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微話題“papi醬跑了”火了,開始我還以為她卷錢“跑了”,點進去才發現,這是她為某運動品牌代言的視頻廣告。
習慣了風趣搞怪的papi, 突然看到這個嚴肅又文藝的papi,我反而有點不適應。在視頻里,papi給未來的自己寫了一封信,告訴自己不要放棄,要對世界保持好奇,因為生活就是尋找自己的過程。在不知道要去哪里,不知道還有多遠時,只管跑就是了。
明知道這是一則廣告,而且散發著濃濃的雞湯味兒,我還是從頭到尾看了好幾遍,因為里面的一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生活就是尋找自己的過程, 未來是什么樣,交給未來的自己回答。”
不斷地尋找自己,然后不斷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這不正是李開復博士在《做最好的自己》書中反復強調的道理嗎?
在這個快速、浮躁的社會,人人都渴望成功,大家都你追我趕,生怕被落下。但仔細想想,大部分人追求的,只不過是成績、財富、地位、權利和名利等一元化的成功罷了。很多人卻忘了問自己:成功就只有這一種嗎?每個人都追逐的這種成功,能讓自己體會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嗎?
能,就去追求;不能,那為什么不能選擇自己的成功呢?與其裹挾在追逐成功的浩蕩大軍里茫然前行,還不如靜下心來,尋找自己的價值和興趣。
然后我們可能就會發現,除了一元化的成功,還有其他很多成功的方式: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快樂、充實、有意義是成功,給家人快樂和幸福是成功,廣交朋友是成功,能對他人有所幫助也是成功。慢慢地,我們就主動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成功道路。
但是,在通往做最好的自己的路上,我們肯定會背負很多壓力,或走入一些誤區。有時看不清腳下的路,有時不知道盡頭在哪里,很多時候因為此時的黑暗,而忘記了遠方的光明。
未知不足為懼,堅持和自己比,會幫我們屏蔽掉外界的嘈雜。我想起了劉翔曾經給另一個運動品牌做的廣告,在視頻里,他自己跟自己抬杠、死磕,自己非要超越自己,他說著“我知道我行的,我能突破我們的記錄”,然后再次走到起點,重新出發。
就像papi說的,在不知道要去哪里,不知道還有多遠時,只管跑就是了。未來是什么樣,交給未來的自己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