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生病了,老師你多照看一下,多多的給點水喝。“
”我的孩子不愛學習,怎么辦?
“我的孩子性格內向,老師上課的時候你讓他多回答問題?!?/p>
“我的孩子個性太強了,平時多壓壓他。”
“我的孩子不合群,老師你多引導他?!?........
這類問題,不斷的困擾著家長,其實,在這些問題的背后,是我們不知不覺的把我們的焦慮轉給外在。我們期待老師去幫我們解決我們沒做好的事,這樣我們的心就會好受些,至少我們不用負全責。如果我們的把力量往“內”使,自省是不是自己那里做的不夠好,我們自己去改變去學習,這樣我們是否會做的更好些?
上次開家長會,感觸特別深,老師很用心觀摩孩子,每個孩子挨個挨個的在提優點,認可我們的孩子,反而是我們這個當家長的總是還有種焦慮。而類似這樣的問題,我們還可以引深到很多關系中,當你把所有的問題當歸納到自己上,很多痛苦其實他就不是個事。
端午節回老家,我媽媽的狀態看起來特別差,她自己也跟我們一直訴說著她的身體狀況不好,混身沒勁,眼睛好像睜不開,晚上睡覺睡不著,一直處于半睡半醒的狀態。她一天的時間太部份都是用在關注別人,比如:看我爸爸把腳放在茶幾上躺在沙發上睡覺,就一直要我爸回房間睡,我爸沒理回,我媽媽就十分生氣,而且來回說了好幾次我爸還是沒回房間睡,到第二天還能把這個事拿出來說.還有要我爸爸JIE煙這事也是,一直抱怨他讓他不要再吸煙了,說吸煙不好FEI都是黑的,我爸爸不理回他,我媽媽就一直能說一個月。這種向外用力量的狀況才是她身體疾病的真實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