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晨讀感悟:
1、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丘吉爾:即使你不是個天才,做好準備工作也會讓你看起來像個天才。
由此可見,開始一件事情前的準備工作對于我們有多重要。
世界著名投資公司“軟銀”的創始人孫正義,曾經在23歲時花了1年多的時間來想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他把自己想做的40多種事情都列出來,而后逐一地做詳細的市場調查,并做出了10年的預想損益表、資金周轉表和組織結構圖,40個項目的資料全部合起來足有10多米高。然后他列出了25項選擇事業的標準,包括該工作是否能使自己全身心投入50年不變、10年內是否至少能成為全日本第一等等。依照這些標準,他給自己的40個項目打分排隊,計算機軟件批發業務脫穎而出。用十幾米厚的資料做事業選擇,目光放在幾十年之后,這樣的深思熟慮,這樣的周密規劃和準備,注定了他日后的成功。
西方有句諺語:“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兒去,那通常你哪兒也去不了。”我們的生活是忙碌的,忙碌中又往往充滿了迷茫。向左走?向右走?有的時候,我們確實需要停下來,做好了準備再前進,也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敢想敢做
“只要敢想敢做,生活會將期待給你拿來。”法國作家雨果的名言在現實生活中證實了一個事實:只要敢想敢做,就能成就大事。
有這樣一個事例:某地有一座金礦,人們聽說后一窩蜂地擁去淘金。然而,有一條大河擋住了必經之路。怎么辦?有人說繞道走,有人說游過去……眾說紛紜。只有一個人始終微笑不語。
過了很久,此人終于開口說:“為什么非得去淘金,為什么不買一條船開展營運呢?”
大家頓時愕然。他卻笑著說:“在那樣的情況下,即使你把渡客們宰得只剩下一條短褲,他們也會心甘情愿。因為前面有金礦呀!”頓時,眾人恍然大悟……
想他人不曾想的,做他人不敢做的。這就是成功之道。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馬云創建阿里巴巴的初衷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那個時候沒有人相信他會實現,很多人笑他癡人說夢,但是馬云敢想,敢做,才有了今天坐擁1.7萬億的阿里巴巴。
武則天是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只有她敢想敢做,敢于開辟先河。善治國、重視延攬人才,首創科舉考試的“殿試”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張柬之、桓彥范、敬暉、姚崇等中興名臣。國家在武則天主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故有“貞觀遺風”的美譽,亦為其孫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了長治久安的基礎。武則天對歷史做出過巨大的貢獻,雖然晚年生活有些放縱,但是瑕不掩瑜,青史留名。
3.誠意無價
說到缺乏誠意,沒有什么比一封綴著一大串收件人的郵件更缺乏誠意的了。除此之外,每年逢年過節,我們也會說到很多的祝福短信。祝福的內容一個人發是新意,兩個人發就是復制了,收到的人感覺就會大打折扣,更有甚者,連短信最后的“xx奉上”都沒有改,真是令人汗顏。有些人新到一個場合時,喜歡廣撒名片,看似認識了很多人,卻沒有一個深交的。事實上并沒有比找到一個和自己志同道合的,進行深入交談更有效。
現在社會節奏太快,每個人的時間都很寶貴,你愿意花多少時間在別人身上,也顯示出了你的誠意。
多數人不記得別人的名字,只因為不肯花必要的時間和精力去專心地、重復地、無聲地把這些名字耕植在他們的心中。他們為自己造出借口:我太忙了。
但他們可能不會比富蘭克林?羅斯福更忙,而他卻花時間去記憶,而又說得出每個人的名字,即使是他只見過一次的汽車機械師。
當張伯倫把汽車公司為羅斯福制造的汽車送進白宮。張伯倫到白宮的時候,總統顯得特別愉快,他直呼張伯倫的名字,這讓張伯倫感到十分欣慰。當羅斯福的朋友們和白宮的官員們贊美這部車子時,羅斯福又真誠地稱贊了張伯倫,為他的付出表示了衷心的感謝。張伯倫把駕駛方面的事情講過后,總統才去會見客人。
后來張伯倫帶了一位技工去白宮,并把他介紹給羅斯福總統。技工并沒有同總統談話,羅斯福總統只聽到過一次他的名字。技工是個怕羞的人,躲在后面,但當他們要離去時,總統找到這個技工,跟他握手,叫他的名字,并感謝他來華盛頓。總統對這個技工的致謝,并非出于表面,而是真誠用心。
張伯倫回到紐約之后,收到了一張羅斯福總統的簽名照片,以及謝辭,再度謝謝他的幫忙。"他怎么有時間做這件事,對我來說是一項神秘。"張伯倫說。
富蘭克林?羅斯福知道一個最單純、最明顯、最重要的得到好感的方法,就是記住別人的姓名,使別人覺得重要,這也顯示出了他的誠意。但是作為我們普通人,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