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盤陽河如同一條玉帶,緊緊地環繞在巴馬的群山中;沿岸的小村落就像無數顆鑲嵌在玉帶上的寶石星星點點散落,而巴盤屯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顆……
如今提及“巴盤屯”可能知道的人為數不多,但說到“長壽村”可就聞名遐邇了!巴盤屯因其全屯500多位黃姓壯族原住民中,有6位百歲老人,是國際上評定“世界長壽之鄉”標準的一百多倍而享譽國內外。所以理所當然成了廣西巴馬長壽鄉的典型代表,以致于巴盤屯逐漸地被“巴馬長壽村”這個新地標所取代!”
我剛來巴馬的第一晚就是住在長壽村的。住在沿河的第一排的一個農家旅館里,具體是哪一家,我已經忘記了。今年4月,我又去長壽村住了一個月,住在最后一排,是張巨川老師的房子。
長壽村位于盤陽河的一處谷地,盤陽河的流向在巴馬境內基本是由北向南的,但流經長壽村時突然來了一個大轉彎,開始由西向東流淌,穿過整個村莊后又神奇地折回了原來的流向。這就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地理環境,北岸的村莊建筑全都是坐北朝南、背依大山,南岸又被河水沖刷出一片小平原,可以種植耕作。勤勞的長壽村人,就把這片土地開發,種上了蔬菜,瓜果,給長壽村的風景增添了一片綠意與花香。
因為離馬路(208省道)距離稍遠,大約500米左右的樣子,一切馬路上的嘈雜都影響不到這里。所以,住在長壽村里,非常的安靜。而且,這里四面環山,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極高,空氣極為清新。
白天,踏著村前的石板路,可以漫步到村東頭的長廊去散步。那里經常有人唱歌和練功?;蛘?,坐在沿河的石凳上,靜聽盤陽河水川流不息,曬著太陽,看河邊人來人往,歲月,仿佛就是這樣靜默與美好。讓人,可以忘記了時間。
散步歸來,有點小餓,村頭有當地的老人支起的小攤,賣炸魚,油煎糍粑,碳烤土雞蛋。價格不貴,10元錢,能買到好多了。如果,你看到了她們的滿頭白發,不要覺得奇怪,在這里,70歲還是青壯年哦!
如果,不想去坡月趕集,就去村里的菜場,有豆腐,有蔬菜,也有一個肉攤,基本能滿足一天的需要了。
徜徉在長壽村里,隨時能見到滿頭白發的老人,背著背簍,去地里干活。據村里人介紹,這里的長壽老人們生活都能自理,而且一輩子在這里耕作與作息,很少走出村落。原生態的自然環境,合理的膳食結構,與世無爭的心態,是他們長壽的秘訣吧!
夜幕降臨,萬家燈火,長壽村,仿佛巴馬的維多利亞港一樣,燈火輝煌,溫馨而燦爛。透露出它的繁華與興盛。
整個長壽村,都是那樣的安靜與美好,就像傳說中的世外桃源。這里風景優美,泉水甘甜,空氣清新。。。。。。住在長壽村的優點數不勝數。
長壽村唯一的缺點,也是它的優點,就是離馬路有點遠。走在路上,冬天沒有什么感覺。在冬日暖陽下散步到車站,也是一種健身。一旦到了夏天,從村里走到車站,哪怕是打著傘,也會走得汗流浹背。原因是村東的新路和村西的老路兩旁都沒有種植樹木。走在路上,就是被太陽直射,沒有任何的遮擋物!不知道為什么,在這段路上,會沒有任何的樹木。
另外,隨著近年來的大肆開發,也出現了和坡月一樣的問題,這里的房屋間距較小,幾乎是連著的,用的又都是空心磚,難免不出現隔音差的狀況。
冬日,是南方旅游的最佳時期,長壽村又是一個開放式景點,所以,每天,都有大批的游客涌進長壽村。昔日的寧靜被打破了,特別是周末或者節假日,村中新修的石板道上更是摩肩接踵,游人如織。
一邊要旅游開發脫貧致富,一邊要保持原汁原味的生態環境,做為長壽村人,應該怎樣去合理的開發與保護呢?也許,這不是我需要考慮的問題,時間,自會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