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鴨先知,文人們對社會的深刻變化都是非常敏銳的。
一個歷史性文學繁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當然最重要的是社會原因,上文談過,即開放胸襟,博大情懷,大唐氣象,這種社會風氣的原因是重要的,除此之外,也少不了文人們的積極參與,同時,也有文學自身的原因。
那么,任何一個時代文學的發展,外部條件是重要的,但是它自身的條件,也就是說這自身演變發展的情況,也是不容忽視的。
01從文學自身的原因來看,應該說,歷史為唐代文學的發展提供了最佳的時間和空間:它們呢,既有前代留下來的豐富的正面經驗可以借鑒,又有前代走過的彎路作為反面的教訓可以總結。
在詩、文、小說以及詞的創作方面,前代都給唐代留下了極大的發展空間。
我們前面講到了,像宮體詩,駢體文,這些都是非常講究藝術性的作品,講究藝術并沒有錯,但是講究過了頭,就走到了極端,就出現了弊病,就出現了形式主義和唯美主義,這就是走了彎路了,而唐代就可以以此作為反面的教訓,來加以總結。
但,同時,我們說,中國文學發展到唐代,在唐以前詩文小說也好,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呢,從整個文學發展的歷史來看,都還不夠成熟,都還沒有出現能夠代表這個領域里面,最高水平的作品。
那么,前代的好的東西,在詩、文、小說以及詞的創作方面,都被兼收并蓄的唐人所繼承所發展,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歷史應該說給唐代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遇,前代都給唐代留下了極大的發展空間。
比如小說,在南北朝才剛剛出現萌芽,志怪小說也好,歷史小說也好,也只是初生階段,唐代就有條件在這個基礎上,所有發展。
六朝文學有些理論上的偏頗,到了唐代,就逐漸得以校正,文學意識從魏晉南北朝開始,到了唐代,文學理論與文學意識就更加自覺,更加完善。
詩文這些創作,都明確的置于到文學理論之下,所以我們說,從歷史機遇來講,唐代文學的發展確實是得到了最佳的時間和最好的空間。
02社會豐富多彩,波瀾壯闊,素材豐富
而就唐代文學自身來說,唐代社會是豐富多彩的,是波瀾壯闊的。
而豐富多彩、波瀾壯闊的社會生活又給文學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非常廣闊的舞臺。而唐代自己所孕育出來的一代代優秀的作家,用這他們杰出的創造把這種可能性變成了現實。
也就是說用他們各種形式的文學創作,生動的反映了他們所生活的這樣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這樣他們就可以在繼承前代優秀成果的基礎上,創造出中國文學史上前所未有的輝煌。
所以,唐代文學的發展呢,應該說是,既有最好的歷史機遇,又有他自身的一些條件,從社會和文學自身,這樣兩個方面,我們就可以大體解釋清楚,唐代的文學何以如何繁榮。
03唐代文學的分期——初唐時期
唐代文學的分期問題。唐代290年,前面我們講了,歷史以安史之亂分為前后兩期,那么文學按照習慣的分法,分為四個時期,初,盛,中,晚。
初唐時期,是從公元618年唐朝建國,到唐睿宗,將近百年的時間。
這是唐代文學的一個新舊交替的時期,也是齊梁文風與反齊梁文風激烈斗爭的時期,隋可以看作是六朝文學的余響,在初唐時期,應該說是從六朝文學到真正的唐朝文學過渡的一個時期,新舊交替。
這個時期呢,有兩個比較大的作家群,而這兩個作家群,分別代表著兩種不同的文學傾向。
一個是從唐高宗開始,唐太宗,上官儀,宋之問以及“文章四友”以沿襲六朝文風為主,主要貢獻是對近體詩的定型和規范化,形成了所謂的律詩和絕句,這就是近體詩。
另一種是“初唐四杰”和陳子昂的作品具有鮮明的創作個性和時代特色,倡導風雅比興和建安風骨,為唐代文學的全面革新開拓廣闊道路。但是他們的創作既有新的因素,也有舊的殘余。即使是“四杰”和陳子昂他們本人的創作,還沒有能夠真正開出唐代一代文風來。
所以,我們說,唐朝建國的初期,近百年的時間,是一個新舊文風的交替時期。
04第二個是盛唐時期,時間基本上是唐玄宗和他的兒子唐肅宗,大約半個世紀左右。
由于初唐時期對于文學進行了改革和斗爭,就為盛唐時期的文學,開拓了道路,提供了借鑒,所以到了盛唐時期,首先在詩歌領域,就出現了高度的發達與繁榮。
這個時期的主要成就在詩歌: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山水田園派,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派,加上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和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這兩位偉大的詩人。
兩大詩派,兩大詩人。就共同開創了唐朝一代詩風,形成了唐詩創作的第一個高潮,代表著唐詩的最高水平。
05中唐時期,大約有六七十年的時間。
這個時期,是唐代文學的一個全面繁榮的時期。也可以說是唐代文學的第二個高潮時期。
安史之亂以后,唐王朝的國勢從總的來講,是日趨衰落,但是呢,在安史之亂被平定的一段時間內,國家又歸于統一,社會沒有大的動蕩,最高統治者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希望能夠重新恢復盛唐氣盛,這樣就出現了一個歷史上稱為“小中興”的時期。
這個時期,既是各種矛盾非常尖銳的時期,又是有表面的繁榮時期,所以就給文學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遇。
這個時期和盛唐時期有所不同,盛唐主要是在詩歌領域,而中唐呢,應該說是詩文,小說,詞全面繁榮。
就詩歌方面,中唐也有兩大詩派和兩大詩人。即元稹、白居易代表的新樂府詩派,一位大詩人當然是白居易;另外一派是以韓愈、孟郊為代表的韓孟詩派,一位大詩人當然是韓愈。
所以唐代有四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韓愈。
除此之外,中唐還有一批相當杰出的作家,比如,元結、顧況、劉長卿、韋應物、大歷十才子、李益、劉禹錫、柳宗元、李賀等一大批優秀詩人。
所以詩歌也是流派眾多,成就引人矚目。
就散文方面來說,主要是韓愈、柳宗元為領導的古文運動,有一大批優秀的散文家積極的參與,聲勢浩大,取得了對駢體文斗爭的重大的勝利,使新體古文一度占據文壇主導地位,影響極為深遠。
就小說來說,是一個創作的高峰時期。
這個時期,作家多,多品多,水平高。白行簡的《李娃傳》、元稹的《鶯鶯傳》、蔣防的《霍小玉傳》、李朝威的《柳毅傳》等把唐傳奇的創作推向成熟,代表唐傳奇的最高水平。
文人詞正式產生,劉禹錫、白居易、張志和等為代表。
06第四個時期是晚唐時期,從唐文宗開始到唐朝亡國,大約八十年的時間。
總的來說,這個唐代文學的一個衰微時期。
“小李杜”就是李商隱和杜牧之后唐代文學,當然也還有成就可說。
就詩來說,有兩種傾向的代表,皮日休、聶夷中、杜荀鶴繼承新樂府傳統,寫了一些關心國家民生的現實主義詩作;另一派寫了一些浪漫主義的詩歌。
就古文來說,以杜牧成就最高,駢文以李商隱為代表,羅隱、陸龜蒙等的小品文也放出光芒;就詞來說,晚唐出現以詞名家的溫庭筠、韋莊等,在他們的努力下,不管是從內容上還是形式上,詞與詩都劃清了界限,成為一種獨立的文體,開創了真正的文人詞傳統。
此外,小說等其它文學形式,也有一定的成就。
這是關于唐代文學的分期。
04五代社會概況及文學概況
五代是公元907年至960年,53年的時間,中原地區換了五個朝代,周圍還出現了十個小國,也就是歷史上的五代十國時期。
中國進入分裂動蕩的五代十國時期,統治階級荒淫腐敗,篡亂不已,朝代更替頻繁,政治、經濟大衰退,簡直一塌糊涂。社會又進入了一次大的浩劫,為期半個世紀左右。
一直到公元960年,趙匡胤篡奪后周政權,建立宋,進而消滅了南唐,使國家歸于統一。
由于社會進入動蕩衰敗,五代的文學也很不景氣。五代文學衰微,詩文無可稱述,所以在這個時期,詩文都沒有什么好說的,唯一有成就的是詞。
這形成了兩個詞的創作中心:一是西蜀,標榜以溫庭筠為鼻祖的花間詞派為其代表;一是南唐,以馮延巳和南唐二主為代表。
花間詞和南唐詞推進了詞的獨立發展進程,為詞的進一步發展和宋詞的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