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
P9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有的是弱者;有的是強者;有的要別人來設定目標,有的給別人設定目標;有的需要感情支持生活,有的需要意志支持生活。我大概在每一對概念中都會選擇做后一種人。
p8
鄧小平是比較務實的國際戰略家,而毛澤東則是比較哲學化的國際戰略家,有濃郁的詩人氣質,對很多問題大而化之,有很大的氣魄,意識形態色彩比較濃厚。而鄧小平較講究對中國自身發展有利的戰略選擇,基本轉變是:認為戰爭可避免,因而可集中精力發展國民經濟;不以意識形態在國際上劃線,如過去以反蘇劃線,判斷國際局勢和決定國際戰略要以國家利益為最高的原則:同時,中國要發展,必須全方位參與國際社會,這是歷史總結。
毛澤東就十分看重世界的影響,所以有許多驚人的舉動。鄧小平也有這樣的想法,他十分注意,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必須對世界和人類有較大貢獻,他反復談這點。前一個時期,最有名的論述就是他說的冷靜觀察,沉著應付,穩住陣腳,埋頭實干。
P19
發展報告寫到現在,方知道我們對對策報告和社會現實問題并無深入研究,平常并不關心社會之發展,這是社會科學最大的虛弱。
P20
生活中有很多矛盾,不是來自恨,而是來自愛。有時候來自愛的矛盾雖不如來自恨的矛盾厲害,可憐的是對來自愛的矛盾大部分人沒有辦法,只好在無窮的矛盾中消磨人性。人們往往不知道愛也會帶來根,這是很多的悲劇之所以發生的根本原因。
P24
人生不能總是一些莫明其妙的東西,社會也不完全是一些玩世不恭的人。一切是那樣自然,很感人。雖然是不超常的路子,但卻是普通人最需要的路子。這就是生活。這就是生活中需要的生命的光明和輝煌。
P25
人往往會有一種悲涼的感覺,越是熱鬧越是如此。從中感覺到自己生命的存在,感覺到世界是多么強大的外在力量,是可以不依人的感覺和情緒而存在的力量,是可以不依人的理性和理想而存在的力量。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人們往往忘記了自己,覺得自己融入了社會和世界。但是,當世界沸騰起來時,才發現自己孤獨安靜的存在。
P29
高明的人站在矛盾之上,不高明的人站在矛盾的一邊。
P39
我對學生說,學生是我們最重要的產品,我們系的目標就是要培養出最好的學生,這樣這個系才能在社會上有地位,有名聲。
P56
多少知識,有多寬的知識面。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研究生要培養創造性,而不是對死的知識的記憶。不然就不可能培養出優秀學生。這是一個方向。第二就是注意邏輯分析的能力,要有較強的理性的推理能力,對事物要有足夠的敏感性,要能夠在一般的知識中發現可以創造的點。三是要有一個比較健全的人格,沒有健全的人格是培養不出真正杰出的學生的,杰出不僅對個人而言,也是對社會和學術精神而言的。這是我們今后培養學生要注意的戰略方向。
P55
我熱愛教師的工作,我也熱愛學生。沒有這種愛,不能成為一個好的教師。我相信教育學生是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我的人生最高境界是,多寫幾本好的書,多教幾位好的學生。
P61
如果政府沒有信譽,就會失去民眾的心理認同和支持,政府自身的能量就會受到限制。政附的信譽是什么?政府的信譽,總體上來說就是要實踐政府對所治理的民眾的總體諾言。
P64
一名真正好的老師要把大部分的時間放在學生身上。沒有名師出高徒的情況,只有嚴師出高徒的可能,然后是高徒出名師。教育學生是一名教育者的天職。沒有這一點精神培養不出優秀的學生,一個學校也辦不好。為師之道,是一種精神,沒有這種精神怎能甘于寂寞。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也就是和平養無限天機。說容易,做不易。
P69
人的生命總是要有寄托的,在失去了父母之后,你會突然覺得這樣的寄托是重要的。沒有子女,沒有家庭的溫暖,唯一的寄托就是生命消耗在那里的地方。可能世界上有很多人是這樣的。這就是生命的結構。
P112
關于干部隊伍,首先要有專門家和政治家,尤其是政治家,在一個大國里承擔領導職責,領導十多億人進行現代化,沒有政治家的群體不能想象。一個省和市可能就有別國的人口,甚至要多得多。因而在這些地方均應該有政治家。
P118
心理的力量歷來是一個社會基本的動力,有時是最強大的動力源。這種動力源,發動起來之后就強大無比,但是也可能成為破壞性的力量。在沒有發動起來的時候,沒有任何力量,靜靜的,看不見。
P124
權力的運用是中國政治的核心部分,不能有效地運用權力,就不可能有穩定和統一的江山。
意識形態對中國的穩定也重要,中國的制度力量歷來就不強大,所以要依靠一種意識形態和道德因素來管理,這就是儒家在社會管理中的地位一直能夠保持的基本原因。
官員的腐敗歷來是王朝衰落的基本原因,中國社會的歷史發展證明了這一點。
P127
什么樂趣也不能比塑造生命的樂趣,尤其是塑造生命成功的樂趣。誰是以塑造生命為第一義務的人呢?除母親賦予物質的生命之外,教師是塑造精神生命的最有影響的力量,也是最微不足道的力量。
沒有精神上的痛苦快樂的人,難道可以作為一個來過這個世界的人而存在嗎?難道是一個有過真正的生命的人嗎?
P142
高層腐敗的發生面雖然小,但是如果發生,影響要比低層腐敗大得多,是反腐敗的重點。這里說的高層腐敗是指副部級以上干部的腐敗活動。統計數字表明,在這個范圍內,腐敗活動比較多地發生在副部級到正部級干部中間……要制定適用于這個層次干部的管理制度和規章,建立起專門的監督機制,常抓不懈。
P156
當一切美好都可以被金錢所調動,或者為金錢所驅動的時候,美好就不美好了。美麗的墮落是這樣,聰明、智慧、富有、貧窮、力量等等,均會墮落。文明的發展一方面使一切美好有更堅實的發展基礎,但是同時也生出另一種力量來腐蝕美好。這種腐蝕的力量在貧困社會中也存在,但在富裕社會中要強大得多,往往構成一種難以抑制的力量。古人說:飽曖思淫欲。大概就是這道理。
P172
鄧小平同志說,不以新的思想、觀點去繼承、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研究新情況,分析新問題,提出新思路,制定新理論。不然的話,就會落后于時代發展的步伐和人民的利益要求,這樣黨就不能真正贏得人民的擁護,就不能在不斷更新的時代條件下真正鞏固起來。
P202
打倒名人成名人,在這個世界上是通行的邏輯。有些人是“狂”,自己沒有寫過書,別人的書都看不上眼,我看做不出名堂,首先是不能兼收并蓄,博覽群書。有些人是抬高自己,不是一個有修養的人的表現,別人在后面議論他的,首先是不知道中國人如何做學問,中國學問在于如何做人。
P212
學術研究的成功,很大的分量在選題上,題目選好就是一種前提。
如果僅僅在別人開拓過的地方耕耘,顯然沒有大的創造性可言。全部的問題是發現新的領域,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
P221
中國社會的發展,基本上是打破原有秩序,推進社會進步。在一定的時期之后,就需要有新的秩序了,如果沒有新的秩序,進一步的發展就不可能。
P223
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最難的是否定自己所有的創見,不管他們曾給你帶來什么榮譽,同時追求新的創見,不管它們會讓你失去什么。
P236
1994年在喧鬧和繁忙中即將過去。
感覺最深的是,生命又消耗了許多。對生命有這樣明確的意識,大概是源于走向老年的危機感。在少年時代似乎沒有任何生命的感覺,所有的一切均似流水般地度過,除了有一次游泳時差點淹沒在水塘里,那時對生命沒有任何害怕。現在對生命的意識日益地強烈,可能是人的不能逃脫的邏輯。
轉載于學習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