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去年國慶節加入好報寫作群,開始簡書寫作,整整寫了十三個月。共參加了十一期好報的寫作打卡群,我保持了全勤打卡的記錄。能做到這一點,我為自己驕傲。
然而,上周的寫作我幾乎是草草了事,為完成打卡任務而寫。
這周,新的一期打卡營開始報名了,我沒有繼續報名。
不是21天就能形成習慣嗎?我都寫了一年了,還不能堅持下去嗎?
然后,這周一至五,我一個字也沒寫。
堅持了一年的寫作,忽然就中斷了。
不是沒有話題可寫,我素材本上的寫作話題至少還有五十個沒有動筆。
也不是沒有感受可寫,生活每天都在繼續,每天都是新的。
也不是因為家里裝修,到了白熱化的階段,每天都有同時幾家施工單位進場:刷硅藻泥的,做防水的,鋪瓷磚的,鋪木地板的,安裝鋁合金門窗的,還有送家具的,我每天都在工地上,像一個工頭,時間總是被打斷。
這也不是我停止寫作的理由。因為:媽媽住院時,我在病房里寫;我犯美尼爾氏綜合癥時,躺在床上口述完成作文;搬家的時候,我早上五點多起來寫;旅游的時候,我熬夜寫……
為什么會這樣?我問自己。
就在半個月前,我好像進入了寫作的倦怠期。心里涌起深深的疲憊感。潛意識中,好像期待著破壞全勤的紀錄。不想做好孩子。
一周不寫作,太陽還是照常升起。然而,一周不寫作,日子好像缺了點什么。我有什么變化呢?
一周不寫作,我覺得自己變得面目可憎起來。
因為不寫作,我心浮氣躁,就在昨天早上,我還跟孩兒他爸大吵了一架。
因為不寫作,所以缺少了每天跟自己心靈對話的機會。
因為不寫作,心思沒有那么敏感了。
因為不寫作,那些情緒和壓力,沒有通過渠道釋放出來。
因為不寫作,很多感覺只是浮于表面,這一周就那么浮皮潦草地過去了。
這一周,我中斷了寫作。其實不寫作,心里還是會有點覺得空落落的。不寫作,我一點也沒有變得輕松。
今天早晨,在上完英語課之后,我寫下了這篇文字。
只是以后,我不是為了完成打卡任務而堅持了。
這一周的停頓,是一個轉換。
以后,我不必發到群里,給二美交作業了。想到這,我感到了輕松。原來我的倦怠感來自于被人督促著交作業,而不是寫作本身。
不過,我還真是要感謝二美這一年的監督打卡。因為一年來,這雙寫作的“紅舞鞋”已經長在我的腳上了,再也無法擺脫,我將終身與文字跳舞。
就在此刻,我從一個“打卡寫作族”進化成“自律寫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