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7歲那年的深冬,有一天清晨,天剛蒙蒙亮,凜冽的寒風叫著小哨,吹得窗戶上的塑料紙嘩啦啦地響。
天真冷,家里窮沒有裝暖氣。
我做了激烈的思想斗爭,鼓足勇氣從暖和的被窩爬起來。
然后,趴在床頭,一遍又一遍地喊媽媽"媽,起來給我們做飯吧!快遲到了!"
只聽我媽翁聲翁氣地說"叫你爸起來!困死了。"
我又眼巴巴地看著爸爸小聲央求到"爸爸,我快遲到了,趕緊起來做飯吧!"
只我爸使勁踹了我媽一下,起來給孩子做飯。
我媽也毫不留情踢回去,昨天就是我起來做得飯,今天輪也輪到你了。
就這樣倆人踢皮球一樣,踢來踢去。
我嘆了口氣,學著媽媽的樣子,把蜂窩煤爐的小門打開,把爐火吹旺,煮了一鍋清湯掛面。
然后,喊弟弟起來吃飯。我倆就著咸菜津津有味地吃著清湯掛面。
從那天起,我開啟了做飯生涯。
美食是最好的治愈
?
- 2 -
八歲時,我學會了,西紅柿炒雞蛋(那一年西紅柿一塊錢20斤),熗鍋面條,清炒土豆條(刀功不佳,土豆絲切得太粗)。
我最喜歡干的是就是在爸媽或姥姥姥爺下地干活時,悄悄做好飯。等他們回來看著滿桌的飯菜,驚嘆不已,然后夸我乖巧懂事。
12歲那年,鄰居家嫂子去我們家串門,她很驚訝地說,她們家比我還小一歲的小侄女竟然會做手搟面。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嫂子走后,爭強好勝的我開始和面,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就這樣面團盛滿了一大盆,在媽媽的幫助下,我終于搞定了那一大團面,成功搟好了手搟面。
幾天后,我去鄰居家姐姐玩,一進門就看到比我大一歲的姐姐在和面,她也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她正對著一大盆面發愁。
提及為什么要和面,她說,她媽媽告訴她,小她一歲的我,都會做手檊面了,為了堵住媽媽的嘴她也開始和面。
美食是最好的治愈
- 3 -
作為一枚吃貨和餓貨,我的廚藝還是不錯的,至少在我所有的才藝之上。
十八歲,那年春節,姥姥家來了一屋子客人。除了姥姥姥爺和我,家里沒有其他人。誰來炒菜成了一個大問題。
那時,候村子里還沒有飯店,家里來了客人只能自己炒菜。
姥姥急地團團轉,不知道如何是好,不停地打電話請親戚或鄰居幫忙,很不巧的是,大家都有事。
看姥姥那么著急,我脫口而出"要不,我來炒菜吧!"姥姥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真的可以?
我使勁點點頭。
噼里啪啦,一個小時后,炒了十幾個菜,還有五六個硬菜。
姥姥姥爺對我贊不絕口,那個其貌不揚小丫頭真的長大了。
美食是最好的治愈
- 4 -
2009年在青島工作,公司附近吃飯地方都超級貴,中午大家都自己帶飯。
我每天晚上下班后去菜市場買菜。
我對吃的很挑剔。喜歡做一些很復雜的菜,譬如,紅燒茄子、紅燒豆腐、土豆燉雞塊、紅燒肉。
記得做紅燒茄子時,我在超市買淀粉,然后問一個買醬油的大媽,阿姨,紅燒茄子必須用淀粉勾芡么?用面粉可以么?
大媽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姑娘,我從來不做紅燒茄子這么復雜的菜。
- 5 -
我對美食研究最癡迷是認識王五一的時候。
王五一喜歡吃蝦,我自己琢磨研究了紅燒大蝦和油燜大蝦、紅燒帶魚、酸菜魚、清蒸魚、長豆角炒雞肉、金針菇洋蔥拌豆油皮……
初涉愛河的我,把想要抓住一個男人的心,先抓住他的胃,奉為圣經。
王五一每次酒足飯飽就感慨,找個吃貨老婆真好!就憑你這廚藝,這輩子就認定你了。
2015年,我在珠海做全職媽媽,王五一創業初期很忙,顧不上我倆。
我每天除了帶娃、研究美食,就是寫文章,那時候二更食堂有稿費,雖然一篇只有幾百塊錢,但足以改善生活。
王五一說想吃水餃,我帶著琪琪包了一周的水餃。自己剁餡,買現成的餃子皮。每次剁餡時琪琪都會咿咿呀呀地說,媽媽小心點!
那時候我還研究做披薩、壽司,打各種米糊。
- 6 -
不知道從何起起,我不再做飯了。
我總覺得,做飯太浪費時間,應該拿來看書,寫作,我開始懈怠我的胃,一日三餐吃食堂。
我已經記不得多久沒和王五一一起吃飯了。
我是朋友圈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因為太拼,三年來平均睡眠三個小時,我的身體敲響了警鐘。
自從我爸爸走后,因為腸胃炎,吃不了辛辣油膩的東西,我開始自己做飯。
有一天,我用雞蛋土豆絲烙了一張餅,王五一,一邊狼吞虎咽地吃,一邊說,我這輩子做的最對的決定就是娶了你。
因為這句話,我又開始愛上了做飯。
王五一說,兩口子嘛!不就是你給我做做飯,我替你洗洗碗,哪有那么復雜。
你得對你的寫作做減法,對咱們的生活做加法。
現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開一家蘇小昨的“二更食堂”,然后,寫盡天下美食故事,專心給你們煲湯。
因為,我知道,無論是身體、情緒還是感情,美食都是最好的治愈!
美食是最好的治愈
現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開一家蘇小昨的“二更食堂”,然后,寫盡天下美食故事,專心給你們煲湯。
因為,我知道,無論是身體、情緒還是感情,美食都是最好的治愈!
請叫我蘇一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