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語
大部分關于組織行為、領導力的著作都是教授們溫情脈脈的實證或實驗研究下得出的成果,而本書的畫風則完全不同!
本書的作者丹尼斯·N·T·珀金斯,曾經是一名參加過戰爭的海軍陸戰隊員,在退役后成為一名管理咨詢師。他熱衷于考察那些挑戰人類極限的活動中——如南極點探險競賽,阿波羅13號登月,攀登珠峰——危機領導力是如何發揮作用的。本書研究的是AFR午夜漫步者號奪取1998年悉尼至霍巴特帆船賽冠軍的過程,為此他訪問了所有船員、家屬、競爭對手,甚至后來親自參與了一次這項最危險的航海賽事。 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路萬里,而事實上,這是一本在本質上于行萬里路途中的總結出自己的萬卷書的書籍!
有人說帆船團隊是最考驗團隊合作能力的一種形式,為此越來越多的管理訓練在帆船上進行,當然,他們不可能經歷這樣殘酷的考驗,但置身其中,也會感同身受!且看作者總結出的位于危機下的領導力規律吧。
關于悉尼到霍巴特賽事
這是澳大利亞的一項標志性賽事,被譽為離岸帆船賽中的巔峰。賽程共1,170公里,以天氣變化無常而著稱,比賽過程中經常出現無法預計的風暴,遭遇熱帶氣流、強力逆風、逆向水流更是家常便飯,并且每年遇到的天氣狀況都完全不同。航行中,變換莫測的天氣讓不少船隊吃盡苦頭,因此人們將它稱為“南半球最艱辛的國際遠洋比賽”。和它相比,美洲杯帆船賽只是富人們午后出去在海上繞著浮標轉幾圈而已。
1998年的悉霍賽尤其危險。且看一組數據:115艘船、1,135名船員參賽,最后只有44艘船到達終點,期間5艘參賽船沉沒,7艘被遺棄,6名經驗豐富的船員喪生。整個救援出動了25架飛機,6艘船,參與救援人員達1,000余人。
在這次比賽中,獲得冠軍的是一艘長度僅為10.7米的小船,AFR午夜漫步者號。他們和時速169公里的狂風以及24.4米高的大浪搏斗之后,經過3天16個小時,安全抵達賽事終點。而他們的競爭對手,是包括大富翁拉里·埃里森和傳媒巨子拉克蘭·默多克在內的大量資金雄厚、經驗豐富的對手。
這一切僅靠幸運是難以解釋的。在經過大量研究和訪談之后,作者找到了10個帶領團隊走出困境的策略。
午夜漫步者號的團隊
漫步者號的船長愛德來自一個航海世家,從小就參加帆船比賽。之前參加過悉尼至霍巴特的比賽,但從未取得過冠軍。他買下了午夜漫步者號之后就著手組建團隊。
克里斯,第二次參加比賽,之前他的船中途損壞被迫退出比賽。
戈登,曾經跟隨過愛德參賽,但也是個新手。
米克斯,負責更換船帆,還是個良好的溝通者,可以有效緩解愛德的壞脾氣。
鮑勃,愛德的弟弟,在關鍵時刻可以替換愛德掌舵。
拉里·埃里森的莎揚娜拉號
甲骨文的創始人拉里·埃里森是個航海愛好者,而且他有足夠的資金為其航海愛好保駕護航。
他花巨資建造了長達24.3米的莎揚娜拉號,聘請了全球最著名的船員,并花大價錢請了天氣資訊服務人員。不過他并不認為天氣會是個問題,他認為莎揚娜拉號能應付一切天氣。而他的船員幾乎都是明星船員。
比賽過程
比賽在晴空下開始,115艘船駛出悉尼港口。在離開海岸之后,天氣開始逐漸變糟。瘋狗浪撲面而來。尤其是在夜間,漆黑的海面和狂風暴雨,讓所有海員都驚恐萬分。幾十米高的海浪不斷地打擊在弱小的帆船上。
拉里·埃里森暈船狂吐不止,躺在船艙里也要從幾十米高空突然墜落。默多克的手指被船帆切斷。午夜漫步者號上的船員也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脅,每個人都做好了落水的準備。
但沒有人提出過放棄比賽,駛向海岸線。期間,50多名船員掉落海中,6人喪生。5艘經驗豐富的船只斷裂沉沒,7艘被遺棄。最終,只有44艘船堅持到達了終點。
作者通過對午夜漫步者號這個團隊的深入訪談和研究,總結出了帶領團隊走出危機的10大策略。
十大策略
策略1:讓團隊成為明星
成功的團隊建立在一個信念之上,這個信念就是只有一個明星,這個明星就是團隊。要做到這一點的方法是:
①找到具備堅定信念的團隊成員——他們就是要去霍巴特。要在招聘時進行實際工作預覽,誠實、公開地向前來應聘的人員展示招聘信息。只有為了這個目標愿意吃苦的人才能進入團隊。
②尋找多樣性人才,并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上。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勢和不足,但在最合適的崗位上,劣勢可以得到彌補。
③最小化等級與地位差別。這不意味著所有人決策時都擁有相同的話語權,而是指團隊要同甘共苦,減少特權待遇。
④追求兄弟情誼。無私、不求回報地幫助同事走出困境,是建立兄弟情誼的關鍵。
⑤設立最佳貢獻獎。這個獎項是表彰最能代表團隊、付出最多的成員,由船員投票產生。這個獎項儀式最初有點搞笑,但后來成為一個象征。
⑥外向型團隊。有需要的話,團隊會關注團隊外部的情況,并同外部團隊或個人合作。而不是只和自己人合作。
策略2:不給失敗留任何借口
漫步者號最重要的特質之一就是他們對準備工作的重視,這樣才能使獲勝概率最大化,而且不給失敗留任何借口。
①創建一個團隊檢查清單。參看《清單革命》一書,可以看到建立清單的重要性。
②在比賽中也不要停止準備。制定各種緊急情況下的檢查清單,并經常培訓。
③擦拭煤油爐。要把每一件看起來無關緊要的小事準備好,這代表著必勝的信心。
④對變化有所準備,但也要靈活應對變化。籌備很重要,在變化發生時靈活應對更重要。
策略3:適度樂觀,發現并關注獲勝的場景
在危機中難免會產生挫折,如果沒有人能夠把團隊從沮喪中帶出來,就無法走出危機。具體的方法是:
①務必要清楚獲勝意味著什么。想要發現并關注獲勝的場景,第一步就是要給獲勝下定義。只有這樣,團隊才會對比賽達成共識。
②發現獲勝的場景。努力發現勝利的曙光,適合所有團隊。
③一旦下定了決心,就要堅持下去。這可以讓團隊專注于取勝辦法上,而把各種分歧拋在腦后。
④主動鼓勵積極的、樂觀的對話。每個人都需要他人的鼓勵。
策略4:打造熱衷于學習和創新的“工合”文化
打造學習型團隊的步驟是行動——反思行動的后果——積累沉淀經驗。但要做到是不容易的。
1、“工合”(gung-ho)文化。這個詞來自美國人對中國抗戰士兵的描述。褒揚他們富有戰斗激情以及合作精神。團隊成員可以公開討論事情的癥結,而不會有人遭到冷遇或報復。
2、鼓勵創新、投資創新。
3、在戰況最激烈的時候也要學習。戰況最激烈的時候人們的情緒也難以控制,這時候要學會說:我想就剛才發生的事情稍微討論一下,謝謝!
策略5:評估風險,愿意駛進風暴
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面臨著大量的風險,挑戰在于明白什么是要擔心的,如何減少風險,以及需要承擔哪些風險。
1、知道自己會遇到什么。要事先預計你會遇到什么事情,并在真的遇到事情的時候,決定采取什么辦法來把風險最小化。
2、不要錯誤地估計團隊的能力。并不是所有船都適合駛進風暴。
3、在風暴來臨前測試你的極限。
4、留意周圍的情況。不是簡單地獲取信息,而是要求收集合適數量的信息、分析數據、了解其含義,然后再根據分析結果行動。
5、區分心理風險和統計風險。有些事看起來可怕,但只是我們的心理風險在起作用,統計風險才是實際的風險。
6、拉上所有人,讓他們全力支持你的決定。
7、浪頭高的時候要以60°角航行。不是與困難面對面較勁,但一定要有進展。選擇一個可以推動的角度開始行動。
策略6:保持聯絡,即便身處風暴中
在最困難的時候溝通也會變得很困難,此時噪聲之大讓彼此間的對話也變得困難。這時要做到:
1、了解你的隊友,以此調整你要傳達的信息,培養個性化的溝通方式,并讓你的團隊熟悉它。
2、警告甲板下的人大浪來了。不是每個人都在甲板上,都能看到大浪,告知他們大浪來了,他們會更有參與感。
3、向掌舵的人提供幫助。每個人都有責任把重要的信息傳遞給專心掌舵的人。
4、情勢所迫,可打破常規。如果信息真的重要,而噪音又非常大,就需要打破常規來傳遞它。
策略7:填補空缺,找到共同掌舵的辦法
掌舵的人壓力會很大,僅靠他一個人很難挺過困境,這時就需要大家提供補位的支持。
1、尋找團隊中的空缺并填補上去。自動自發地找到最需要你的地方。
2、注意觀察自己和同伴的承受力。讓每個人不至于突破極限。
3、在風暴襲來前弄清楚成員的能力。平時多訓練,多了解,才能清楚成員的能力。
4、愿意放手。對于每個領導者,放手都是最大的挑戰。
5、做出貢獻有很多方式——小事也可以表現不凡。不是只有關鍵崗位才能做出貢獻,有時候一句簡單的鼓勵也會起很大作用。
策略8:正視問題,應對前進中的障礙
能夠獲勝的船只,絕不會長期存在沖突和合作問題,他們會在工作過程中有效消除這些問題。
1、解決問題,不要抱怨。獲勝的隊伍會把精力放在分析問題和應對策略上,避免錯誤再次發生,而平庸的隊伍都是把時間花在叫喊和對某個人的責怪上。
2、正視能力上的差別。能力不行要從對話開始,誠懇地談談成員的表現,然后訓練、教導、培養。實在不行的話,換崗位或辭退。
3、數好螺栓減輕船的重量。盡一切力量排除影響速度的因素。
4、運用幽默消除緊張。在人們意識到情況的嚴重性時,如果同時還能維持輕松的氣氛,就可以讓團隊成員重新專注起來。
策略9:適應力,掌握快速恢復的藝術
心理學家一直想弄清楚為什么有的人能把壓力轉換為動力,而有的人卻被壓力壓垮。增強適應力的方法:
1、把問題看成是正常事件。
2、冷靜地從挫折中恢復過來。好的團隊,幾分鐘就恢復正常。
3、以恢復用時來衡量成敗。恢復正常所需的時間是判斷表現好壞的關鍵指標。
4、別把船開壞。避免矯枉過正,恢復需要速度,但也要仔細把控,繼續努力,不能把船弄壞。
策略10:永不放棄,總有別的出路
危機中每個人都可能會有放棄的念頭,讓一個人堅持下去也許不難,但讓一個團隊堅持下去就非常困難了。
這時候,需要領導人和盡量多的團隊成員堅信:總有辦法!總有出路!一定可以堅持下去!
這個策略沒有特別的方法,就靠你自己了!
結語
關于領導力的專著大都專注于領導者的通用品質的養成,很少有專著專門涉及到危機情景下的領導力。固然極少有企業會讓員工處于如同AFR午夜漫步者號這樣充滿生命危險境地,但事實上,危機的本質是一樣的。只不過少了生命的威脅,卻宛如溫水煮青蛙,有多少企業就在危機中“壯烈犧牲”!因此,這是一本在主題上未雨綢繆的書,而作者給出的建議更是適合所有企業的所有時刻,因為所有的危機都有其警兆,倘若在其萌芽時就能堅持這些方法,何至“企毀人去”!
積分換書薦語
大部分關于組織行為、領導力的著作都是教授們溫情脈脈的實證或實驗研究下得出的成果,而本書的畫風則完全不同!
本書的作者丹尼斯·N·T·珀金斯,曾經是一名參加過戰爭的海軍陸戰隊員,在退役后成為一名管理咨詢師。他熱衷于考察那些挑戰人類極限的活動中——如南極點探險競賽,阿波羅13號登月,攀登珠峰——危機領導力是如何發揮作用的。本書研究的是AFR午夜漫步者號奪取1998年悉尼至霍巴特帆船賽冠軍的過程,為此他訪問了所有船員、家屬、競爭對手,甚至后來親自參與了一次這項最危險的航海賽事。 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路萬里,而事實上,這是一本在本質上于行萬里路途中的總結出自己的萬卷書的書籍!
有人說帆船團隊是最考驗團隊合作能力的一種形式,為此越來越多的管理訓練在帆船上進行,當然,他們不可能經歷這樣殘酷的考驗,但置身其中,也會感同身受!且看作者總結出的位于危機下的領導力規律吧。
關于悉尼到霍巴特賽事
這是澳大利亞的一項標志性賽事,被譽為離岸帆船賽中的巔峰。賽程共1,170公里,以天氣變化無常而著稱,比賽過程中經常出現無法預計的風暴,遭遇熱帶氣流、強力逆風、逆向水流更是家常便飯,并且每年遇到的天氣狀況都完全不同。航行中,變換莫測的天氣讓不少船隊吃盡苦頭,因此人們將它稱為“南半球最艱辛的國際遠洋比賽”。和它相比,美洲杯帆船賽只是富人們午后出去在海上繞著浮標轉幾圈而已。
1998年的悉霍賽尤其危險。且看一組數據:115艘船、1,135名船員參賽,最后只有44艘船到達終點,期間5艘參賽船沉沒,7艘被遺棄,6名經驗豐富的船員喪生。整個救援出動了25架飛機,6艘船,參與救援人員達1,000余人。
在這次比賽中,獲得冠軍的是一艘長度僅為10.7米的小船,AFR午夜漫步者號。他們和時速169公里的狂風以及24.4米高的大浪搏斗之后,經過3天16個小時,安全抵達賽事終點。而他們的競爭對手,是包括大富翁拉里·埃里森和傳媒巨子拉克蘭·默多克在內的大量資金雄厚、經驗豐富的對手。
這一切僅靠幸運是難以解釋的。在經過大量研究和訪談之后,作者找到了10個帶領團隊走出困境的策略。
午夜漫步者號的團隊
漫步者號的船長愛德來自一個航海世家,從小就參加帆船比賽。之前參加過悉尼至霍巴特的比賽,但從未取得過冠軍。他買下了午夜漫步者號之后就著手組建團隊。
克里斯,第二次參加比賽,之前他的船中途損壞被迫退出比賽。
戈登,曾經跟隨過愛德參賽,但也是個新手。
米克斯,負責更換船帆,還是個良好的溝通者,可以有效緩解愛德的壞脾氣。
鮑勃,愛德的弟弟,在關鍵時刻可以替換愛德掌舵。
拉里·埃里森的莎揚娜拉號
甲骨文的創始人拉里·埃里森是個航海愛好者,而且他有足夠的資金為其航海愛好保駕護航。
他花巨資建造了長達24.3米的莎揚娜拉號,聘請了全球最著名的船員,并花大價錢請了天氣資訊服務人員。不過他并不認為天氣會是個問題,他認為莎揚娜拉號能應付一切天氣。而他的船員幾乎都是明星船員。
比賽過程
比賽在晴空下開始,115艘船駛出悉尼港口。在離開海岸之后,天氣開始逐漸變糟。瘋狗浪撲面而來。尤其是在夜間,漆黑的海面和狂風暴雨,讓所有海員都驚恐萬分。幾十米高的海浪不斷地打擊在弱小的帆船上。
拉里·埃里森暈船狂吐不止,躺在船艙里也要從幾十米高空突然墜落。默多克的手指被船帆切斷。午夜漫步者號上的船員也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脅,每個人都做好了落水的準備。
但沒有人提出過放棄比賽,駛向海岸線。期間,50多名船員掉落海中,6人喪生。5艘經驗豐富的船只斷裂沉沒,7艘被遺棄。最終,只有44艘船堅持到達了終點。
作者通過對午夜漫步者號這個團隊的深入訪談和研究,總結出了帶領團隊走出危機的10大策略。
十大策略
策略1:讓團隊成為明星
成功的團隊建立在一個信念之上,這個信念就是只有一個明星,這個明星就是團隊。要做到這一點的方法是:
①找到具備堅定信念的團隊成員——他們就是要去霍巴特。要在招聘時進行實際工作預覽,誠實、公開地向前來應聘的人員展示招聘信息。只有為了這個目標愿意吃苦的人才能進入團隊。
②尋找多樣性人才,并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上。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勢和不足,但在最合適的崗位上,劣勢可以得到彌補。
③最小化等級與地位差別。這不意味著所有人決策時都擁有相同的話語權,而是指團隊要同甘共苦,減少特權待遇。
④追求兄弟情誼。無私、不求回報地幫助同事走出困境,是建立兄弟情誼的關鍵。
⑤設立最佳貢獻獎。這個獎項是表彰最能代表團隊、付出最多的成員,由船員投票產生。這個獎項儀式最初有點搞笑,但后來成為一個象征。
⑥外向型團隊。有需要的話,團隊會關注團隊外部的情況,并同外部團隊或個人合作。而不是只和自己人合作。
策略2:不給失敗留任何借口
漫步者號最重要的特質之一就是他們對準備工作的重視,這樣才能使獲勝概率最大化,而且不給失敗留任何借口。
①創建一個團隊檢查清單。參看《清單革命》一書,可以看到建立清單的重要性。
②在比賽中也不要停止準備。制定各種緊急情況下的檢查清單,并經常培訓。
③擦拭煤油爐。要把每一件看起來無關緊要的小事準備好,這代表著必勝的信心。
④對變化有所準備,但也要靈活應對變化。籌備很重要,在變化發生時靈活應對更重要。
策略3:適度樂觀,發現并關注獲勝的場景
在危機中難免會產生挫折,如果沒有人能夠把團隊從沮喪中帶出來,就無法走出危機。具體的方法是:
①務必要清楚獲勝意味著什么。想要發現并關注獲勝的場景,第一步就是要給獲勝下定義。只有這樣,團隊才會對比賽達成共識。
②發現獲勝的場景。努力發現勝利的曙光,適合所有團隊。
③一旦下定了決心,就要堅持下去。這可以讓團隊專注于取勝辦法上,而把各種分歧拋在腦后。
④主動鼓勵積極的、樂觀的對話。每個人都需要他人的鼓勵。
策略4:打造熱衷于學習和創新的“工合”文化
打造學習型團隊的步驟是行動——反思行動的后果——積累沉淀經驗。但要做到是不容易的。
1、“工合”(gung-ho)文化。這個詞來自美國人對中國抗戰士兵的描述。褒揚他們富有戰斗激情以及合作精神。團隊成員可以公開討論事情的癥結,而不會有人遭到冷遇或報復。
2、鼓勵創新、投資創新。
3、在戰況最激烈的時候也要學習。戰況最激烈的時候人們的情緒也難以控制,這時候要學會說:我想就剛才發生的事情稍微討論一下,謝謝!
策略5:評估風險,愿意駛進風暴
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面臨著大量的風險,挑戰在于明白什么是要擔心的,如何減少風險,以及需要承擔哪些風險。
1、知道自己會遇到什么。要事先預計你會遇到什么事情,并在真的遇到事情的時候,決定采取什么辦法來把風險最小化。
2、不要錯誤地估計團隊的能力。并不是所有船都適合駛進風暴。
3、在風暴來臨前測試你的極限。
4、留意周圍的情況。不是簡單地獲取信息,而是要求收集合適數量的信息、分析數據、了解其含義,然后再根據分析結果行動。
5、區分心理風險和統計風險。有些事看起來可怕,但只是我們的心理風險在起作用,統計風險才是實際的風險。
6、拉上所有人,讓他們全力支持你的決定。
7、浪頭高的時候要以60°角航行。不是與困難面對面較勁,但一定要有進展。選擇一個可以推動的角度開始行動。
策略6:保持聯絡,即便身處風暴中
在最困難的時候溝通也會變得很困難,此時噪聲之大讓彼此間的對話也變得困難。這時要做到:
1、了解你的隊友,以此調整你要傳達的信息,培養個性化的溝通方式,并讓你的團隊熟悉它。
2、警告甲板下的人大浪來了。不是每個人都在甲板上,都能看到大浪,告知他們大浪來了,他們會更有參與感。
3、向掌舵的人提供幫助。每個人都有責任把重要的信息傳遞給專心掌舵的人。
4、情勢所迫,可打破常規。如果信息真的重要,而噪音又非常大,就需要打破常規來傳遞它。
策略7:填補空缺,找到共同掌舵的辦法
掌舵的人壓力會很大,僅靠他一個人很難挺過困境,這時就需要大家提供補位的支持。
1、尋找團隊中的空缺并填補上去。自動自發地找到最需要你的地方。
2、注意觀察自己和同伴的承受力。讓每個人不至于突破極限。
3、在風暴襲來前弄清楚成員的能力。平時多訓練,多了解,才能清楚成員的能力。
4、愿意放手。對于每個領導者,放手都是最大的挑戰。
5、做出貢獻有很多方式——小事也可以表現不凡。不是只有關鍵崗位才能做出貢獻,有時候一句簡單的鼓勵也會起很大作用。
策略8:正視問題,應對前進中的障礙
能夠獲勝的船只,絕不會長期存在沖突和合作問題,他們會在工作過程中有效消除這些問題。
1、解決問題,不要抱怨。獲勝的隊伍會把精力放在分析問題和應對策略上,避免錯誤再次發生,而平庸的隊伍都是把時間花在叫喊和對某個人的責怪上。
2、正視能力上的差別。能力不行要從對話開始,誠懇地談談成員的表現,然后訓練、教導、培養。實在不行的話,換崗位或辭退。
3、數好螺栓減輕船的重量。盡一切力量排除影響速度的因素。
4、運用幽默消除緊張。在人們意識到情況的嚴重性時,如果同時還能維持輕松的氣氛,就可以讓團隊成員重新專注起來。
策略9:適應力,掌握快速恢復的藝術
心理學家一直想弄清楚為什么有的人能把壓力轉換為動力,而有的人卻被壓力壓垮。增強適應力的方法:
1、把問題看成是正常事件。
2、冷靜地從挫折中恢復過來。好的團隊,幾分鐘就恢復正常。
3、以恢復用時來衡量成敗。恢復正常所需的時間是判斷表現好壞的關鍵指標。
4、別把船開壞。避免矯枉過正,恢復需要速度,但也要仔細把控,繼續努力,不能把船弄壞。
策略10:永不放棄,總有別的出路
危機中每個人都可能會有放棄的念頭,讓一個人堅持下去也許不難,但讓一個團隊堅持下去就非常困難了。
這時候,需要領導人和盡量多的團隊成員堅信:總有辦法!總有出路!一定可以堅持下去!
這個策略沒有特別的方法,就靠你自己了!
結語
關于領導力的專著大都專注于領導者的通用品質的養成,很少有專著專門涉及到危機情景下的領導力。固然極少有企業會讓員工處于如同AFR午夜漫步者號這樣充滿生命危險境地,但事實上,危機的本質是一樣的。只不過少了生命的威脅,卻宛如溫水煮青蛙,有多少企業就在危機中“壯烈犧牲”!因此,這是一本在主題上未雨綢繆的書,而作者給出的建議更是適合所有企業的所有時刻,因為所有的危機都有其警兆,倘若在其萌芽時就能堅持這些方法,何至“企毀人去”!
積分換書薦語
大部分關于組織行為、領導力的著作都是教授們溫情脈脈的實證或實驗研究下得出的成果,而本書的畫風則完全不同!
本書的作者丹尼斯·N·T·珀金斯,曾經是一名參加過戰爭的海軍陸戰隊員,在退役后成為一名管理咨詢師。他熱衷于考察那些挑戰人類極限的活動中——如南極點探險競賽,阿波羅13號登月,攀登珠峰——危機領導力是如何發揮作用的。本書研究的是AFR午夜漫步者號奪取1998年悉尼至霍巴特帆船賽冠軍的過程,為此他訪問了所有船員、家屬、競爭對手,甚至后來親自參與了一次這項最危險的航海賽事。 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路萬里,而事實上,這是一本在本質上于行萬里路途中的總結出自己的萬卷書的書籍!
有人說帆船團隊是最考驗團隊合作能力的一種形式,為此越來越多的管理訓練在帆船上進行,當然,他們不可能經歷這樣殘酷的考驗,但置身其中,也會感同身受!且看作者總結出的位于危機下的領導力規律吧。
關于悉尼到霍巴特賽事
這是澳大利亞的一項標志性賽事,被譽為離岸帆船賽中的巔峰。賽程共1,170公里,以天氣變化無常而著稱,比賽過程中經常出現無法預計的風暴,遭遇熱帶氣流、強力逆風、逆向水流更是家常便飯,并且每年遇到的天氣狀況都完全不同。航行中,變換莫測的天氣讓不少船隊吃盡苦頭,因此人們將它稱為“南半球最艱辛的國際遠洋比賽”。和它相比,美洲杯帆船賽只是富人們午后出去在海上繞著浮標轉幾圈而已。
1998年的悉霍賽尤其危險。且看一組數據:115艘船、1,135名船員參賽,最后只有44艘船到達終點,期間5艘參賽船沉沒,7艘被遺棄,6名經驗豐富的船員喪生。整個救援出動了25架飛機,6艘船,參與救援人員達1,000余人。
在這次比賽中,獲得冠軍的是一艘長度僅為10.7米的小船,AFR午夜漫步者號。他們和時速169公里的狂風以及24.4米高的大浪搏斗之后,經過3天16個小時,安全抵達賽事終點。而他們的競爭對手,是包括大富翁拉里·埃里森和傳媒巨子拉克蘭·默多克在內的大量資金雄厚、經驗豐富的對手。
這一切僅靠幸運是難以解釋的。在經過大量研究和訪談之后,作者找到了10個帶領團隊走出困境的策略。
午夜漫步者號的團隊
漫步者號的船長愛德來自一個航海世家,從小就參加帆船比賽。之前參加過悉尼至霍巴特的比賽,但從未取得過冠軍。他買下了午夜漫步者號之后就著手組建團隊。
克里斯,第二次參加比賽,之前他的船中途損壞被迫退出比賽。
戈登,曾經跟隨過愛德參賽,但也是個新手。
米克斯,負責更換船帆,還是個良好的溝通者,可以有效緩解愛德的壞脾氣。
鮑勃,愛德的弟弟,在關鍵時刻可以替換愛德掌舵。
拉里·埃里森的莎揚娜拉號
甲骨文的創始人拉里·埃里森是個航海愛好者,而且他有足夠的資金為其航海愛好保駕護航。
他花巨資建造了長達24.3米的莎揚娜拉號,聘請了全球最著名的船員,并花大價錢請了天氣資訊服務人員。不過他并不認為天氣會是個問題,他認為莎揚娜拉號能應付一切天氣。而他的船員幾乎都是明星船員。
比賽過程
比賽在晴空下開始,115艘船駛出悉尼港口。在離開海岸之后,天氣開始逐漸變糟。瘋狗浪撲面而來。尤其是在夜間,漆黑的海面和狂風暴雨,讓所有海員都驚恐萬分。幾十米高的海浪不斷地打擊在弱小的帆船上。
拉里·埃里森暈船狂吐不止,躺在船艙里也要從幾十米高空突然墜落。默多克的手指被船帆切斷。午夜漫步者號上的船員也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脅,每個人都做好了落水的準備。
但沒有人提出過放棄比賽,駛向海岸線。期間,50多名船員掉落海中,6人喪生。5艘經驗豐富的船只斷裂沉沒,7艘被遺棄。最終,只有44艘船堅持到達了終點。
作者通過對午夜漫步者號這個團隊的深入訪談和研究,總結出了帶領團隊走出危機的10大策略。
十大策略
策略1:讓團隊成為明星
成功的團隊建立在一個信念之上,這個信念就是只有一個明星,這個明星就是團隊。要做到這一點的方法是:
①找到具備堅定信念的團隊成員——他們就是要去霍巴特。要在招聘時進行實際工作預覽,誠實、公開地向前來應聘的人員展示招聘信息。只有為了這個目標愿意吃苦的人才能進入團隊。
②尋找多樣性人才,并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上。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勢和不足,但在最合適的崗位上,劣勢可以得到彌補。
③最小化等級與地位差別。這不意味著所有人決策時都擁有相同的話語權,而是指團隊要同甘共苦,減少特權待遇。
④追求兄弟情誼。無私、不求回報地幫助同事走出困境,是建立兄弟情誼的關鍵。
⑤設立最佳貢獻獎。這個獎項是表彰最能代表團隊、付出最多的成員,由船員投票產生。這個獎項儀式最初有點搞笑,但后來成為一個象征。
⑥外向型團隊。有需要的話,團隊會關注團隊外部的情況,并同外部團隊或個人合作。而不是只和自己人合作。
策略2:不給失敗留任何借口
漫步者號最重要的特質之一就是他們對準備工作的重視,這樣才能使獲勝概率最大化,而且不給失敗留任何借口。
①創建一個團隊檢查清單。參看《清單革命》一書,可以看到建立清單的重要性。
②在比賽中也不要停止準備。制定各種緊急情況下的檢查清單,并經常培訓。
③擦拭煤油爐。要把每一件看起來無關緊要的小事準備好,這代表著必勝的信心。
④對變化有所準備,但也要靈活應對變化。籌備很重要,在變化發生時靈活應對更重要。
策略3:適度樂觀,發現并關注獲勝的場景
在危機中難免會產生挫折,如果沒有人能夠把團隊從沮喪中帶出來,就無法走出危機。具體的方法是:
①務必要清楚獲勝意味著什么。想要發現并關注獲勝的場景,第一步就是要給獲勝下定義。只有這樣,團隊才會對比賽達成共識。
②發現獲勝的場景。努力發現勝利的曙光,適合所有團隊。
③一旦下定了決心,就要堅持下去。這可以讓團隊專注于取勝辦法上,而把各種分歧拋在腦后。
④主動鼓勵積極的、樂觀的對話。每個人都需要他人的鼓勵。
策略4:打造熱衷于學習和創新的“工合”文化
打造學習型團隊的步驟是行動——反思行動的后果——積累沉淀經驗。但要做到是不容易的。
1、“工合”(gung-ho)文化。這個詞來自美國人對中國抗戰士兵的描述。褒揚他們富有戰斗激情以及合作精神。團隊成員可以公開討論事情的癥結,而不會有人遭到冷遇或報復。
2、鼓勵創新、投資創新。
3、在戰況最激烈的時候也要學習。戰況最激烈的時候人們的情緒也難以控制,這時候要學會說:我想就剛才發生的事情稍微討論一下,謝謝!
策略5:評估風險,愿意駛進風暴
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面臨著大量的風險,挑戰在于明白什么是要擔心的,如何減少風險,以及需要承擔哪些風險。
1、知道自己會遇到什么。要事先預計你會遇到什么事情,并在真的遇到事情的時候,決定采取什么辦法來把風險最小化。
2、不要錯誤地估計團隊的能力。并不是所有船都適合駛進風暴。
3、在風暴來臨前測試你的極限。
4、留意周圍的情況。不是簡單地獲取信息,而是要求收集合適數量的信息、分析數據、了解其含義,然后再根據分析結果行動。
5、區分心理風險和統計風險。有些事看起來可怕,但只是我們的心理風險在起作用,統計風險才是實際的風險。
6、拉上所有人,讓他們全力支持你的決定。
7、浪頭高的時候要以60°角航行。不是與困難面對面較勁,但一定要有進展。選擇一個可以推動的角度開始行動。
策略6:保持聯絡,即便身處風暴中
在最困難的時候溝通也會變得很困難,此時噪聲之大讓彼此間的對話也變得困難。這時要做到:
1、了解你的隊友,以此調整你要傳達的信息,培養個性化的溝通方式,并讓你的團隊熟悉它。
2、警告甲板下的人大浪來了。不是每個人都在甲板上,都能看到大浪,告知他們大浪來了,他們會更有參與感。
3、向掌舵的人提供幫助。每個人都有責任把重要的信息傳遞給專心掌舵的人。
4、情勢所迫,可打破常規。如果信息真的重要,而噪音又非常大,就需要打破常規來傳遞它。
策略7:填補空缺,找到共同掌舵的辦法
掌舵的人壓力會很大,僅靠他一個人很難挺過困境,這時就需要大家提供補位的支持。
1、尋找團隊中的空缺并填補上去。自動自發地找到最需要你的地方。
2、注意觀察自己和同伴的承受力。讓每個人不至于突破極限。
3、在風暴襲來前弄清楚成員的能力。平時多訓練,多了解,才能清楚成員的能力。
4、愿意放手。對于每個領導者,放手都是最大的挑戰。
5、做出貢獻有很多方式——小事也可以表現不凡。不是只有關鍵崗位才能做出貢獻,有時候一句簡單的鼓勵也會起很大作用。
策略8:正視問題,應對前進中的障礙
能夠獲勝的船只,絕不會長期存在沖突和合作問題,他們會在工作過程中有效消除這些問題。
1、解決問題,不要抱怨。獲勝的隊伍會把精力放在分析問題和應對策略上,避免錯誤再次發生,而平庸的隊伍都是把時間花在叫喊和對某個人的責怪上。
2、正視能力上的差別。能力不行要從對話開始,誠懇地談談成員的表現,然后訓練、教導、培養。實在不行的話,換崗位或辭退。
3、數好螺栓減輕船的重量。盡一切力量排除影響速度的因素。
4、運用幽默消除緊張。在人們意識到情況的嚴重性時,如果同時還能維持輕松的氣氛,就可以讓團隊成員重新專注起來。
策略9:適應力,掌握快速恢復的藝術
心理學家一直想弄清楚為什么有的人能把壓力轉換為動力,而有的人卻被壓力壓垮。增強適應力的方法:
1、把問題看成是正常事件。
2、冷靜地從挫折中恢復過來。好的團隊,幾分鐘就恢復正常。
3、以恢復用時來衡量成敗。恢復正常所需的時間是判斷表現好壞的關鍵指標。
4、別把船開壞。避免矯枉過正,恢復需要速度,但也要仔細把控,繼續努力,不能把船弄壞。
策略10:永不放棄,總有別的出路
危機中每個人都可能會有放棄的念頭,讓一個人堅持下去也許不難,但讓一個團隊堅持下去就非常困難了。
這時候,需要領導人和盡量多的團隊成員堅信:總有辦法!總有出路!一定可以堅持下去!
這個策略沒有特別的方法,就靠你自己了!
結語
關于領導力的專著大都專注于領導者的通用品質的養成,很少有專著專門涉及到危機情景下的領導力。固然極少有企業會讓員工處于如同AFR午夜漫步者號這樣充滿生命危險境地,但事實上,危機的本質是一樣的。只不過少了生命的威脅,卻宛如溫水煮青蛙,有多少企業就在危機中“壯烈犧牲”!因此,這是一本在主題上未雨綢繆的書,而作者給出的建議更是適合所有企業的所有時刻,因為所有的危機都有其警兆,倘若在其萌芽時就能堅持這些方法,何至“企毀人去”!
積分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