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節,一個跟大部分中國人并沒有什么關系的節日,幾乎全體中國人都在歡慶。在本寶寶內心如此脆弱的時期,本寶寶并沒有打算與他們有什么不同的舉動,同幾個閨蜜一起約了起來。
其實只是很簡單的在家準備一頓火鍋,幾個人聚在一塊有說有笑地吃著,便覺得是過了節日。中國人總能把所有的節日都按自己的過法過掉,不管是中秋、元旦、國慶、春節還是端午,喜歡吃火鍋的總是火鍋約起,喜歡唱歌的總是KTV約起,總翻不出個什么新花樣。
熱熱鬧鬧的火鍋趴完畢,肚子里裝的東西早已超出平日飯量的好幾倍。帶著一肚子的滿足慢吞吞走回宿舍,到宿舍樓下的某一瞬間,突然感到些許寂寞。
有一種沖動,想要明天一早就買一張回家的火車票,飛奔回家。
古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總是有道理的吧。熱鬧總是在外的,一個人的時候心底最思念的還是家里的親人。即使是圣誕節這種對中國人家庭幾乎還算不上什么節日的節日。
其實如果心理狀態一直很好的話,也不會慣常地去想家。一個人在外不論怎么努力都不過分,不論怎么玩耍都覺得世界還有那么多精彩還未看到,哪有空去想家?可是一旦遭遇挫折,一旦意識到自己的無力,家便成了那個最溫馨的角落。有個比喻很落伍,很老,可是很經典,家真的是避風的港灣。從前,在外受了委屈,便往家躲,總以為家是守護自己的結界,只要一躲進去便與外面的世界完全隔斷開了。
記得大二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學習壓力非常大,又苦于無處傾訴,心理壓力大得可怕,常常一個人吃飯吃著吃著便掉起了眼淚。那時候,最經常做的一件事就是給媽媽打電話,就算只是跟媽媽聊聊午飯吃什么都覺得很安心。雖然現在回頭望會覺得那時那樣的心理狀態簡直是可笑的,如今就算心里有再多的苦悶也不會跟家里說,可那時,媽媽的一個電話就是我溺水時候的一根救命稻草。
寫到這,頓了好久不知該如何繼續。想念那個溫暖的地方,想念家里的父母,真是恨不得有個傳送門現在就出現在家里。
彼時,家是守護我的結界;此時,該是我守護那個家了。說到底,一個人在外,要加油,千萬不能倒下!
票已訂,明日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