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
張雨綺又上熱搜了。
第二位前夫袁巴元
公開兩人的私密聊天記錄,
揭她經常與其他男子開房,
暗示她水性楊花,
爆脾氣的張雨綺發微博反擊,精彩得不得了。
這是繼兩人互砍離婚之后,又一次吸睛無數
張雨綺曾在公開場合調侃自己:
我看男人的眼光不行,但我自己很行。
而這次事件充分表明,
她看男人的眼光是真不行。
不管真相是什么,
一個男人,
對待曾經同床共枕、
共同生過兩個兒子的女人,
在離婚后不惜自曝家丑,“毀人不倦”,
這樣的思想境界是真的有待提高啊。
去年的《如懿傳》,
女主一句“蘭因絮果”引發無數共鳴,
這個詞,指的是男女初時美好,
結為夫婦,但最后卻結局潦倒,無奈離散。
沒有哪段感情,
有人敢保證能走到最后,
當愛情消逝,該如何收場?
這個時候最見人品!
離婚不只是現代才有的,
古人在婚姻生活無法繼續時,也會選擇和離。
1900年,
在敦煌出土的文物中,
人們發現了十二份唐朝的“放妻書”,
展示了當時離婚協議書的基本格式。
不同的是,
古人從新婚到離異,互相祝福,
文采優雅動人,感情溢于言表。
其中有一封堪稱經典,
現代人分手也經常會用到其中那句: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打開這封放妻書,
或許能給相愛后分手的人一些啟示:
蓋說夫妻之緣,
伉儷情深,恩深義重。
論談共被之因,幽懷合巹之歡。
凡為夫妻之因,
前世三生結緣,始配今生夫婦。
夫妻相對,恰似鴛鴦,
雙飛并膝,花顏共坐;
兩德之美,恩愛極重,二體一心。
三載結緣,則夫婦相和;
三年有怨,則來仇隙。
若結緣不合,想是前世怨家。
反目生怨,故來相對。
妻則一言數口,夫則反目生嫌。
似貓鼠相憎,如狼羊一處。
既以二心不同,難歸一意,
快會及諸親,以求一別,
物色書之,各還本道。
愿妻娘子相離之后,
重梳蟬鬢,美掃娥眉,
巧逞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
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韻之態。
解怨釋結,更莫相憎;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三年衣糧,便獻柔儀。
伏愿娘子千秋萬歲。
于時某年某月某日某鄉謹立此書
大概意思是:
兩個人今生能結為夫妻,
都是三世的緣分換來的,
但若我們的結合是個錯,
與其痛苦地茍合在一起,
不如痛痛快快分手,
也好過兩人天天相互看不順眼。
離婚之后,
希望娘子你能重整山河,再攀高枝,
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再找一個自己喜歡的人。
分手后,
我愿贈予娘子
三年所需的衣物、米糧 ,
可以一次付清,算我的一點心意,
祝愿你一生平安長壽。
這份放妻書寫得風度翩翩,
既有對往日情誼的肯定,
又有對前妻未來真誠的祝福
——雖然我們沒辦法再在一起了,
但我希望你來日能找個比我更好的。
考慮到妻子此后無依無靠,
還愿一次性贈給妻子三年的衣物和糧食,
幫她渡過寒冬時期。
明明是離婚書,卻寫得像情書;
明明兩人過不到一起要分手了,
卻一步一回頭,情深無奈地告別。
這樣的胸襟和氣度
讓現代人的“離婚撕逼戰”相形見絀,
也令人心生艷羨。
這對男女,愛情結局不美,
但人性的美好卻綻放了光芒,
縱使千年過去,仍熠熠生輝。
所謂一日夫妻百日恩,
即使沒有辦法再一起生活了,
但至少曾經愛過,
留一份包容和祝愿,留下最后的溫情,
也算是對這段感情的最起碼的尊重。
這一世,
或許緣分已盡,
往后余生,
風雪不是你,平淡不是你,
清貧不是你,榮華不是你,
心底的溫柔不是你,
目光所至皆不是你。
我還好,你也要保重!
來源公眾號:白色罌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