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本書第二章節在抄內容如下:
一,會計目標
會計的工作是一個會計循環的內容,一定會計期間的會計工作,最后都會以財務報告的形式呈現,所以會計目標是否滿足可以通過看財務報告是否滿足一定的目標來判斷。
二,會計目標需要解決的三個方面的問題
(1)會計目標的主體是誰?
會計目標的主體包括了使用主題和提供信息的主體兩個方面。
明確主題的意義在于根據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不同需求的會計信息也不同。
(2)會計目標的客體是誰?
會計目標的客體,主要明確會計信息的使用者需要什么樣的會計信息。
他們的要求:會計信息是客觀的、公允的、以及是他們需要的。
比如一下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他們需要的信息也不同。
投資者~決定企業是否值得投資信息,
需要有助于現在或潛在的投資者正確合理的評價企業的資質,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效率等信息。
債權人~判斷企業償債能力。
需要評估企業是否能如期支付貸款,本金及利息能否如期的支付所欠付的貨款等體現企業償債能力和財務風險的信息。
管理層~全方位的了解企業情況。
需要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與現金流全方位信息,為企業加強財產成本,費用,產品質量等內部管理工作,提供直接的有關決策方面的信息。
政府及有關部門~監管企業經濟活動。
需要稅收征管和國民經濟統計的信息,確認是否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要求的合理性合規性。
社會公眾~關心企業對地方的貢獻。
需要企業再增加就業,自己消費提供社區服務等對地方經濟貢獻方面的信息。
(3)會計目標的實現方式有哪些?
綜合會計主體需要的信息之后,提供的方式相應的就有了對外公布的會計報表,以及對內的會計報告以及其他非會計方式。
在這些信息之前,我們要對會計信息質量做出一個要求,以保證會計財務報告準確性、真實性。
三、會計信息質量??八點要求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內容如下:
1.可靠性~如實地反映復核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
2.相關性~相關性以使用者的決策需要是否相關為基準。相關性以可靠性為基礎,不能僅追求相關,而忽略可靠性。實務中權衡可靠性相關性的標準,在可靠性的前提下,盡可能的做到相關性,滿足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的決策需要需要。
3.可理解性~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與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互相可比,這里,有兩個重點可比對象:縱向可比、橫向可比。
【縱向可比~指統一企業不同時期可比。】
【橫向可比~指不同企業相同會計期間可比。】
5.實質重于形式~要求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經濟的實際進行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而不僅僅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依據。
6.重要性~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有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項。一方面要求所有的重要交易都要有所反應,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成本效益原則不重要的信息,不必反應。
7.謹慎性~要求企業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
8.及時性~對于企業已經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及時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在這八項要求中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首要質量要求是企業財務報告中所提供的會計信息應具備的基本質量特征。
今日摘抄到此結束。
? ? ? 怪不得別人說隔行如隔山以前在我眼里財務這塊是非常輕松的一件事情,因為我的認知里就是財務就對一下賬目,記錄一下數據。
? ? ? 可是這書看下來,我感覺財務需要做的事情,真的是太多了,繁瑣到企業支出0.1元都要去追究這¥0.1元去了哪里,干了什么事。
? ? ? 今天看的有點頭疼,我需要休息一下晚點再繼續摘抄我認為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