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一些私信問最近為什么沒有更新,主要是一個奧斯卡典禮下來攢了不少稿子所以最近只能抽時間寫些短評。所以這次只好先簡單地為大家把我近期關于奧斯卡的短評整理一下,或許我們可以有新的發現。
[星星][星星][星星][星星][半星],#愛樂之城#開篇六分鐘長鏡頭!確實很久沒有看長鏡頭這么過癮了。尾聲如此意識流的處理手法,與現實對比愈是強烈,心里的世界愈是隨之崩塌。的確是一部會不斷刺激著每一位影視符號學家興奮神經的好作品,色彩、串場和呼應的精巧設置讓人想去二刷。雖然敘事也存在缺憾,但的確是一部野心勃勃富有個性的影片,令人驚喜。
[星星][星星][星星][半星],#推銷員# 有些失望,法哈蒂《一次離別》就體現的影像功力又一次展現,太過熟悉反而覺得平淡缺失突破(類似看完賈樟柯山河故人那種“還是這樣”的感覺)沖突與角色塑造卻足夠出彩,可謂大師手筆。如果足夠了解伊朗的社會沖突也或許會給到8-9分。 ???
[星星][星星][星星][星星],#奧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 這部無論是配色配樂、意象選擇還是影片節奏各方面都極像王家衛風格的影片,卻那樣深刻地表達出了完全不同的哀傷……(詳見之前發表于簡書的長評《《月光男孩》向著月光奔跑卻逃不開哀傷》 ) ??
[星星][星星][星星][半星],#海邊的曼徹斯特# 如卡拉辛斯基所說這的確是只要看五分鐘就知道是羅納根執導的影片。個人風格強烈影像構建手法統一。劇本表現起來的確很有難度,所以影帝也是實至名歸。只是幾部奧斯卡影片下來,感覺奧斯卡都變成感動美國了,略感審美疲勞。 ???
[星星][星星][星星][星星][半星],#鷸##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如一首關于生命、關于勇氣與愛的小詩。鏡頭感染力極強,畫面極為精美,節奏控制也十分完美,生命的奇妙而溫暖漫過屏幕四溢而出。即使仍然是真善美的老套路,皮克斯這一動畫領域先行者此次對新技術的嘗試也著實令人滿意。
[星星][星星],#白盔##最佳記錄短片#斷壁殘垣、戰火傷亡…一系列觸目驚心的畫面可以說是《白盔》最大色價值所在了。若說戰爭環境對鏡頭語言不能有太高要求,那一部記錄影片至少內容上的廣度深度《白盔》又怎么稱得上“最佳”。政治因素不做評價,也并不推薦。 ?? ???
[星星][星星][星星][星星],#辛普森:美國制造#媒體、司法、種族、人……相比《白盔》要好太多,記錄性極強敘事空間相比也豐富了許多。對現實的反映張力還有欠缺,但在內容的深刻性上可以說是一部很有價值的記錄性作品。
每一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國內都備受媒體關注,2017年89屆奧斯卡更是由于最佳影片獎項的頒獎烏龍在國內引起了極高的關注度。奧斯卡熱潮褪去,奧斯卡對于中國電影又有多少影響呢?
在國際影視界奧斯卡最大的意義在于建立一套電影評價體系。很多國家會效仿奧斯卡金像獎的電影評價體系建立起自己國家以好萊塢及奧斯卡為模板的電影表彰體系。而對于觀眾而言奧斯卡則輸出了一種電影欣賞與評價的國際流水線標準。暗示并塑造了不少觀眾對于優秀電影的認知。
但再次整體評判奧斯卡獲獎影片的質量,我們也會意識到并不是每一部影片都是真正意義上的“完美”。奧斯卡熱潮背后真正值得反思的是什么?奧斯卡的評價體系其實值得我分更冷靜的思考。
奧斯卡的評審體系其實并不復雜,由評審機構規則、評審獎項規則簡單的兩部分構成。評審團隊最高層是學院主席評審團,下設學院分支評審團。主席評審團人員從下屬14個分支學會(演員協會、導演協會、藝術指導協會、攝影協會、美術師協會、編劇協會,電影執行人員協會、電影剪輯協會、電影制片協會、音樂協會、錄音協會、公共關系協會、短片和長片動畫協會、視覺效果和作者協會)中選撥出來。除主席團主席來自電影剪輯協會外,其他成員分別從余下每個協會中分別挑出三名代表組成。
具體評選流程簡單來說就是每個項目的提名名單由學院下屬分支學會來自行選出該類別的獎項提名名單(例如動畫的選出動畫的提名,導演選出導演的)。提名名單出來后,再由主席評審團進行一人一票的民主投票,采取和美國政治一樣的偏好投票制(Preferential Voting)。簡單來說就是根據提名名單進行投票,排名第一的必須過50%才能被認定投票成立,如果不到50%,則將票數最少的片子去除,從剩下的yingpian 中繼續選擇,如果還不到50%會繼續淘汰淘汰最末一位,由評審團繼續重新選擇。
所以即使學院分支評審團確保了提名影片的基本質量,也經常會出現的得情況諸如:主席評審團評委投票時提名影片根本沒有看過、自己喜歡的影片根本沒有被提名、所評獎項完全不是自己專業領域只能根據個人偏高或影片知名度選擇等情況。基本質量可以保證,但是否真的足以稱之“最佳”卻依舊值得我們冷靜思考。
因此,相比年年大熱奧斯卡最佳獎項預測和國內媒體對最佳影片等獎項的過度報道,更值得我們關注的倒不如無緣奧斯卡15年的中國電影之殤。
由于文化差異,奧斯卡最佳影片引進中國普遍票房及口碑反響并不夠好;但同時,中國影片也一直無法得到好萊塢電影評價體系的認可。
社會環境以及價值觀的差異還是次要,具體看一下我國內地送至參選奧斯卡評獎的影片《大唐玄奘》,與其說奧斯卡放棄了中國倒不如說“中國放棄了奧斯卡”。
以《大唐玄奘》在國內的口碑,我們也可以得知,在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美國這樣的影片更是無法獲獎??伞洞筇菩省冯m然不夠好,但國內不如《大唐玄奘》的影片還有很多,中國電影究竟怎么了?
以今年唯一與奧斯卡結緣的中國人物成龍為代表,緣合成龍就可以在國際得到極高的認可?
相比李小龍、李連杰永遠是電影里最能打的那個,成龍卻是自己電影里最能挨打的那個。打斗場面,不是李小龍式的徒手打敗所有對手,而是隨手皆道具。電影中成龍每一次的東躲西藏、被對手打得找不著北的狼狽模樣,卻是動作奇觀和幽默效果的巧妙結合。后發制人,很動作喜劇,很成龍。動作和喜劇相結合起這種近乎雜耍的動作風格,不免讓人想起好萊塢電影大師卓別林、勞埃德和基頓,也成為了成龍的標志性風格。
而為什么成龍逐漸變得無可替代?動作與喜劇不只是簡單的結合,成龍的電影真正無可替代的是其獨有的節奏。京劇出身的成龍動作配合和背景音效,形成獨特的節奏感,似一場獨具韻律的戲劇,成龍之后無人能及,獨有的動作喜劇節奏成為一直難被模仿的成龍風格。我們不難看出京劇功底對于成龍的成功起到了至關只要的作用。
世界文化的傳播受社會經濟環境影響顯著,文化內容的“水往低處流”現象是必然的。這也就是國際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會很大程度上阻礙世界文化多元發展的原因。但我國作為歷史文化強國面對世界諸如韓流、美流等文化侵襲卻未見多少文化自信。
中國電影市場文化自信的匱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近幾年缺乏讓中國觀眾眼前一亮的優秀影片。但其實從成龍影片可見以中國文化為基底,同樣可以打造出被大眾廣泛認可的優秀作品。
改變中國電影魚龍混雜的亂象和對市場經濟的盲目迎合,打造好的中國影片才能培養起中國觀眾對于中國電影的文化自信,徹底改變文化輸出上的被動。
奧斯卡,不過是個奧斯卡。何謂最佳,如何最佳還需我們理性思考、理性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