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2月17日? 晴
最近的天氣越來越暖,走在路上感覺整個人兒都變得很輕松,心情也變得越來越好了。
學會舍棄,學會經營
“我們快要結婚了”大學好友告訴我。
昨天,本來是想咨詢大學同學一個事情,后來因為他開車,讓我回電話給他,間隙也聊了幾句他們的生活。他和他的未婚妻將于17年年底步入婚姻的殿堂。
關于他的故事我想從頭講述。
高三那年,他說自己突然就厭惡了學習。無論家里人怎么勸說,他都無動于衷,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能自拔,“不知道為什么,我就是不想學習,就是厭惡了這樣的生活,家里人輪番作為說客,對我勸說,讓我再堅持這一年,直到最后他們徹底放棄了我”。
“A姑娘是我的高中同學,她實在看不下去我每天頹廢的樣子,她堅持鼓勵我,高三那年,我如愿的沒有考上大學,家里人也不再過問我的事情,后來我在A姑娘的鼓勵下,復讀了一年,這一年我考上了大學”。
后來他和A姑娘開始談戀愛,因為他們屬于異地戀(A姑娘在老家,他則來到了東北讀書)。
我曾經問過他,“你覺得你們是否適合?你們父母同意嗎?”
有一年暑假,他的A姑娘來我們學校看他,姑娘一米六五,高挑的身材,缺少小鳥依人的感覺。凡是他們在一起的日子里,他從來不接女同學的電話,他說,“A姑娘會擔心,她的占有欲也相對來說比較強一些,所以大家見諒”。我能理解A姑娘的擔心,內心可能會有兩個擔心,一來異地戀;二來自己現在經營蛋糕店,而男朋友還在讀大學,心里難難免會有落差。
大三那年暑假,他和A姑娘訂婚了。因為心中不曾的那份感激,也想讓遠在老家的A姑娘放心。
?可我們依舊擔心,這份感情不會長久,他和A姑娘的差距不是在學歷上而是在生活的經歷中。后來和他聊,其實他自己也有這樣的擔心。
我問他,“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提出分手,她不愿意怎么辦?一旦訂婚,再退婚對她來說也是一種傷害”。
他告訴我,“我知道,雖然家里人不是很同意我們在一起,但是曾經她對我的好,我不能忘記。你說的我懂,但是如今我能做的就是這樣”。
戀愛的美好有時候在生活的瑣碎里是經不起考驗的,小事情的殺傷力有時會超出我們的想象,很多時候我們會敗給現實里的摩擦。當生活步入到日常,一切的雞毛蒜皮也會變成“大事”,談戀愛的美好時光,有的時候會有那么一絲的不復存在。生活的現實會告訴你兩個人究竟是否適合,畢竟結婚不僅僅只是兩個人的你濃我依,這一切也會是兩個家庭的事情。
他畢業后,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兩人在一起的生活,漸漸地出現了很多的分歧,經過協商,他們分手了。
后來,他的小學妹去了他在的城市,小巧、精致、甚是惹人喜歡(因為我們都是一個學院的,我大他一屆,大小學妹兩屆,我們在一個社團,所以相互熟悉),他們16年訂了婚,今年年底打算結婚。
?他說,“她花起錢來的時候大手大腳,我們兩個人一個月的工資都不夠我們花的,她買衣服都是名牌。她從她的家鄉來到了我的城市,身邊也沒有朋友,所以我要努力賺錢對她更好才是”(房子父母很早已經幫他買好,車子是他自己賺錢買的,他每天拼命工作,就是為了更好的賺錢為他們日后的生活努力)。
學會去舍棄一段不合適的戀情,這樣才能找到真正適合對方的那個人。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里有著過日子的美好氣息,能把普通的日子經營的津津有味也是一種幸福。
Wise women carry small handbags
去經營一種少而精致的生活
前些日子,日本雜物管理咨詢師火了,斷舍離火了,相應的文章也頻繁的出現在各類公眾賬號里,有的人在強調生活里要斷舍離,也有人在強調一味的斷舍離是不對的。其實,觀點的來源是處于站位不同,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才是最好的詮釋。
在購買推薦的書籍《你要像喜歡甜一樣喜歡苦》,也下單了《聰明女人背小包》這本書,通過書名基本上就可以猜到書中是大致講述怎樣的內容:一種簡而精的生活態度。
?自我經歷一:我好像什么都需要帶著
從初中讀書開始,每天放學,我的書包里、自行車框子里總是塞滿了所有想要學習的書籍,所以背上的包永遠都很沉,自行車前面的框子也總在搖晃,因為太重,每天回家騎行的時候總會感覺到很累,每到下雨天,這種感覺是最深刻的。有一天我告訴自己【其實每天回到家學不了多長時間,所以根本用不了背上所有的書籍回家】。但不放心、習慣、想要面面俱到以及并不清楚自己的學習計劃這些類型綜合到一起,還是沒能改變這樣的習慣。
這樣的習慣一直伴隨著我到工作第二年。
工作之后,我的包包里面也總是會塞滿各種各樣的東西以備不時之需,比如夏天的時候我會多帶一雙絲襪、會帶上小本子、帶上筆還有很多很多。下班的時候如果遇上同事邀請去逛街,總會感覺到很不方便。包包里面的這些東西大部分都用不上。慢慢的我刻意開始入手小手提包,減少一些不需要的物品,直到現在一直使用的小包。
小包里面包含:
1.一管口紅;
2.一個小圓鏡子;
3.一張銀行卡;
4.一張身份證;
5.小小包里面放置的手機充電線;
6.一串鑰匙
7.零用錢;
8.一小包方巾紙
我不能保證所有的場合這些東西是夠用的,至少90%的場合里這些東西對我來說就足夠了。
?經歷二:我都喜歡怎么辦
我有過曾經為買高跟鞋交過很多學費的經驗,直到現在還有兩雙高跟鞋躺在家里(跟太高,雖然也是品牌鞋)。也有過自己因為喜歡而買下的經歷,現在想起來依然還是會吐槽自己也是盲目的“剁手”。
女人的衣柜里永遠總是少一件衣服,這句話不假,但是看對誰而言,我的閨蜜趙姑娘在對待買東西這類事情上還是很理性的,除了需要一般情況下很少買不需要的物品。去年的冬天,下班和同事逛街,看到了兩款特別喜歡的毛衣就想都入手,一件是如今經常穿在身上的黑色落肩、帶有小飾物的毛衣,除了工作服我從來沒有穿過黑色的衣服,直到這件毛衣的出現;另外一件也是比較流行的墨綠色,尺寸剛適合我的身材、大愛這件毛衣的長短,她與我的褲子搭配起來很是適合,所以兩件一起買了回來,墨綠色的毛衣買回來第一次穿就發現了她的缺點:特別容易掉毛,呢子大衣上到處都有墨綠色的毛毛出現,看起來特別的不舒服,扔掉吧覺得可惜,不扔掉吧覺得自己也不會穿出去了。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我的衣柜里雖然衣服不是很多,但總有一些已經放置了很久,總是想著“以后我可能還會穿”。后來為了改掉自己舍不得扔掉這些束之高閣的物品這樣的毛病,我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整理自己的衣柜還有各類物品,我會問自己“這些我以后還會要嘛”,如果是否定的,那么我會果斷的扔掉,而不是先放在一邊。
《聰明的女人背小包》是一種時尚版的斷舍離,反觀我們生活,總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出現:
1.物品太多、沒有分類整理,總是找不到合適的,尤其是趕時間的時候;
2.因為擺放混亂,總是找不到想要的東西;
3.物品太多,你總在糾結要選擇哪一個;
4.太多的物品里總會有一部分屬于我們不常“寵幸”的群體。
那一部分不常“寵幸”的群體之所以還在,是因為:
1.某寶、某店的宣傳看起來的確很誘人,大減價、模特穿起來確實很漂亮,好像還蠻適合自己的;
2.囤貨、便宜的心態。每年一次的“雙十一”“情人節”“雙十二”活動力度好大哦,反正這些東西都能用的上;
3.我喜歡、我想嘗試(但不一定適合)的心態會造成物品的疊加。如果你對此曾經感同身受,或許可以更好地理解。
但其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也從來沒有因為缺少過囤貨而影響自己的生活吧,反而是一堆堆的囤貨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影響。
精致的生活不一定是:身著名牌服裝、去高檔餐廳吃飯、永遠踩著高跟鞋、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車子。她是一種生活態度,穿著得體,東西少而精致,你走過的路、拍過的景色很有自己獨特的味道以及你對生活經營里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