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精準培養人工智能技術人才,積極搭建人才培養橋梁,4月14日下午,“智領未來 精準育才—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實訓基地走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活動圓滿落幕。本次活動,以面對面溝通的方式精準對接人才供需,旨在搭建校企合作交流平臺,深化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體系。接下來,和小編一起探索未來人工智能實訓基地與莘莘學子們現場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吧!
數智未來? 因你而來
本次活動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團委和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共同舉辦。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首席技術官李永強、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技術專家楊振輝、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實訓基地創始人成江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雙創學院院長尹鵬、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院碩士生導師谷裕等領導嘉賓參與此次活動。
在現場準備工作就緒后,本次活動拉開了帷幕。主持人介紹本次活動主題和內容后,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雙創學院副院長尹鵬現場致辭,對到訪的領導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并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活動提升人工智能專業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專業水平。
人工智能蓬勃發展
隨后,由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首席技術官李永強為學生們進行“數智未來·因你而來”的主題演講,李永強以近期爆火的chatgpt為切入點,與學生共同探討人工智能領域硬核技術與廣闊前景,他說:“隨著國家對人工智能高度重視,以及國家的政策支持下,人工智能行業越來越容易讓人們接受,市場份額也在慢慢擴大,現如今人工智能已經被運用到很多領域,未來人工智能將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也意味著人工智能產業將會快速發展,人工智能人才需求更加緊缺”。
李永強還圍繞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整體概況、取得成果、成果案例、戰略規劃等方面進行全面講解,在介紹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擁有的算力技術時,提到:“大算力催生大模型技術快速發展,人工智能場景化應用也趨于成熟,而人工智能技術包括算力、算法、算據三大因素,其中算力是關鍵。這表明智能化升級已逐漸成為不同行業的發展重心”,對中心擁有的昇騰基礎軟硬件平臺進行全方位講解,圍繞未來人工智能培訓基地的實施成果、發展愿景和基地風采進行宣講,在提到基地發展愿景時他表示:“未來人工智能培訓基地將打造面向全社會的產學研綜性AI人才孵化基地,承擔著未來產業城的AI人才培養和供給、園區企業AI人才轉型和升級賦能、省內高校畢業生的AI技能實訓”。
活動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副教授谷裕為學生們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項目+人才培養體系”主題講座,針對眾智項目背景、眾智計劃+學生培養、項目分享+學生心得三大環節進行現場講解。
谷裕教授以人工智能行業項目案例展示與人工智能專業知識宣講的方式幫助學生深入掌握人工智能核心技術與實操經驗,妙趣橫生的講解風格吸引了在場學生的求學心理,活動氣氛熱烈,精彩紛呈,同時谷裕教授的講解為讓在場學生感受到人工智能專業的技術魅力,紛紛表示收獲頗豐。經過一番認真聽講后,學生們也積極提問,他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詳細解答,在學生問到如何更好地實際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時,他鼓勵學生們主動找老師,尋找項目進行實踐學習,并現場傳授加強學生專業實操能力的方法。
活動中,由華為創新俱樂部李傲同學圍繞基與transformer的步態識別應用進行分享,通過項目實踐案例分享經驗,交流心得。
接著,由未來人工智能實訓基地創始人成江針對人工智能人才行業供需、人工智能實訓基地介紹及人工智能證書培訓進行分享。在提到人才供需時,成江以《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圖鑒》2016年到2022年人工智能企業增長及存續情況進行分析,他提到:“據圖鑒顯示,2016年全國AI相關存續企業近28萬家,2022年超過60萬家,相較于6年前存續企業數量增長超114%,足以證明未來人工智能產業需要更多人才,人工智能發展前景非常樂觀,告訴同學們如今我們處在人工智能行業高速發展的風口上,選擇人工智能行業勢必利好不斷,造就更精彩的人生!”。
在介紹未來人工智能實訓基地時,成江表示:“基地始終圍繞打造打造面向全社會的產學研綜性AI人才孵化基地的發展愿景,為賦能未來產業城的AI人才培養、園區企業AI人才轉型和升級賦能、省內高校畢業生AI技能實訓”。
同時,為學生分享人工智能課程內容,針對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視覺自動化處理處理,語言信號處理等方面深度解析,幫助學生多方位了解人工智能技術,并告訴學生在人工智能人才緊缺的背景下,人工智能證書對學生自身能力、技術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影響,是實現升職加薪的有力途徑。表示未來人工智能實訓基地后期將會聯合諸多高校組織學生走進實訓基地進行人工智能實訓,希望學生踴躍參與。
最后,由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技術專家楊振輝為學生進行人工智能技術實操演練,他為學生介紹了昇思大模型平臺,并指導學生進行人工智能技術云環境實操演練,學生們在實操演練環節中,領略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獨特魅力,學到了日常在學校難以學到的技術核心。通過現場實操演練,幫助學生激發專業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
下一步,未來人工智能實訓基地將持續發力人才培養工作,面對當前人工智能人才培養上所面臨的的困境,積極探索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的新模式,通過開展校企溝通與交流的活動,搭建校企共建、產教學院等新模式,助推高校人工智能專業建設與創新,為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養與專業建設提供教學平臺與課程資源、前沿技術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