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第三遍重溫了舊時經典《泰坦尼克號》,再次由衷地為編劇兼導演的詹姆斯·卡梅隆的才華所折服,能寫出這么內涵深刻而又情節緊湊抓人心的劇本已經很棒了,而再將這一幀一幀的鏡頭剪輯好,呈現給觀眾這樣無懈可擊的電影就更是令人嘆服。
影片的人物造型,人物性格塑造,電影配樂,場面特效,鏡頭與鏡頭的交叉與對比,都融合的很完美,給了觀眾一個很好的視覺審美體驗和深刻的內心思省。
這部電影一次又一次地在我心里拔高了它的地位,如果你沒看過泰坦尼克號,那是真真可惜。我已經不想去贅述它這些年獲得的好評和美譽,即使它不是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也會是我心里的無冕之王。
這部經典,我看過三遍,每一遍都是不一樣的體會感受,但一樣都逃不了被電影深深打動的結果。
借用劇里的一句臺詞:我可能從未深深體會過泰坦尼克號的偉大。
▼
?Rose—奮不顧身的追愛少女
第一遍看完后,打動我的是Jack與Rose之間浪漫且至死不渝的堅貞愛情,讓我對Rose這個奮不顧身的追愛少女印象非常深刻。
Rose和Jack并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他們之間存在著強烈的階級對立矛盾,一個是三等艙的小混混,一個是頭等艙的大家閨秀,可風馬牛不相及的他們卻意外的相遇了。
他們散步聊天,Rose很欣賞Jack的畫畫天賦,更向往他現在所過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
Jack教他吐痰,教她說臟話,這些聽起來匪夷所思的小事情正是對那時候貴族少女們生活習慣的巨大挑戰。她們是一群每天束胸并接受嚴格的禮儀訓練的女孩,Rose的婚姻也沒法自己做主,這樣的生活無疑壓制了少女們的天性,更遑論叛逆果敢的Rose。
他們的相遇是不期而遇,是Jack贏得船票后的最高獎賞
也是命中注定,有趣又相似的靈魂終會相遇
同樣的審美趣味和對生活的追求,是兩個人相愛的基礎。
Rose也欣賞Jack的不卑不亢,即使作為一個窮人,他在參加貴族聚會的時候也還是從容淡定,不知道的人,一定也以為他是個不知名的富人紳士。
在和卡爾等貴族的用餐期間,Rose的母親和卡爾對Jack冷嘲熱諷,不斷提醒和打擊Jack的下等身份,但他還是侃侃而談,并未惱羞成怒,坦誠地告知別人自己是個有上頓沒下頓的無業游民。
那時候rose的眼睛并未離開Jack
一個人真實而自信的樣子就是那個TA眼里最好的樣子了
?Rose還欣賞他的樂觀豁達,他拉著Rose去下等艙的聚會跳舞,翩翩起舞的Rose就像個仙女一樣,快樂且充滿活力,而那個端坐在華麗餐具面前的大家閨秀并不是真實的她。
在Jack這里,并沒有諸多規矩,她可以做被放飛的鳥兒
我愛你,是因為和你在一起能做真實的自己。
Rose和Jack的定情是船頭上那一吻,經典的臺詞“You jump,l jump”就來自于此,rose對愛情的態度是很明確的,愛上了就勇往直前,為此她放棄了卡爾能帶給他的榮華富貴,放棄了家族使命,放棄了優渥的生活,她決定要和Jack下船私奔。
在上救生艇的前一刻,Rose奔向船艙E層跑回去救Jack,望著冰冷的海水漫過手臂上端,也阻擋不了她和Jack重聚的決心。
再一次本該可以離開的時候,她又瘋了似得跳下救生艇,在眾多求生的人中求死,這樣的行為看似是不可理喻的,可是天知曉她只是舍不得Jack,她放棄一切,最后甚至放棄生還的寶貴機會
“you jump,l jump,right?”
惟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與君共生死。
從沉船的六個小時前,到沉船的一個小時里,Jack和Rose幾個小時的戀愛,超越了階級,更超越了生死。
▼
Cale—復雜人性的集合體
第二次把我打動的是影片里所呈現的復雜的人性和善惡美丑之間的對比。
而男二號卡爾就是導演所想要表現的復雜人性的集合體,起初以為他是個單純的反派角色,自私冷漠又虛偽,但后來才發現,卡爾是個圓形人物,他的形象是立體且真實的,這很難得。
所謂“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p>
雖然他自私又冷漠,看到哭喊的孩子不救,卻利用一個孩子作為自己上救生艇的籌碼,嫌救生艇太擠就把別人趕下去
雖然他爭強好勝還虛偽,因為Rose偷偷去參加三等艙的派對而對她大發雷霆,因為Jack給Rose畫裸體畫像而去誣陷Jack偷了鉆石。
但是不得不承認,他是真心愛女主的,可能這種方式Rose并不領情,這種愛也夾雜太多的私欲例如占有欲,但他卻在用自己的方式笨拙而不討巧的愛著她,這很觸動人。
卡爾并不是因為家族利益之類的原因才要娶Rose的,那時候Rose的家庭只是個沒落的貴族,他專門為她買來了奢華的鉆石項鏈—海洋之心,我想這一定是因為他心里覺得,Rose是最能配得上這顆獨一無二鉆石的女人。
在看見保險箱里Rose的道別信和裸體畫像時,卡爾非常生氣,他打了Rose一巴掌,罵她是賤種,但仔細想想,如果你不愛一個人時,是不會這樣做的,因為她根本沒法做到牽動你的喜怒哀樂。
包括他后面看見Rose跳下救生艇和Jack在大廳重聚熱吻的樣子,眼波里凈是心碎的倒影,他拿起槍朝他們開槍,一直追到水漫過脖頸的那一層船艙,對于卡爾這樣的反派,愛而不得的憤怒便是如此了—我得不到的寶貝,你也別想得到。
影片里還有許多細節,都在不經意的透露著卡爾對女主的在乎。
他派管家隨時留意她的動向,獲救后立馬去救援船只的下艙找Rose,要知道連Rose的母親都不見蹤影,而最終,Rose并未和他相認。
卡爾,一個讓你恨得牙癢癢也讓你唏噓同情不已的角色。
他身上有太多人性的丑陋,但又不全然是黑暗陰冷的,就像每一個人一樣,誰能說自己是純潔無比的呢,善惡不過一念之間而已。
▼
Jack—點亮你生命的希望
最后,我看到了整部電影最深刻的地方—死亡的臨近和生存的希望
死亡,看似離我們那么遠,卻又是那么近,因為我們永遠無法準確預知下一秒會發生什么。
Rose的生還是這部災難片中生的希望的代表,一千五百人落海,只有六人得救,Rose就是其中一個,而點亮Rose生命希望的人就是Jack
Jack第一次結識Rose是在她想要跳海輕生的時候,他緊緊的拉住她是手,并告訴她“你不是會尋死的那種人。”
而在從泰坦尼克撞擊冰山前艙進水到中部斷裂船尾翹起,最后船尾直線下沉的過程中,是Jack帶著Rose一路避開危險,并勉勵Rose不要放棄生的希望,他說“我們一定會活著出去的?!?/p>
直到最后落海,Jack浸泡在接近0度的冰冷海水里,守護著趴在漂浮門板上的Rose,告訴意志消沉的她不要放棄“你會生一大堆孩子,你會長命百歲,壽終正寢?!?/p>
這一幕幕,都太打動我了。
在這部災難片中,沉船的那一個小時里,有太多人掙扎在生與死之間
也許只有在死亡無限臨近的時候,才能夠顯現生命的脆弱和生命的堅強。
有個鏡頭是Rose望著抓住船尾欄桿的少女,此時船尾已經完全垂直于海平面,那個少女就這么直直的墜落,就像斷翅的蝴蝶一樣,跌入冰冷的大西洋不見蹤影,而前幾分鐘,她還在Rose身邊,Rose又看向右邊的白衣大叔,在死神收走一條生命的同時,依然還有人在辛苦的支撐著,在地獄門前摸索生還的希望。
所以,有什么理由放棄呢?
活著,總是有希望的對吧。
▼
片中值得深刻分析的細節還有很多,人性的善良無疑是其中值得贊頌的地方
老船長把自己鎖在駕駛室,決定與泰坦尼克號共生死
安先生把鐘表定格在兩點鐘,打算同自己所設計的巨輪共沉海底
船員威爾在處理秩序的時候失手打死貧民,向同事敬禮后吞槍自殺
落海后的船員忍著冰冷的海水也還在吹哨把持秩序
樂隊成員在沉船慌亂的氛圍中奏著曲子,即使無人傾聽,也一首接一首
他們直到死亡前一刻,也還在堅守自己的使命和職責,這份責任感,無疑是撼動人心的。
泰坦尼克號沉沒時,有一千五百人落海 附近有二十艘救生艇,只有一艘回頭 ,一千五百人,才活了六個,救生艇上的七百人只有等待,等死,等著活命 等待寬恕,但永遠等不到。
聽起來很失望對吧,如果他們能迅速趕來救援,Jack和Rose的結局可能會改寫,Jack不會沉入冰冷的海底,Rose不會連一張Jack 的照片都沒能擁有
但好在,還有一艘回頭
好在,在這么多自私冷漠的生還者中還有心存良知的人,是那艘回頭的船,讓我們不至于完全失望。
我想這也正是泰坦尼克號想告訴我們的,世間的美好終會大過悲傷。
▼
很多時候,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尋找的是什么呢?
是對情感的共鳴,是對世情的分析,是對生命的思索,借此反照自身,獲得一些能化作力量的東西,從而更好的生活,活著,即是希望。
一次比一次深刻的泰坦尼克號,是值得你再回味的。
影片的最后是時光回溯,一個長鏡頭穿過大堂,搖上樓梯,Jack轉身,伸手拉住Rose,他們在歡呼聲中接吻,一切宛如昨日。?
念著念著,竟然過了幾十年,在時間的洪流中,這一切都仿佛被烙上了永恒,那是永遠的1998,永遠的Tita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