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電影院看了《大話西游》,每個片段都那么熟悉,斷斷續續起碼看過一百遍以上了, 但第一次在大屏幕上完整地看,感覺竟然那么不同。
看完,腦子里一直閃現一句話——一次等于沒有,一次等于從來沒發生過。
我忘了曾經是在哪兒看過這句話,最后回來谷歌,原來是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輕》里說的。
十年前,我把它記在了讀書筆記里,而今天,才算有點明白了其中的意味。
果然,一次等于沒有。
▼
看《大話西游》,笑過,哭過,但更多的感覺并不能準確表達。這次再看,覺得整個電影像一場構思精巧的夢。
沙漠,大風,山洞,都不像人世間正常的景象,而像極了夢里的場景;火光沖天的黑夜,則像極了至尊寶的心臟內部;紛亂的敘事,生死的輪換,借助月光寶盒的一次次穿越,至尊寶孫悟空,青霞紫霞,移形換影大法,人物設置的特意混亂,也像極了夢中混亂的場景。
而夢醒了,夢中的一切化為灰燼,師徒四人重新上路,頗有一種“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的頓悟。
這次觀影的收獲,是很多重要的場景或臺詞都被特意安排了兩次,下面就選三個最主要的片段說一說。
兩次問心
在我死的那一剎那,
我開始用心來看這個世界。
原來那個女孩,在我心中流下一滴眼淚。
我完全可以感受到她當時有多傷心。
夢的開始總是特別美好。
紫霞隨手就給了至尊寶三顆痣,至尊寶輕而易舉地拔出了紫青寶劍,紫霞便認定了至尊寶是那個命中注定的人。
這愛情來的太快就像龍卷風,一度讓我覺得有點不太真實。紫霞為了確認至尊寶的心,進入了至尊寶體內直接去問心。一切看似懵懂莽撞,卻也種下了最后的結局。
至尊寶的心臟跟紫霞說了什么?我們并不知道。
如果沒有白晶晶第二次進入至尊寶的體內,再次問心,那么第一次問心的結果就不會有人知道,可以算是從來沒發生過。白晶晶從心里出來,就毅然離開了,她在信里告訴至尊寶,那個女孩在你的心里留下了一樣東西。
紫霞到底留下了什么東西?直到轉世之后,孫悟空才知道:
原來那個女孩,在我心中流下一滴眼淚。我完全可以感受到她當時有多傷心。
這滴眼淚是因為至尊寶的種種謊言而起,被白晶晶發現,最后讓至尊寶也感同身受,直到這一刻,他才發現自己原來深愛的是紫霞。
果然,一次等于沒有,就算留下了痕跡,也不會有人發現。而兩次,卻可以讓一切刻骨銘心。
兩次告白
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感情擺在我的面前,
我沒有去珍惜,
直到現在,才追悔莫及。
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
我會對那個女孩說我愛你,
如果非要給這份愛加一個期限,
我希望是一萬年。
這段最經典的臺詞,就算被玩壞了,讀起來還是有千斤重量。
而至尊寶第一次說卻完全是謊言。
浮夸的眼淚,煽情的表演,不得不佩服星爺的演技實在是到位。謊話總是特別能打動人,在說出這句謊話以后,他百分之百地俘獲了紫霞的心。
而那時他只不過是為了得到月光寶盒,去救白晶晶,完全不在意紫霞的心。
第二次說出這段告白,是至尊寶已死,在轉世孫悟空,帶上緊箍咒,了斷所有情絲之前。
不帶上緊箍咒,就不能去救紫霞;帶上了緊箍咒,就不能留住紫霞。
這次沒有眼淚,紫霞也不可能聽見。但確實是追悔莫及,再沒有機會去追回那段真摯的感情。
如果沒有這第二次的告白,第一次那空洞的表演又能說明什么?果然,一次等于沒有,一次等于從來沒發生過。
城墻上的擁吻
—那個人的樣子好怪
—他好像一條狗欸。
最后給出這樣一個結局,算不算是一種曲筆?畢竟在之前的時空中,這對眷侶連一次真正的擁吻都沒有過。
一開始,紫霞讓至尊寶做她的狗,而至尊寶覺得紫霞完全是個瘋子,為了得到月光寶盒才強忍下來。在集市上,紫霞讓至尊寶親她,而這時候的至尊寶心里只掛念著回去救白晶晶,根本沒空理會紫霞,粗暴地把她推開了。
他并不知道這是唯一一次親她的機會。
當經歷了一番歷劫的孫悟空在城墻上看到這對冤家,忍不住上前助推了一把,雖然于事無補,卻了了他的一筆夙愿。
如果上天給他再來一次的機會,他會選擇親她,留下來,做她的一條狗。這并不是真正的第二次機會,只是讓孫悟空活明白了。一次等于從來沒有活過,那么兩次就不一樣了。這才是幾生幾世的故事啊。
孫悟空的那個轉身,那么依然決然,似乎該放下的都已經放下,該了的都已經了了。從此以后,緊箍咒不會再對自己有效了。
如果只有一次,那就是錯過,錯過,再錯過,如果只有一次,怎么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人,想要的一生?
真情、謊言都會一樣隨風飄散,無影無蹤?!耙淮蔚扔趶膩頉]活過”,這最早是一句德國的諺語,而誰的人生又能有兩次?都是到失去了,才會無用地追悔莫及。
認真看《大話西游》,會有一種無法消解的悲,這種悲就來自于“一次等于沒有”。在這個精致的夢境中,可以演繹兩次又怎么樣?兩次就能刻骨銘心,兩次就能彌補錯過,然而,對不起,這個夢也只是幫你確認只有一次的悲傷。
以前一直不懂為什么要用《西游記》里孫悟空這樣一個貌似離男女之情最遠的角色來演繹愛情?,F在有點明白了,這世間往往是卻道無情最有情,冰冷的石頭都是由火熱的巖漿冷卻形成的。
而這片子的主旨十分靠近佛學,多情即無情,擁有即是失去,有即是無,人世間最怕的就是執念,學會放下,才能立地成佛。連孫悟空都是如此,我們又何嘗不是?
芥豆之微,一期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