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家的大寶開始吃醋二寶
? 梅子的女兒讀小學了,她發現自己所在的班級是個“二胎班”,班上的同學基本都有弟弟妹妹,受環境和同學的影響,梅子的女兒心向往之,回家就三天兩頭地纏著媽媽給自己也生個弟弟妹妹。
好在外公外婆的身體不錯,奉獻精神也強,有老人保障支持,第二年,梅子順利地生了個二寶兒子。
其實梅子和丈夫都不會刻意地重男輕女,但是畢竟二寶降臨,家里一下子奶粉尿不濕地,多了好多繁瑣具體的事務,難免會顧此失彼。
大女兒心里失落了,開始了吃醋。
具體的細節就不細數了,總之那種小姑娘內心的小情緒,經歷過的媽媽,你們懂的。
聰明的梅子一想,這么下去不行啊,如果只是安撫溝通,甚至物質賄賂,那只是治標不治本,不能從根本上緩解問題,甚至飲鴆止渴。
細細思量過后,梅子想出了個治本的好辦法。她找丈夫商量過后,兩人一起去拜托大姑姐伸出援手實施一個特殊計劃。
回家后,梅子先是給女兒預告了,“弟弟是你給媽媽申請要求讓生的,沒想到生出來了,你這么不喜歡,媽媽很愛你的,而且非常在乎你的感受,所以我和爸爸商量過了,把弟弟給送走了,恢復你的獨生子女小公主待遇。”
聽了媽媽的話,大女兒很開心,但也有點不相信。
第一天回家,沒有看到弟弟,連奶粉尿布那些生活用品也都不見了,大女兒四處檢查了一遍,很有點欣喜雀躍。
第二天回家,媽媽全心全意圍著她督促她作業,但家里異常的安靜,沒有奶寶萌娃的呀呀伴奏,大女兒心情開始不安,寫著寫著作業,就要四處張望,吃飯胃口也不佳。
第三天回家,大女兒開口了:“媽媽,算了,我們班的同學回家寫完作業都可以和弟弟妹妹玩,我自己一個人,真的好無聊啊,你把弟弟送給誰了,接回來吧,我可以接受弟弟了。”
基于對女兒性格的了解,果然,局勢一切盡在掌握,但梅子是個信奉“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的人生贏家,戲才演到這一步,尚未成功,要想確保療效,必須得加戲碼加調料!
梅子回復女兒說:“不不不,弟弟是你開口要,媽媽因為愛你,才生給你這個愛的禮物,你不要了,我和爸爸也想好了,堅決不要了。我們就一家三口,全心全意培養你哈!”
女兒的眼中的希望之光黯淡了下去,這天開始,她的晚飯吃得更少了,小小的臉蛋上沒有了笑容,她幼小純凈的心靈,自覺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確實,要弟弟也是自己說的,不喜歡弟弟也是自己說的。
自責,弟弟真的就這樣被送走了,親姐姐心里涌上了深深的自責,最初的喜悅和雀躍蕩然無存。
煎熬到第7天,那一個星期是場心理戰,梅子耐心地等待著最后的勝利。
8歲的大女兒哇地一聲大哭起來,一個勁地拽著媽媽的袖子說:“媽媽,你怎么這么冷血這么殘酷啊,你到底把我的親弟弟送給誰了,趕緊給我抱回來啊,我保證再也不吃弟弟的醋了,一定好好愛他,你看我的表現吧,求求你吧!”
梅子笑了,心里的大石頭落地了,從大姑姐家里抱回了寶貝。
從此以后,一轉眼過了4年,姐弟倆的感情越來越融洽,加上大一歲的小表哥,三個孩子周末在一起,其樂融融。
梅子說:“姐姐和小表哥把弟弟當成大玩具,而弟弟也特別開心,愿意被當成大玩具。”
這不就是我們媽媽們,孕育二寶的初衷嗎?無論男女,最重要是給孩子一個伴。
因為我們為人父母,終將衰老離去,哪怕再疼愛他們,也不可能護佑終生。
所以,當孩子有了兄弟姐妹,是多么血濃于水的親情與幸福。
有好吃的可以一起分享,有調皮的可以一起搗蛋,有困擾可以一起商量,有愁事可以一起擔當。
好欣慰,好暖心。
其實孕育二寶后,做為父母最重要的就是平衡大小寶貝的心態,中國人有一種慣性思維:哪怕不是重男輕女的家庭,也會下意識地覺得,大的應該讓著小的,因為小的小啊!
所以才會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金句:“你是姐姐(哥哥)的嘛,你就不能讓著弟弟(妹妹)嘛?!”
難怪老大會委屈會吃醋呢,我是老大是你們大人決定的順序,是投胎的命運安排,又不是我自選自助端回來的餐盤,對吧!
憑什么我才大幾歲、甚至雙胞胎才大幾分鐘,就總是讓我讓著依著,這不公平嘛!
所以聰明如梅子,她在兩個寶貝的撫養過程中,就特別注意平衡,比如看電視掌握遙控器,先就說好,姐弟倆各看半小時自己喜歡的節目,但是弟弟往往到了時間,有點耍賴,不肯把遙控器交出來。
外公就是傳統的調解方法,按照大讓小的思路,有點縱容弟弟的耍賴。
但只要梅子在家,就會嚴格地公平,主持正義,給弟弟說清楚,男子漢不分大小,說話就要算話,不遵守游戲規則,別說半小時,以后5分鐘都別想看。
她說這話的時候,大女兒總是滿眼放光,特別欣賞、特別感激媽媽。
如果只有一本書籍、或者只先端上來一份牛排的時候,爸爸媽媽反而會統一戰線,說讓姐姐先吃先看,因為弟弟你是男子漢,應該國際慣例,女士優先,從小當紳士,有風度有禮儀,將來你追女孩子才受歡迎。
哈哈,在這樣科學引導、正面管理的家庭,難怪姐弟倆的感情越來越好,進入了一種相互關愛與謙讓的良性循環呢。
在如今的二胎時代,大寶吃醋并非個案,去年的新聞里甚至曝出了有初中女生威脅父母如果敢生二胎,自己就尋短見的極端個案,最后導致了女生的母親含淚去醫院做了人流手術。
這樣的事例雖屬個案,但是細思起來,肯定也與父母與老人平時對小皇帝、小公主百般嬌慣、萬般將就,關聯甚密。
孩子在成長之初,本性都是純良的,如何教育,如何引導,其實最根源的根源,終究在于家里的每一個大人。
是占有欲極強的小霸王,還是溫和有愛的小哥哥小姐姐,身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非常重要。
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為人父母當深思。
公平公正,一視同仁,無論男女,不論大小,都當咱們的心頭肉,去愛去呵護吧,加油加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