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楊妃戲彩蝶,埋香冢飛燕泣殘紅。
原詩:? ? ? ? 葬花吟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香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芙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三月香巢初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樓空巢已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怪儂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儂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鑒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是一首典型的閨中少女傷春怨詞。寫得如怨如慕、如泣如訴、感人肺腑、催人淚下。原是那顰兒(林黛玉)在即景生情、借物喻人、罵那呆雁(賈寶玉)。那顰兒也并非特別喜歡罵人的。你道那顰兒為何如此悲傷,作此哀詞來指桑罵槐。原來在吟此詩的頭一天寶玉因昏昏嗜睡被襲人拉起,襲人慫恿他去外面走走。寶玉東游西蕩不覺就到了瀟湘館,于是信步入內找黛玉。黛玉睡覺剛醒,寶玉見她星眼微餳、香腮帶赤,甚是嫵媚動人。便有些心猿意馬,故意叫紫娟倒茶。黛玉叫紫娟不用理他,先幫自己舀水。紫娟說寶玉是客人理應先倒茶。寶玉心中得意,順口謅了一句“好丫頭,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鴛帳,怎舍得叫你疊被鋪床。”不料黛玉聽了竟不依,哭鬧起來,說有事沒事把她當作爺們的玩笑兒了。其實此時那顰兒實未動怒,只是女兒家故作嬌嗔之態罷了。但那呆雁被唬得云里霧里并不明白而已。此時襲人趕來說老爺要找寶玉,嚇得寶玉急忙前去。卻又并非他父親找他,原來那薜蟠過生日想把寶玉弄出來陪客給自己長臉,苦無良策。大家知道,那寶玉是籠中的金絲雀,珍貴著呢,出個門是要三審五批的。薜蟠無計可施,于是就行賄寶玉的書童焙茗,假說老爺有請,把寶玉騙去喝了一天的酒到晚才回來。
黛玉聽說寶玉被賈政叫去一整天才回,心中擔心他,于是傍晚時分過來看望。到沁芳橋時,看到寶釵也進了寶玉的門。因橋下色彩斑斕的水禽在夕陽的映照下那景色甚是優美動人,心曠神怡之際就觀賞了許久。等她到怡紅院時,夜幕已降臨。叫門卻不開,誰知那寶玉的丫頭晴雯、碧痕二人拌嘴之后正慪氣。前面寶釵叫門也聽了晴雯幾句沒好話,寶釵只當沒聽見。聽得又有人叫門,晴雯更加不耐煩。黛玉大聲說是她,那晴雯偏偏沒有聽出是黛玉。大聲對著門口吼道:“憑你是誰,二爺吩咐的,一概不許放進人來呢!”黛玉聽得氣呆了,從沒有人對她如此說話。況且晴雯說是寶玉說的。黛玉想進又不能,想回多少又不甘心。偏偏此時那屋里又傳出寶玉和寶釵說話的笑聲。黛玉本來心性多愁善感,心胸褊狹。這時又想到父母雙亡、自己孤苦伶仃、無依無靠、依棲在此。別人且不管他,豈知寶玉尚且如此,心中酸楚、凄苦,不由得淚如雨下。在那蒼苔露冷、花徑風寒之處哭了大半夜。目睹寶釵興致勃勃而回。自此肚中裝滿一腔怨水。第二天祭花神時,落花滿地,柳絲飛舞。那黛玉冰雪聰明、才華橫溢、又因心中有積怨,觸景生情成就了這首凄涼的葬花吟。
賞析:(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香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那枯萎凋謝的花兒,飛呀滿天飛,紅色嬌媚的年華一去再也不復返,可是又有誰憐憫呢?風卷著蛛絲夾著系帶飄向那春天的水榭,落下的柳枝伴著灰塵向閨門繡簾迎面撲來。閨中的女兒痛惜那即將逝去的春天,一肚子的愁悶情緒無處訴說。手拿花鋤走出繡簾外,因不忍心再去踐踏那已經香消玉殞的落花,一去幾度回頭。
真個是“東風又作無情計,艷粉嬌紅吹滿地。”前面一段主要描寫了一個東風呼嘯,百花摧殘的肅殺、凄涼的暮春景象,為下文做出鋪墊。
(柳絲榆芙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三月香巢初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傾。)
那柳絲、榆錢、芙蓉擺出一幅自我陶醉、芬芳甜美的樣子,并不理會桃花、李花飄飛到哪兒去了。桃花、李花雖然飛走了,但它明年可以再發芽??墒敲髂觊|中知道還有誰存在呢?雌燕在三月里一片癡情地理好了香巢,那梁間無情的雄燕卻不來相依。明年雖然有芬芳的花草可以啄食,可是你哪里知道明年人去樓空,梁上也空,連那香巢也已傾翻,不復存在了。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隨。”這一段是明顯的借物喻人,表達閨女單相思的彷徨、凄涼、無奈之情。那梁間燕子就是寶玉。只是那呆雁頭上壓著封建孝道、儒家禮教、塵俗道德三重大山,他無力推翻才是真的。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ㄩ_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一年三百六十日啊,那柔弱的花兒卻要承受風刀霜劍的日日折磨。明媚鮮妍的時候又能有幾天呢?一朝水流花謝就再也找不到 。妖艷的花開的時候容易看見,一旦落了卻難尋找,這可愁壞了石階前的葬花人。手里握著花鋤只有偷偷的灑淚,眼淚卻把那樹枝弄得血跡斑斑。那杜鵑在黃昏的時候終于停止了哀鳴,葬花人荷鋤無奈掩房門。
這里“灑上空枝見血痕。杜鵑無語正黃昏,”借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舜的兩個妻子娥皇、女英因舜亡故,在湘江邊哭祭,眼淚把竹子撒得血痕斑斑,于是就有了現在的花竹品種。還有這個杜鵑也叫杜宇,傳說杜宇是蜀國國君,因他手下宰相治水有功且功高蓋主,于是杜宇將皇位讓于宰相。他本人遁入山林隱居,后來化為杜鵑,因其叫聲凄切,常用來形容悲音。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怪儂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一盞孤零零的殘燈照著墻壁,東風夾著冷冰冰的雨水敲打著窗戶,所有人都已安然進入夢鄉,可是我的棉被為什么一點溫度都沒有呢?只怪你自己稀奇古怪的心事過于傷筋勞神了。一半是憐憫那即將黯然離去的春天,一半又是惱恨這春天為什么這么不如人意呢。若憐憫這春天呢,它就不知不覺的來了,若惱恨這春天呢,它又悄無聲息地走了。來了卻又默默無語,去了又是冷冷冰冰。昨晚庭子外面不知何處傳來悲傷的歌聲,誰知是鳥魂還是花魂在唱呢?不論是花魂還是鳥魂都是留不住的,鳥愛戀著花可是又不敢開口問花,花羞羞答答自然更是難以啟口。
這里以景喻人、以物喻人,那春天、鳥魂、鳥都是暗指寶玉,花魂、花就是黛玉本人。這就是一個閨中女兒的暗戀心態的生動描寫。
(愿儂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污淖陷渠溝。)
但愿你啊脅下生出一雙翅膀來,隨著那花兒飛到那天邊的盡頭。天邊的盡頭??!哪里有那蓬萊仙境啊?不如象那花兒一樣,用那錦囊裝著它那妖艷的身軀,用那一堆干凈的黃土埋了你女兒家的流風余韻。本來就是干凈來的,還是干凈地回去吧,不要掉到那渠溝里,滾了一身的臭污泥。
正所謂怨之深,恨之切。那黛玉和寶玉兩人都是癡情種,稍有不如意,都是往死里詛咒自己?!叭松谑啦蝗缫庵率司拧?,請問伊人要戚戚于懷到幾時?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我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正是紅顏老死里。一旦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花兒??!你今天死去我來收葬,還不知道我是身死何日呢?我今天來收葬你人們都笑我癡呆,可是誰能知道將來收葬我的是誰呢?且看那百花凋謝的春天漸漸消亡,那可不正是紅顏漸漸老死的時候嗎。一旦春天消亡,紅顏老死,那花也凋謝了,人也消亡了,到那時候 誰又會知道誰呢?
評說:這首詩在寫法上借景抒情是主題,當創造出一個凄涼、蕭殺的環境之后,馬上借袒銚揮,以物喻人、以景狀人。還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值得關注。在用詞上并不刻意追求奢華、深奧,但卻朗朗上口、真情實意、感人至深。難道作者寫不出更玄機的語言嗎?看看那〔芙蓉女兒誄〕就知道作者的水平了。這顯然是作者細心所安排的。大家知道,那林黛玉才華橫溢,這不過是她因胸有積郁、觸景生情,順口吟哦之詞。那曹植尚且要走七步才能成詩呢,若黛玉再順口吟出什么高深莫測的東西,那就抺殺了故事的可信度。寶玉寫(芙蓉女兒誄)是有起稿的,而且是仿(離騷)而作。什么樣性格的人口里說什么樣話,什么樣水平的人寫什么樣的文章,這個安排非常重要。并不要一味地“陽春白雪”,有時“下里巴人”也同樣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曹公的偉大之處是,他做到了后人對他的作品無懈可擊。
黃毛小兒,信口雌黃。這是本人的粗淺見識,望各位老師、朋友們不吝賜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