。
貸款購車記住一個原則,低首付+高利息貸款,高首付+免息貸款,低首付+免息貸款是沒有的。
如果有條(tu)件(hao),也可以全款。直接省去很多費用,還有啰嗦的貸款利息。
一個同事最近還遇到了高首付+高利息貸款,因為是在親戚的店購車,礙于情面也不得不從。雖然車身價給的很低,但是其他地方費用又提高,基本上車行也不會無利潤的賣車。
這位同事今天告訴我,他最近晚上做夢都在夢到買車的事情,可見在熟人店買車也不安心。
他還讓我買便宜點的,不要買那么貴,說太坑了。
04? 車子是消耗品,做好心理預算
我個人是車子越看越貴。的確,車子真是非常明顯的一分錢一分貨。
但不管再貴,它始終是個消費品,不要耗費太多金錢在這里。土豪除外!
如果計劃買10萬左右的車,那就選那個區間的車型,不要漫無目的的看車,看到最后,你會發現自己喜歡的都是超出預算的。
然后又調整自己的預算,堅持不住的,就買了超出預算的車輛。我自己就差不多是這個情況,原本想買個落地10萬內的代步車,現在要定的車型,裸車都已經超出10萬了o(╥﹏╥)o
以上,是我最近看車買車的一些經歷。希望大家都能擦了眼睛,買下自己心儀的車。愉快的做個車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