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本文參與書香瀾夢第123期“早”專題活動。
看到這次的作業主題,我的腦海里馬上就閃現出來小時候學的一篇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面講了魯迅先生小時候因為給父親抓藥而上學遲到,被他的老師壽鏡吾先生嚴厲批評了一頓。魯迅先生并沒有給老師解釋一下遲到的原因,而是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在書桌子上刻了一個“早”字。此后時時早,事事早,養成了勤奮好學、努力上進的好習慣。我想,魯迅先生最后能成為一個了不起的文學巨擘,與他小時候在桌子上刻這個“早”字的經歷是分不開的。
一是從他的至理名言可見一斑——“時間像海綿里的水,擠擠總會有”,還有那句“哪里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二是從他每天都要工作十五六個小時,除了吃飯休息,他每天的睡覺時間只有三四個小時。我想,這也許就是他著作頗豐、文學創作成就非凡的原因吧。
其實我小時候也有一個類似的“早”的故事,只不過比起魯迅先生小時候的故事,那真的是天壤之別:大概是上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我有一次早上起來上早自習。因為頭一天晚上與小伙伴們玩捉迷藏的游戲,一直玩到深夜十二點多,回家父母都已經睡著了。
早上起來上早自習的時候發現天已大亮,我就讓父親送我去上學,因為我怕去晚了老師不讓我進教室。
但是我父親不送我,說我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遲到了老師批評我自作自受。
無奈,我只好自己跑步去上學。等到了學校,同學們都在教室里大聲朗讀。我本來想趁著老師不注意,偷偷溜進去。
哪知道我剛輕輕推開教室門,就看見去老師剛好從教室后面轉過身來向教室前面走。
我嚇得立刻站在教室門口不敢動一下,老師走過來問我為什么遲到了。我老老實實地說,我昨晚上玩的時間太長了,早上起來晚了。
老師嚴厲地批評了我一頓,然后告誡我說,“以后上學不能再遲到了,如果百遲到了就別來上學了!”
從此以后,我晚上再也不敢玩太久,早早上床睡覺。毎天早上五點多就起床了,起來之后去喊其他的小伙伴們起來上早學。
有一次我的小鬧鐘壞了,一覺醒來之后天上的月亮非常明亮,從玻璃窗看外面的地都是白色的。我以為是天亮了,就起床喊小伙伴們去上學。結果到了學校,校長給我們打開學校的大門,問我們為什么來這么早。我們一問才知道,那時才半夜兩點半左右。
因為我們村離學校有二三里地,如果再回家睡覺已經晚了,校長就讓我們在他的辦公室里,擠在一起睡了一會兒。等到五點多,我們就進教室讀書了。
等上了五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學校選拔優秀的學生代表學校去鄉里比賽。老師對我和另外一個女生說,“你們倆個平日里學習都很好,為了公平起見,現在我出一張卷子,你們倆個誰先做完,正確率又高,我就讓誰去鄉里參加比賽。”
平日里我們倆個幾乎每次考試都是滿分,而那一次我還沒有做到一半,她就全部做完了,而且她做的題目答案全部正確。
我羞紅著臉自愧不如,心悅誠服地望著她。誰知道她說,“為了超過你,我每天都要提前把要學的課文先背一背,把要學的數學題先看一看,做一下,不會的地方上課認真聽講。今天下午老師出的題,都是總復習上面的題目,我都已經做過了!”
從此以后,我也養成了無論干什么事都要提前去完成,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去完成其他的事情。
因為,我記住了那句至理名言——“機會,是給那些有準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