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點去接兒子,等到所有的學生都出來后,還是不見兒子的蹤影,我就著急了,問了等在外面和我一樣的爸媽,也是一臉懵。趕緊看群,原來是他們班在上英語公開課,要錄像,力求完美的情況下,重復了一遍又一遍。
四十分鐘過去了,盡管我著急,還是得等。就和旁邊的媽媽們聊起來,從孩子的學習習慣,作業,考試,最后就說到了作文。
一位媽媽說自己的女兒作文真叫人愁,她爸從早上班到晚,完全顧不到家里,自己只上過小學,除了簡單的數學和語文題,作文指導無法下手,只能讓孩子自己寫,也不知道用啥方法,每次女兒的作文都是實在逃不過去了,才硬憋出那么一點字出來,火大。家里還有個小女兒要帶,忙死了,經常焦慮的不行。
另一位媽媽也感慨,孩子的綜合成績還不錯,可就是每次作文拖了后腿,平時還能寫出來,可一旦考試有時間限制,就完全沒轍了,為了作文這事,買了好幾本書,還陪著他一起讀,摘抄做筆記,還是沒有進展啊,真愁。
另一位爸爸插話了,可不是嘛,媽媽們有啥好方法嗎?
相信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都遇到過為孩子作文發愁的階段吧。
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分為很多文體,小學時以記敘文居多。
我自己也經歷過現在孩子們經歷的那個階段,老師讓寫就是寫不出來,就像記流水賬一樣,空洞無物。幸運的是,現在孩子們有了閱讀的培養,家長和老師的啟發和引導,相對來說,要好很多了。所以對于孩子想要寫好作文,家長還是要參考以下5點:
1.閱讀是基礎
“閱讀是輸入,寫作是輸出”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愛上閱讀的習慣,營造閱讀的氛圍,根據他的閱讀理解來逐步添加書籍,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看法,也是一種提高,有興趣了就會自己輸出。
2.觀察生活
很多家長會送孩子去作文班,通過老師講解的方法,從短期來看,確實可以提高作文成績,但這種太功利化了,如果后期可以多引導孩子觀察生活中點滴,從學校生活,家庭生活作為切入點,不但可以積累更多的素材,還更有趣味性。堅持一段時間,孩子就會愛上了。
3.家庭游戲
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寓教于樂,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學到的東西更容易記住,我和孩子爸在家就經常和孩子玩一些成語,句子練習的游戲。如:句子擴寫:短句變長句,用關鍵詞造句,成語接龍,時間長了,兒子也要自己出題,我們一起玩,等到寫作文時,總是會寫出讓我們覺得很有趣,又很有新意的句子。老師讓經常讓作為范文呢,這大大增強了孩子寫作文的信心。
4.寫作文前先打草稿
孩子寫作文不像我們成人可以在電腦或者手機上寫,修改很方便,盡管孩子寫字寫多了,手會很辛苦,但是還是要先打草稿,這樣有兩個好處,一個避免到時無法修改,另外也可以幫助孩子梳理寫作時的思路。
5.列提綱
二年級開始寫日記,后來慢慢寫作文,一開始是想到什么寫什么,也不在意提綱要,希望愛上寫作,培養興趣,不局限于條條框框。后來發覺寫著寫著沒有思路了,不知道該寫啥了,就問他要不要試著列提綱再寫,等他自己嘗到甜頭后,就主動會自己列提綱了。
在我的心里,寫作一直都是很重要的事,需要用到的方面太多了,只不過自媒體的到來,更加凸顯了這件事的厲害,那么我們知道了,何不從小時候開始培養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