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作者:卡特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作者:克里斯汀·卡特

內容簡介

如果你有上述煩惱,那么這本書一定能夠幫助你。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幸福學教授克里斯汀?卡特發現,很多人(包括她自己)都被冗繁的現代生活壓得心煩氣躁,你永遠都有做不完的事,包括工作上以及生活上的各種大大小小的事務。而且,若想把所有任務都完成,那么你的時間、精力又似乎永遠不夠用。到底該怎么辦呢?

卡特教授通過研究和實踐,總結出了她的絕招,幫助我們減輕壓力,達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具體方法包括:適度休息、放聲大笑、適度獎勵自己、學會斷舍離等等。最重要的是,她建議我們培養出堅毅的品格,勇敢地采取行動,用樂觀的心態迎接生活的挑戰。因此,與其愁眉苦臉,試圖將所有的事都做到完美,不如靜下心來,將最重要的事做好。這樣,你才能自如地掌控自己的生活,樂享人生。

引言找到高效工作與美好生活的“甜蜜點”

我們都有自己的“甜蜜點”,在這個狀態下,事事都顯得很順利——我們快樂而自信,與環境中的一切和諧同步,不僅感覺自己才華橫溢,而且相信未來成功在握。這聽起來有點兒神奇,其實不然。

——彼得·布雷格曼

這本書的緣起,便是探索將事事都搞定的可能性。我能否一邊挖掘出工作上的所有潛力,一邊收獲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呢?我能否在盡到父母職責的同時,仍能照顧到自己的需求呢?我能否在不感到壓力沉重和惴惴不安的情況下,依然收獲成功和幸福呢?

我在過去的10年間,對身心的健康和事業的成功展開了研究并已經在這些領域為世界各地的客戶提供了指導,因此,對于取得成功和幸福雙豐收的方法早已了然于胸,但實話實說,在日常生活中,我卻一度難以將自己的方法付諸實踐。5年前的我,是一位身兼三職、壓力極大的單身母親,我的生活也是一團亂麻。沒錯,我們一家人幾乎每晚都能抽空一起共進晚餐,也會談論令自己感恩的事情。從某種層面上來說,我的確將自己宣揚的東西運用在了生活中;但從其他層面上來說,我卻被忙碌的生活縛住了手腳,像上了發條的倉鼠一樣在滾輪上奔跑,生怕有所懈怠。也就是說,我沒在狀態。

我目前的生活就像一口“高壓鍋”。即便是最有天資、最有權勢的人,也難以在無休止的工作和家庭責任中找到所謂的“平衡”,他們面對洪水般的信息和郵件時措手不及,在超常的壓力下捉襟見肘。據稱,能夠在幸福、成功和效率方面火力全開、活力十足的成年人,只占到總人數的17%。

我們來看看下面這段對美國職場人士生活的描述,這是未來主義者兼哲學家薩拉·羅賓森在一篇關于一周40個小時工作制消失的論文中談到的觀點:

如果你現在有幸擁有一份工作,那么你可能正竭盡全力地想要保住飯碗。如果你的上司要求你一周工作50個小時,你便會工作55個小時。如果上司讓你一周工作60個小時,你就會犧牲工作日的晚間和周末的時間工作65個小時。

你很可能已經保持這樣的狀態,幾個月甚至幾年了。這或許占用了你與家人共處的時間,打亂了你的健身和餐飲習慣,還讓你的壓力值飆升,損害你的心理健康。你精疲力竭、渾身酸痛,幾乎被你的伴侶、孩子和狗拋到了腦后。即便如此,你仍不懈怠,因為在你看來,沒日沒夜地工作才是證明你“有熱情”和“有效率”的籌碼,你才有可能在下一輪的裁員中得以幸存。

讓我們看看這些數據:在職場人士中,66%的人表示他們沒能把想要完成的任務都完成;57%的人覺得自己和家人共處的時間不夠;46%的人覺得自己沒有休閑的時間。雖然在100年前我們的先輩需要自己動手洗衣服,但與他們相比,我們的娛樂時間竟然更少了。

羅賓森寫道,奇怪的是,在20世紀的絕大部分時期,許多人都公認:“每周工作超過40個小時

不僅愚蠢、浪費、危險、代價很高,而且是最能顯示管理能力嚴重低下的標志。”

除此之外,100多年來的研究告訴我們:“無論從短期還是長期來看,每周工作40個小時以上,每小時的工作時間對你的效率都是一種削弱。”這可是一句大實話!雖然,幾乎所有人都能從直覺上理解這個道理,但當他們真的聽到這句話時,仍會大吃一驚。

過度疲勞對一個人的健康、幸福以及效率帶來的嚴重后果已是常識,但由于我們的忽視,這些問題已經席卷了千家萬戶。我們用機器洗碗,食物也能送貨上門,這些方式讓生活在許多方面更方便了,但也會讓我們一不小心就工作過度。我們全天都可以通過電話、短信和郵件與同事直接聯絡;我們上班的時間不再從早上8點開始:清晨6點,我們就會關掉手機上的鬧鐘,開始查看昨晚發來的電子郵件。

誠然,新興技術確實能為我們節省許多時間,但這也許并不全是優點,因為我們用來填滿這些“多出來的”時間的方式既不能提高效率,也不能讓我們更幸福。對于這個矛盾,我不但能夠從理性層面理解,還能從感性層面理解,尤其是當我回顧幾年前的生活時更是如此。

無論是擔任育兒和生活導師,還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至善科學中心的社會學家,或是作為主講嘉賓、作家或博主,這些工作我都非常喜愛。然而,單身母親加上身兼三職,生活重擔把我折騰得心力交瘁,說實話,這種生活也讓我常常對自己最愛的人疾言厲色。我仿佛失去了所有休息的時間,無暇坐下來看電影或讀書放松,也從來沒有時間在工作日和朋友見面。每一天的每一分鐘,我不是在回復郵件、完成清單上的事項、開車送孩子,就是在用多任務列表和谷歌日歷安排日程。

隨著事業開始有所起色,我的單身母親的生活也隨之改變,而我的低谷期也出現在這個時段。當時,剛剛搬到一個新城市的我正在開辦一個網上課程平臺,還經常為演講活動四處奔波(還要在離家之前找人照顧孩子)。這種常常在不同時區來回穿梭的生活讓我精疲力竭。

一個秋天的早晨,高燒103華氏度(39.4攝氏度)并患腎臟感染的我因身體脫水被推進了急救室。屋漏偏逢連夜雨,在之后一周的周末,我要在亞特蘭大的一場大型會議上做主講嘉賓。我明白,我沒法完成這次演講了。我滿心希望醫生能堅持留我在醫院住一晚。(你是不是對住院的幻想還不太熟悉?有一位筋疲力盡的女性曾經在卡特里娜·奧爾康博客上寫道:“兒子只有6周大的時候,我就跌跌撞撞地回到了職場。兒子患有疝氣和慢性耳部感染,不夸張地說,我差不多一年都沒能睡好覺。我會幻想自己在上班的路上出一場小車禍,不要太嚴重,只要讓我能在醫院里躺上幾天、睡上一覺就夠了!”)

我知道自己很快就會恢復,我只是勞累了太久。靜脈抗生素生效后,我就寫郵件聯系了大會的組織者。組織者大發雷霆,因為我之前沒有給他們任何提醒,在因病不得不入院治療之前也沒給他們去個電話。他們以后再也不會邀請我了。

我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作為一個追求完美的女強人,讓會議組織者失望于我而言是一件不可容忍的事。

在醫院里的短暫時光激勵我對生活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我最終并沒有在醫院里過夜),并最終促成了這本書的誕生。我能否在生活中重新享受到樂趣和放松呢?這個想法有點兒冒險,就好像想要休閑娛樂就必須放棄事業上的成功一樣。但是,我希望一天中能有足夠的休閑時光,讓我和鄰居聊聊天,和我的狗一起享受玩球的樂趣(而不是一邊扔球一邊打電話處理工作上的事),在周末制作藝術品、讀書放松、和孩子們在一起。我想重十烹飪的興趣,為家人實實在在地做一頓飯,而不是靠加熱速凍食品打發三餐。

我需要重新找回自己,以甜蜜點的狀態生活,而不是像只倉鼠在滾輪上疲于奔命。甜蜜點是運動員在揮舞球棒或球拍時產生最大擊球能量的那個點,運動員雖然在這個狀態下發力最大,但實則最為輕松。我發現,我打網球時如果能用球拍的甜蜜點擊球,那么球就能輕松而有力地飛過球網;而當我用甜蜜點之外的地方擊球時,不僅力量不足,肌肉還會感到些許的緊繃和阻力。沒能用甜蜜點狀態擊球而引起的碰撞或摩擦阻力,我是能夠感覺到的。如果在甜蜜點以外擊球太久,我的身體就很容易出現酸痛的癥狀。

這種情況既會在運動中發生,也會在生活中發生。即便“擊球”很成功,我們也會感覺到因錯失甜蜜點狀態而引起的緊張、壓力和阻力。比如,作為一名年輕的市場營銷經理,我把工作完成得很漂亮,同時也獲得了有挑戰性的項目和多次升職。但是,大企業市場部的工作并不適合我,我無法找到自己的甜蜜點,也無法在這個狀態下工作。我可以擊中球,但從未真正有過游刃有余的感覺,不適合自己的工作總讓我感到緊張、壓力與阻力。

10年之后,我發現自己又一次在甜蜜點之外擊球了,而這一次的原因,并不在于我入錯了行。我熱愛自己的工作,但工作的架構卻出了問題。我是一本暢銷書的作者,還擔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家權威研究中心的執行理事,但在甜蜜點之外擊球讓我精疲力竭,最終損害了我的健康。

我從醫生朋友那里也聽到過類似的故事:他們雖然熱愛本職工作,但在保險公司的壓力之下,偏離甜蜜點的工作方式讓他們叫苦連天。

同樣,作為一位母親,完全偏離甜蜜點的情況也時有發生——當我偏離甜蜜點時,養育孩子的任務會讓我心力交瘁到極點。

在生活或工作中,如果偏離了甜蜜點,我們不僅容易感到疲倦和壓力,同時也難以將自己的潛力完全發揮出來。我們會錯失“心流”的體驗,錯失那種時光靜止、沒有壓力與緊迫感的感受。

運動員如果能達到“動作的最佳狀態”,就能增加以甜蜜點擊球的概率。比如說,高爾夫球選手如果找到了揮桿的節奏,就能用球桿的甜蜜點干凈利落地將球擊出。而我們在找到自己的最佳狀態之后,就能更多地利用甜蜜點帶來的力量游刃有余地來做事。甜蜜點的狀態是可以被感知的,直覺會告訴我們進入這種萬事得心應手的狀態了。

甜蜜點不需要調動顯意識思維,因為潛意識能夠通過身體向我們傳達是否進入了這個狀態。人類的潛意識中存儲的知識量大得驚人,比顯意識中的知識更廣泛。我們的顯意識大腦處理信息的速度為每秒50比特,但潛意識的直覺神經系統的速度則達到了每秒1 100萬比特。50∶ 1 100萬,這其中的差距可不小;這也說明,潛意識無時無刻不在通過身體向我們傳輸有關內外部體驗的信息,只要留心,就能有所察覺。

試著聆聽一下身體現在對你發出的信息,大聲說出一句徹頭徹尾的謊話,最好是當著別人的面說。比如“我的老板在團隊面前羞辱我的時候,我心里特別高興”,或“我很享受患腸胃感冒的滋味”,然后感受一下你的身體會出現什么反應。你或許會微微往后撤身,下巴有些許緊繃,或是輕輕抬高雙肩。當我說出被潛意識厭惡的話時,胃部便會產生輕微的垂墜感。如果太久不去接觸甜蜜點或是違背自己的意愿做事,我的胃部就會疼痛。

現在,你試著把實話大聲說出來,并且注意身體的反應。比如“我愛大海”或是“我很享受寶寶的頭靠在我臉頰上的感覺”,你的身體會出現什么反應呢?當我說出發自內心的實話時,便會激動得連胳膊上的汗毛都能豎起來;如果我在絞盡腦汁地思考問題時突然豁然開朗,便會興奮到流淚。這種眼淚與傷悲和疼痛之淚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不處于甜蜜點的狀態,我們則會一直處于約束和壓力之中。而且我們的身體也會有所感知,例如肩膀酸澀、后背疼痛、胃部翻攪。我們感到的壓力和阻力,與用球拍邊緣或是桿頭與球柄交接處擊中球時的感覺一樣。我們仍然能夠擊中球、贏取顧客或獲得升職,但是緊張感卻無法避免。

在錯誤的技巧上下功夫并不會讓我們達到揮舞高爾夫球桿的最佳狀態;同理,我們也不能使蠻力在家庭或生活中找到甜蜜點。在繁忙時,大多數人會同時處理多項任務或往日程中硬塞更多的事項。然而,這些方法往往會適得其反。比如,我就曾因此而積勞成疾,工作效率、幸福度以及精力也遠遠不及現在。想要找到甜蜜點,我們需要理解自己的思維架構以及放松狀態下的身體狀況。如果能運用順應而非抵逆大腦和身體的方法,我們就能為生活帶來更積極的改變。

對很多人來說,保持最佳狀態意味著將放松的狀態重新帶回生活中。對于所謂的放松或擁有一份較為自在的生活的意義,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解讀。一些人因為想要讓自己的航行更加順暢而找到這本書,他們的大方向沒有問題,卻因波濤洶涌而暈了船;一些人是為了增強自己的創造力和技能而找到這本書,以求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持續拿出最好的表現;還有一些人則是想要變得快樂充實。

若要變得更有效率、更成功,每個人都可以從甜蜜點里挖掘出巨大的力量。同樣,想要獲得幸福,我們也需要甜蜜點帶來的放松與自在。

甜蜜點等式 我再也不想長期處在“戰或逃”的應激狀態下了。我通過實踐檢驗的方法并利用專家們的秘訣閱讀、分析、嘗試、改善了所有的科學研究,目標是打造出一個“甜蜜點等式”,一個能讓我們品嘗到力量和自在滋味的簡單公式。這本書的內容就是針對這個公式的真人實踐——其實真正的實踐并沒有那么復雜。

稍作休整+打開自動駕駛模式+解放自己+培養感情+適當容忍不適=甜蜜點

稍作休整其實是一種增強腦力的方法,讓我們在過度的工作中休息一下,同時把壓力轉化為生產和創新的能量。當我們利用大腦的能力讓其自行運轉的時候,就是將原本想用意志力扛起的重擔交給習慣的力量來承擔。我們釋放自己,不僅能打開快樂之門,實踐起來也比你想象的簡單許多。此外,與他人溝通,增進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能為我們帶來好處。

想要容忍生活中的不適,我們需要具備三項核心的生活技能:(1)竭盡全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從而讓事情由難變易;(2)不隨大熘,勇敢跟著自己的內心和目標走;(3)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有能力重新站起來。

在每一章的末尾,我都會提供一個極簡單的方法來幫大家找到自己的甜蜜點,它能為你提供一件手到擒來的小事,能立刻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加輕松。

這個公式中的每一個組成部分以及本書中的每一個章節,都是在講如何更有活力或如何更加輕松自在。沒有一種方法是在變相地告訴你“喂,放輕松就好”——沒有什么比聽到這句話更讓我緊張的啦!這個公式不需要你在工作和家庭及個人生活中偏重某一個方面,也不需要通過放棄成功來換取快樂,更不需要為了事業上的成功搭上自己的幸福(在這一點上,我就是活生生的例證)。輕松和自在會讓我們成為更好的父母、朋友、領導、員工、醫師、活動家、藝術家以及同事;找到自己的最佳狀態,會讓我們變得更有創意、更加智慧和慈愛,并在各個領域取得更多成果。

我們的生活就像一組相互嚙合、大小不一的齒輪,無論是離婚、結婚、搬家,還是辭職,我們往往會通過轉動這些大的齒輪來試著為生活帶來起色。有的時候,對這些大的齒輪進行轉動的確很有必要,但這必定要花費很大力氣。而本書講的是如何轉動小的齒輪,也就是那些相比之下較易轉動的部件。由于所有的齒輪都是彼此嚙合著的,因此,當我們轉動較小齒輪的時候,大的齒輪也會毫不費力地隨之動起來。

我們也可以這樣來看這個問題:“最小有效劑不難想象,在生活和工作中出現的改變不僅給我帶來了快樂,也帶來了壓力。在一個由兩個家庭合并成的新家庭做繼母,孩子從兩個增加到四個,這些自然也就帶來了額外的混亂和諸多挑戰。另外,我還搬了家,這讓我每周的通勤時間增加了5個小時。

之前幾年,我一直在對小的齒輪進行微調,還會利用綿薄的力量自我武裝。如此一來,我將大腦重新設定到了快樂與持續高效的模式,在幸福、效率和智慧上都獲得了大豐收。我將身體中曾被壓力榨干的精力進行了重新分配,用在那些讓我煥然一新而非精疲力竭的活動、習慣以及行為上,從而為我的成功、健康以及幸福奠定了基礎。

現在的我已經有能力在不增加曾讓我筋疲力盡的壓力的同時培養健康的習慣。例如,我會時刻保持廚房整潔,而不是任由臟盤子越積越多。這件事并非僅靠意愿就能做成,因為我其實是個邋遢鬼。只要掌握方法,你也可以通過規劃將更多的力量與自在注入生活。

從根本上來講,之所以能重塑自己的生活,是因為我明白一切都是充足的:時間、金錢、愛情,還有我的本性。慈善家林恩·特威斯特稱之為“充足模式”。

充足并不指任何事物的數量,不是指離貧窮兩步之差或離富足一步之遙,也不是衡量勉強夠或綽綽有余的標尺。充足和數量一點也不沾邊,這是一種體驗,一種我們創造出來的環境、一種宣言、一種對世間萬事和我們自身足夠的認知。

同樣,你也可以站在充足的角度來面對生活,學著在充裕的時間、金錢、情感以及一切你渴望的東西之中生活。在物質富裕但精神貧瘠的文化中我們常常忘了享受生活,從人生中找到意義,而這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就像瑪麗·奧利弗曾經寫道:“難道萬物不都轉瞬即逝終將消亡嗎?告訴我,你愿怎樣度過你自由而寶貴的一生?”

是啊,你將如何利用你自由而寶貴的一生呢?我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甜蜜點,找到那個讓你充滿活力、輕松自在的狀態。量”(MED)是指藥物能夠對身心健康起到顯著臨床效果的最小使用劑量。無論是睡眠、冥想、寫博客的頻率、查看郵件、學校的義工工作、作業輔導、約會,還是與孩子共度寶貴時光、做家務,我都需要為生活中的一切事情找到一個最小有效劑量,因為更多并不一定代表更好。如果我們急功近利地讓自己的精神和身體負荷超出“最大耐受劑量”,事情就會走向反面,某項活動(或藥劑)的性質就會由好變壞、由積極影響轉為消極影響。

在那天因嚴重感染入院后,我的生活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改變了自己的工作架構,再次步入婚姻殿堂,在家里患有糖尿病的15歲的狗狗去世后又收養了一只小狗,我的孩子們升入了中學,我也成為丈夫與前妻所生的兩個孩子的繼母。然而,新工作、新丈夫、新狗狗、孩子的成長或是成為繼母都不是生活劇變的源頭,實際上,這些結構上的改變幾乎都是在我重新找到最佳狀態之后才出現的。

不難想象,在生活和工作中出現的改變不僅給我帶來了快樂,也帶來了壓力。在一個由兩個家庭合并成的新家庭做繼母,孩子從兩個增加到四個,這些自然也就帶來了額外的混亂和諸多挑戰。另外,我還搬了家,這讓我每周的通勤時間增加了5個小時。

之前幾年,我一直在對小的齒輪進行微調,還會利用綿薄的力量自我武裝。如此一來,我將大腦重新設定到了快樂與持續高效的模式,在幸福、效率和智慧上都獲得了大豐收。我將身體中曾被壓力榨干的精力進行了重新分配,用在那些讓我煥然一新而非精疲力竭的活動、習慣以及行為上,從而為我的成功、健康以及幸福奠定了基礎。

現在的我已經有能力在不增加曾讓我筋疲力盡的壓力的同時培養健康的習慣。例如,我會時刻保持廚房整潔,而不是任由臟盤子越積越多。這件事并非僅靠意愿就能做成,因為我其實是個邋遢鬼。只要掌握方法,你也可以通過規劃將更多的力量與自在注入生活。

從根本上來講,之所以能重塑自己的生活,是因為我明白一切都是充足的:時間、金錢、愛情,還有我的本性。慈善家林恩·特威斯特稱之為“充足模式”。

充足并不指任何事物的數量,不是指離貧窮兩步之差或離富足一步之遙,也不是衡量勉強夠或綽綽有余的標尺。充足和數量一點也不沾邊,這是一種體驗,一種我們創造出來的環境、一種宣言、一種對世間萬事和我們自身足夠的認知。

同樣,你也可以站在充足的角度來面對生活,學著在充裕的時間、金錢、情感以及一切你渴望的東西之中生活。在物質富裕但精神貧瘠的文化中我們常常忘了享受生活,從人生中找到意義,而這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就像瑪麗·奧利弗曾經寫道:“難道萬物不都轉瞬即逝終將消亡嗎?告訴我,你愿怎樣度過你自由而寶貴的一生?”

是啊,你將如何利用你自由而寶貴的一生呢?我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甜蜜點,找到那個讓你充滿活力、輕松自在的狀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797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79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628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42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44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48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40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85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17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602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94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316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45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18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71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14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50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談話是門技術活, 如何好好地談話更是門藝術活。 尤其是跟不同性格的人談話, 如果掌握不好他們的性格按鈕, 說出的話...
    遙遠的救世主T閱讀 255評論 0 0
  • GradientTabStrip 繼承自BaseTabStrip,實現微信式漸變底部Tab效果,為ViewPage...
    AlexMofer閱讀 403評論 0 0
  • 第一次去成都找我閨蜜玩 她深知別人是一次說走就走而到我這是說丟就丟的旅行 于是她很貼心地圖文并茂,詳細地給我寫好了...
    四空皆大閱讀 175評論 0 0
  • 每個人都有不顧一切 拋棄所有的狂奔的時光 要么它已經過去 要么尚未到來 或許我們到達了終點 或許我們沒有 總是如身...
    最可愛的靖靖閱讀 196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