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L先生今年30歲了,還在暗戀一個人。
看到這句話你肯定會翻個白眼,然后在心里嘀咕一句:“都30歲了,還暗戀個鬼啊!”
反正我當初聽說他暗戀一個姑娘,手足無措不知道怎么向女神表白的時候,就是這種反應。
他和她是在一次公益活動中認識的。
L先生所在的公司和一家慈善機構聯合推出了一個關愛孤兒的活動,姑娘是那家慈善機構的行政文員,有很多工作細節需要跟L先生對接,彼此互加了微信。
見面的第一天,L先生對姑娘的印象,只是勉強能將人物和名字對上號;第二天有一個戶外拓展,為了讓孩子們和志愿者更快熟絡起來,一幫大人也樂呵呵的加入到孩子群里玩游戲。
L先生起身伸懶腰的時候,發現了和孩子們玩的不亦樂乎的姑娘,她的笑容干凈、純真,L先生看的愣了神兒,活動也在他撲通撲通的心跳聲中落下了帷幕。
姑娘后來再也沒到L先生所在的城市做活動,彼此間的聯系頂多就是偶爾在朋友圈里點個贊。
L先生性格內向,不敢主動聯系,也不知道怎么用電話、微信和姑娘溝通。他知道這樣下去肯定不行,干脆辭了職,忐忐忑忑、風塵仆仆奔赴姑娘所在的城市,去了才知道姑娘早在他之前就辭職回了老家。
他暗自思忖良久,卻終究沒找到合適的借口去她所在的小城工作,鼓起勇氣相處看看。
L先生把這件事告訴身邊的朋友,一大幫人七嘴八舌,討論來討論去不過是讓他鼓起勇氣表白看看。他斬釘截鐵說絕不可能用電話或者微信去表白,太不正式,直接了當跑到小城當面去表白,又怕嚇著姑娘,打擾了她那干凈純真的笑容。
和姑娘聊天的時候,他小心翼翼的試探了一下,姑娘半開玩笑的回復,但言語間的態度明確:只當他是普通朋友。
想了很久之后他決定忍痛放棄,但依然會默默關心姑娘的一舉一動,偶爾還聊聊天,開幾句無關痛癢的玩笑。他說:我對愛從來都沒有辦法義無反顧,但是在感情的世界里,多一點珍惜,多一點理性,多一點責任,多一點平淡,總歸是沒什么壞處吧。
?two?
姑娘是我大學時候隔壁班的女同學,樂觀開朗,為人處世很是不錯;喜歡攝影,大體上可以算是個小文青,而且有兩個甜甜的小酒窩,笑起來很可愛。
他問我,憑我對姑娘的了解,是應該放棄還是鼓起勇氣去表白。
我說:喜歡就勇敢表白啊,大不了就是被拒絕嘛!后來覺得這話說的挺不感同身受的,立馬笑著支吾了一句“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
L先生看了一眼我,笑了笑說:
我們十幾歲的時候暗戀一個人,會偷偷在日記里記下關于他的一切,給他整理書桌,買早餐,天氣炎熱就買冰鎮飲料,冬季寒冷的時候準備好一大疊暖寶寶,他打籃球崴了腳你比誰都心疼,眼淚啪嗒嗒往下掉......
二十幾歲的時候暗戀一個人,會竭盡全力幫她做好所有的事情,她失戀了說要遠離過去,你給她租好房子,買好家具,陪她去旅行、買醉,心甘情愿做備胎;她被人欺負受委屈,你恨不得分分鐘找到那人,見面二話不說就抽他丫的......
但到了30歲,就不能那么任性了,你得承擔起責任,養家糊口、照顧父母,或者順著長輩們的心愿結婚生子。有了喜歡的人,你會怕表白時被對方拒絕;如果對方同意了,又會小心翼翼,戰戰兢兢思考自己是否能帶給她幸福......
噼里啪啦一通話,說的我熱淚盈眶,但想了一下,還是覺得不對。
世界有60多億人口 兩個人相遇的概率都只有0.00487,更不用說遇見你喜歡的那個人了。
我們好像越長大,越缺乏愛的勇氣:相愛的總是忐忑,怕自己做的不夠好,不能給對方幸福;暗戀的總是猶豫,怕自己魯莽表白了,打擾對方的生活。但愛最怕的就是沉默。太多的人,以為愛到深處是無言。其實,愛是很難描述的一種情感,需要詳盡的表達和傳遞。
遇見喜歡的人,一定要膽大心細臉皮厚:主動和TA打招呼,多說點兒話,有機會就勇敢去表白;被拒絕了,找找原因,勇敢、自信的重頭再來。他渴了,你就給他遞杯水;她逛街走累了,你就陪著她去旁邊的咖啡廳休息......畢竟遇到喜歡的人那么不容易,怎么能輕易就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