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王總給華子發微信:“明天李董要來,航班12345,你準備一下。”華子迅速回復“收到”(好的)。職場上多么平常的一種回復啊。
王總扭頭對總監說,華子這小子,以后還要多敲打敲打。
領導發個破微信,怎么還有這么多破事?職場不好混啊,回個微信還有“潛規則”嗎?
為什么領導要敲打敲打華子呢?在領導看來,回復“收到”或“好的”,都要減分。情節嚴重的,領導認為你不成熟,繼續再培養再觀察。
那么,到底應該怎么回復,才能不扣分,加分帶節奏呢?
從華子角度來看,回復“收到”或“好的”,意思就是:我收到指令了,我會照辦。
從領導角度來看,看到“收到”或“好的”,感覺你就像對他說,“好了,我知道了。”領導隱隱感到不快,這種“語氣”有點不禮貌,冒犯領導的“小感受”了。
同時,領導也感覺下屬有點輕描淡寫的味道,心想:“李董來,這么重要的事情,我可以舉重若輕,你怎么可以輕描淡寫呢?”
瞧瞧,一個“好的”誘發的職場翻車現場。在領導看來,華子的語氣有點“當大爺”之嫌了。其實,真的冤枉華子了,大好前途的優秀青年,卻被領導想敲打敲打。
你肯定會說,職場火鍋,別把職場文化搞得這么神秘、這么壓抑好不好?別講大道理了,誰也不想被敲打,到底應該怎么回復比較好呢?主要分為這三種:
【一】收到領導安排性的微信。
比如,領導發微信,“李董明天乘坐12345航班要來。”你作為接待人員,這樣回復是不是讓領導更舒服更放心一些呢?“王總:收到。我馬上制定一個接待方案,當面向您匯報。”
收到,表示接受指令;制定方案,表態立即執行;當面匯報,表示行動措施需要領導確認。接受、表態、行動“三個要素”都齊全了,領導是不是感到有種“放心”的感覺呢。
多敲十秒鐘,加分帶節奏。十秒鐘,買不來吃虧,買不到上當,何樂而不為呢?
【二】收到領導通知性的微信。
比如,領導發微信,“下午2點在803開會。”這是通知性的微信,很多職場人往往都回復“好的”或“收到”。是不是給人心不在焉、懶懶應付的感覺呢。
壞了,又刺激領導“小心臟”了。
如果這樣回復呢?“收到。按時參加,已準備好方案。”你看,傳遞的信息就明確多了。
如果只回一個“收到”,只是表明你收到了通知,去不去呢?領導心里沒底。是不是準備好了會議材料,領導心里沒數。
你這樣回復,把領導的“小顧慮”一掃光。領導在心里,默默給你加了10分呢。
【三】收到領導延伸性的微信。
比如,領導發微信,“我明天上午要用會議材料。”這是延伸性的要求,很多職場小白回復“收到”,給領導一種你在傻傻地回應“哦”的感覺,領導不敲打你才怪呢。
成熟的職場人一般這么回復,“收到。我馬上準備,晚上8點前發您郵箱,請您確認。如有改動,請您隨時聯系我。修改定稿會在明早8:00放您桌上。”
是不是給領導一種“雷厲風行又井井有條”的感覺呢?領導給你加分的心都擋不住了。
?*Um.?0?n?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