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茨威格是奧地利著名的文學大師,他小說的代表作《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一直影響著中國的部分作家。魯迅、余華等中國作家的一些作品都有茨威格小說的影子。
茨威格的小說獨樹一幟,別有韻味。閱讀他的小說宛如品味李商隱的詩歌,茨威格用獨特的語言展現最美的那一抹斜陽,讓讀者沉醉其中,妙不可言。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中文系科班出身的我對外國文學不感冒。大量蹩腳的譯文嚴重削弱了一些優秀外國小說的藝術魅力。但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閱讀了湖南文藝出版社出品的茨威格的小說精選集,讓我對外國文學尤其是茨威格的小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高中甫,韓耀成是國內研究茨威格的專家,這三篇茨威格早期的小說作品在兩位國內翻譯專家的良心演繹下熠熠生輝。美好的閱讀體驗讓我對茨威格的作品有了一次傾心的親密接觸。致敬文學大師,讓后生晚輩心向往之,學而習之。
一、視角獨特,切入巧妙
外國文學更注重小說的形式。一些文學大師更注意小說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以一位彌留之際單身女人的視角切入對R作家的愛恨情仇。癡情女子負心郎,一個很老套的主題在茨威格的筆下卻顯得格外溫情和激蕩。
《灼人的秘密》以一個男孩的視角展現他的母親和陌生男爵的調情過程。讀者無奈男孩的成長,也讓我們對男孩成長的苦痛唏噓感嘆。
《朦朧夜的故事》以一位年輕男爵的視角感悟人世間愛與被愛的不同。朦朧的月夜,朦朧的愛情,詩一樣的語言,出人意料的結尾,這是故事也是生活。
二、語言深沉,意境高遠
茨威格的小說語言獨特新奇。余華曾經論述過這位大師的語言風格,“茨威格上來就敘述高潮,而且一直持續到最后”。我很贊同并欽佩這樣的論斷。
《朦朧夜的故事》開篇就敘述這個故事“像一片輕紗似的浮動,在我們窗前的朦朧的光——溫暖、柔和、溢瀉的朦朧的光”。這樣的語言在茨威格的作品里比比皆是,給讀者創設了一幅空靈、飄逸、高遠的美好意境。
伯爵府的年輕男孩波普在一個朦朧的月夜初次感受愛的激情。后來男孩的猜忌,男孩的誤解 ,讓這個愛情故事充滿懸念和曲折。每一次朦朧月夜的甜蜜吻別都是熟悉和陌生的愛情告白。男爵波普愛與被愛的兩種感覺天衣無縫地透過文字合二為一,讓讀者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三、獨白溫情,主題深刻
茨威格小說注重主人公的內心感受,大篇幅的心理描寫是他小說的獨特之處。我喜歡茨威格獨白的溫情與直白。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理論在茨威格的小說里占據主導,那種中國傳統小說的上帝視角在他的作品里幾乎沒有。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以獨身女人的心路歷程展現愛情的癡情與苦痛。彌留之際她的深情獨白真實、蒼白,甚至有一絲恐懼。這是西方小說的魅力,更是茨威格小說的撒手锏。
《灼熱的秘密》更是細致刻畫小男孩成長的點點滴滴。起初,他的喜悅與自豪;后來,他的傷感與憤怒;最后,他的恐懼與驚喜。小男孩內心獨白的歷程展現孩子成長的苦痛。
這三篇茨威格早期作品風格獨特,語言詩意,主題深刻。我在閱讀時倍感一位文學大師的魅力。學習無止境,經典永流傳。
致敬文學大師,讓我們晚生后輩不斷學習。合上茨威格的作品集,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最是那一抹斜陽,如此沉醉的感覺讓我和文字談了一場戀愛。“醉”美的斜陽,這次閱讀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文字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