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歡喜,感謝咱們 66 班蕓熙的邀請,讓我有機會把我這三年的成長經歷做一個總結復盤,總共有 5 個故事,每個故事都是我的一段成長。
這些故事里面有華為高管、有清華畢業的同事、有北大博士、有技術派律師、有全棧工程師,在與他們共事的過程中,他們不同的職業方向和人生經歷讓我有了很多思考,讓我開始堅定地走自己認為正確的道路,這條道路就是: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
說到個人品牌,我先和大家先建立一個共識。
個人品牌是你要有至少一個能夠解決大家問題的產品,這樣你才有可能建立你的影響力,讓更多的人認識你。
因為,有了產品,你的成長就有了累積效應,你的時間可以不斷繁殖,一份時間有了兜售 10000 次的可能。
成長一旦有了累積效應,哪怕要經歷一段幽暗的歲月,也沒關系,在合適的時間碰到合適的點,你的成長會一下子爆發起來。
007 1 班群有個戰友金馬,從開始寫文章、到做自己的產品笑來搜、一直在累積,當區塊鏈爆發時,搭載上這個火箭,他的成長一下子就爆發起來了。
有了這個共識,個人品牌的方向就會很明確:你自己要有解決問題的產品,做可累積可繁殖的事情。
華為高管創業故事
接下來我和大家分享我的第一個故事,華為高管創業故事。
2014 年,我以運營合伙人的身份加入了一個創業團隊,我們做了一塊產品智能取餐柜,布置到深圳寫字樓白領集中區域,將早餐和午餐放到柜子里,用戶可以掃碼取餐。
創始人、聯合創始人、以及市場總監都是華為出來的高管,都是快奔四的年齡,都放棄了百萬年薪和華為的股份,出來要創造自己的人生價值。
當時拿到了險峰華興的投資,感覺人生是陽光燦爛。
我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全部投入在公司上面,每天要寫一篇飯怎么好吃的文章,要運營飯友群,做各種各樣的活動,提高訂餐量。
很快,我們的訂餐量從 300 份,到 600 份,最高峰時每天有 8000 份的訂餐量。
公司的成長并不等于個人的成長。
我個人成長是停滯的,周末休息我就要想著周一的大推文怎么寫,下周的活動怎么做,事情趕著事情,很難沉下心來讀一些書,更沒有意識到在成長方面要做一些系統的積累。
有一天中午,當所有的午餐都交付到用戶手上,投訴各種問題處理完之后,我和創始人老符、老吳在一塊閑聊個人經歷和人選擇的話題。
老符說,他 26 歲就在華為帶領 100 多人做項目了,當時朗訊是通信老大,華為和朗訊差距太大了,但就是他們這么一幫年輕人,不服輸,不斷的學習新東西,最后打敗了朗訊。
之后被華為派到美國,挖掘一些頂級科學家給華為做研發,相當于天使投資人的角色。
老符說,那時候是人生中最爽的階段。錢不是自己的,但你又能支持科學家做研究,又能給公司創造價值,認識的都是一幫頂級科學家,覺得自己活得很有價值。
但是,越往上走越覺得沒意思。
到一定階段,發現干的事情越來越沒有挑戰性,還是出來創業吧。
我說你放棄百萬年薪和股份不后悔嗎?
老符說,沒什么后悔的。有一次跟前同事在一塊吃飯,發現沒有追求人一下子就變老了,沒有再想著奮斗了,心態一老,精神面貌很快就衰老了。人還是要不斷折騰。
老吳更逗,08 年的時候,老婆生了二胎,想在深圳福田中心區再買一套房子,老吳說,當時感覺經濟上有些吃力,剛好華為有個外派莫斯科的機會,待遇和工資比國內要好很多。
老吳二話沒說,就申請了,想著奮斗兩年,在福田中心區再買套房子。
結果,失算了。
兩年后深圳的房價翻了兩倍多,他賺的錢剛好抵消了房價的上漲速度,相當于兩年白干了。
2015 年股災,9月份,整個市場環境一下子逆轉,之前被熱捧的 020 項目,很快冷卻下來,很難再拿到下一輪融資。
公司裁了將近 50 號人,市場部占了很多。老李是市場部負責人,和我是山西老鄉,94 年被保送到清華,畢業后也是進了華為,一直在海外市場部。之后就跟著老符他們一起出來創業。
我們有一次聊到個人成長,他說,工作、創業這么多年下來,忽略了一件事,就是要有一項技能傍身。
現在就感覺自己什么都知道一些,什么都能說上兩下,像是一個萬金油,沒有一項能拿得出手的。
當整個項目停掉后,老李又回到了打工行列,一個月拿著兩三萬的收入,內心的滋味只有自己體會了。
我是整個故事的參與者,我們這些同事都很優秀,都有獨當一面的能力,老符曾一路秒殺掉很多同齡人,在深圳房價兩三千的時候,他兜里就有30萬的現金,那時他大學畢業剛一年多。
可是,這么多年下來,大家的成長都是斷裂式的成長,一段一段毫無關聯,沒有累積效應,前面的成長并不能為之后的成長助力,每一次開始就會很辛苦。
這段經歷促使我,一定要有自己的個人品牌,哪怕慢一點也沒關系,種子就從這個階段種下了。
寫作故事
2017 年 3 月份,我從公司出來,剛好有個空檔期,沒想著找工作,買了一些書,充充電。
然后,確定了主題閱讀,每看完一本書,就寫一篇讀書筆記,在微信公號發布出來。
當時,給自己的定位是,學習對自己能產生價值的事,順帶給別人帶來價值,一切的前提都是先對自己有用。
到了 5 月底,我收獲了一個意外驚喜。
一個內容平臺主編看了我的文章,后臺留言要買我 6 篇文章,一篇 1000 塊。
我當時從座椅上蹭地站起來,搓了搓手,在屋里情不自禁地走了兩圈。平復心情后,假裝淡定的在電腦前敲下一個字:好。
第二天早上,心情坐了一次過山車。
對方在后臺留言說,我的案例太個人化了,主講人那邊沒通過。要找一些聽起來高大上的故事案例。
有反饋,就有了修改方向,我一晚上奮筆疾書,修改好了 6 篇文章。小心翼翼地發給對方,懷揣通過的希望,等待對方的回復。
主講人那邊沒有問題。
這是我第一次通過寫作賺到錢,讓我踏上了撰稿之旅,之后連續寫了 10 幾篇,都通過了。
之后,《千錘百煉》創始人大錘,看了我寫的一篇讀書筆記《如何科學寫作》,向我拋出了橄欖枝,我加入了千錘百煉團隊,遇見了一些優秀的寫手。
這里面我最重要的一個收獲是:確定口語化寫作。
一件事,要邏輯清晰的、想著法兒給人講明白。這里有套路可尋,任何人經過刻意練習,得到一些反饋,都能習得。
那就試試吧。
我成立了一塊輸出社群,總結了一些寫作套路,收費教人寫作。
一開始,我就告訴大家,把你之前的寫作習慣拋掉,先按著我的來,等你寫的稿子賺到錢了,你就知道市場要什么,這時候你就賺取了一份選擇權,之后你再怎么放飛自我都可以。
效果還挺讓我意外的。
兩個多月時間,有 10 幾個人拿到稿費,總共寫出了 40 多篇文章。
這是我的第一次寫作實驗,雖然樣本比例小,還是給了我自信。
我不僅可以自己寫出市場需要的文章,還可以指導別人寫出。
王爍說:我們是知識的游牧民族,哪里肥草鮮美,就要到那里去。
那段時間,我輸出了幾個主題系列,游戲化主題、高效學習主題、運營主題、故事主題、傳播學主題等,雖然他們還夠不上產品,但是我知道,對于個人成長,這是一件有積累的事情,種子已經開始萌芽了。
北大博士合伙故事
通過寫作,我連接上了北大博士,他來到深圳,我們深聊了一星期,一致認為這是內容創業的好時代。
兩人一拍即合,搞事情。
等他處理完北京的事情,我們正式開始了一段合作。
他負責生產內容,我負責運營。
當時的布局是,開通能觸達用戶的各個渠道。
重新申請微信號,將用戶沉淀到微信號做服務,開通知識星球、千聊直播、微信群,在不同的社群做宣傳,很快,我們就積累了第一批付費用戶。
兩個月的時間,做了 50 萬的利潤,現在看來這已經不算什么,當時,還是挺不錯的,必定從零到一,完成了付費用戶積累。
只要做好服務,以后再做課程,就能不斷的滾起來了。
這時候,我發現自己又掉了一個大坑,我又回到了運營的老路上,還是在做傳達價值的事,我本身并不創造價值。
兩個多月的時間,我居然還沒有一個像樣的產品拿得出手,當時心情非常焦慮,除了賺錢多以外,這和打工又有什么分別呢?
回到開頭,建立個人品牌,你得有一個能解決大家問題的產品,這樣才有可能建立影響力。
我給自己定了一個原則,和任何人合作之前,一定要有自己拿得出手的產品,否則,就靜下心來弄自己的產品,別想太多。
技術派律師合作故事
這時候,我認識了另一位朋友,技術派律師鎬贊。
我們都在深圳的全棧營群里,我看到他做了一個網站青獅營,用全棧營學到的知識開發了一個網站,整個頁面設計很漂亮,我花了 899 購買了vip。
因為當時我也打算做一個工具類的教程,而他已經做的很全面了,我想學習下別人是怎么做課程的。
就這樣我們認識了。就約了時間線下聊,我們都在用 marginnote,就互傳了 100 多本電子書,交流了一些學習的心得。
談的很投機,他邀請我加入青獅營,成為合伙人,負責青獅營的運營。
我當時的產品還沒出來,一聽又是運營,就拒絕了。
一個多月后,我做完了 5 個課程,在千聊上開始上線了。
這時候鎬贊的成長是指數的,有人投資他成立了一家技術派律所,在深圳最繁華的地段有一個很大的辦公空間。
這時候,他再次找我,我成了青獅營的合伙人。
我們的第一個項目是給一家律所做微信公號運營規范,當時收費是 8000 塊,課程內容全部來自于一塊輸出的 微信公號設計規范課程。這一下子給了我自信,我知道自己的產品是能幫別人解決問題,并能給自己帶來收益的。
緊接著,我們給青年律師做了一場口語化寫作培訓,有 30 多個人參加,第一次沒有經驗,一個人只收取了 399 ,反應非常好。
然后接著第三次 mac 系統培訓,一人收費上千塊,限定在 20 人,不到一星期就報滿了,讓我看到了課程的價值。
這時候,產品的種子已經開始小花了,我實實在在通過給別人解決問題,賺到一些收益了。
如何才能將收益持續的最大化呢?下面是我的第五個故事。
全棧工程師技術團隊故事
在全棧營,我認識了一個朋友,通過他介紹,我認識了他們的創始人,從硅谷回國創業,把一整套公司化運營帶回了國內,所有技術成員都是全棧工程師。
當時,他們缺少一個運營合伙人,我們聊的很投機,希望我能加入。我當時婉拒了,最后確定了一個合作方式,我做他們公司的運營顧問,他們幫我打造一套小程序和游戲化在線教育系統網站。
我之前和北大博士做內容創業,只能在千聊、小密圈等平臺做用戶服務,及時反饋,學習進程的體驗非常差。
經過和技術團隊兩個多月的碰撞、交流,一塊輸出的網站很快上線了,定位是個體指數成長實驗室,通過黑工具幫終身學習者建立一套高效生產系統。
我把 5 個系列課和 mac 教程、印象筆記課全部上線到自己的網站。讓內容有一個更好的載體去呈現。
有些朋友問我說,你為什么要做網站呢?人們現在都在手機上學習了。
我覺得是這樣,手機端可以滿足你碎片化的學習,更多的是給你一種學習的感覺。要深入的思考,弄明白一件事,最好的方式是線下,其次就是在網站上學習,旁邊有張紙隨時做記錄。
當然,為了能讓個人品牌得到更好的傳播,小程序是一個非常好的工具。
因為當別人打開過你的小程序,在微信聊天界面下拉就能看到。如果你把小程序丟到群里,群里面就會留下你的小程序印記,方便別人找到。
于是,天鴿小程序團隊幫我做了自己的個人品牌小程序和視頻小程序,可以讓價值得到更好的傳播。
有了這些工具,我開始打造自己的第二個產品,一塊輸出1000張卡片,通過格式化卡片寫作,幫大家徹底解決素材積累和寫作問題。
每個月要求主題閱讀,最少輸出 30 張卡片,2 月份我給自己提了一個要求,要把輸出的卡片做成一個精品課,比如區塊鏈,把區塊鏈的知識用卡片輸出完成后,做一個區塊鏈的精品課,通過音頻方式放到小程序上,讓不了解區塊鏈的朋友一聽就明白。
以上 5 個故事就是我的個人品牌成長過程,
目前做了兩個完整的產品,一個是 一快輸出 www.huanxitime.com 、小程序,一個是 一塊輸出 1000 張卡片。
非常感謝大家,希望和大家有更多的交流,也希望我的經歷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然后,大家有什么問題,盡管問,我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