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上的星星,有自己的軌跡和美好。
每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天賦,重要的是我們為人父母如何的去發現?
主題:
戲劇,音樂,舞蹈和繪畫培養了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這些活動還通過探索和發現幫助幼兒發展自己的感官。他們讓幼兒表達他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以及他們在這個世界的位置。
孩子們可以使用創造性的戲劇來表達他們的感受。他們可能并不總能說出他們為什么會感到憤怒,沮喪,高興或害怕。但在一個令人鼓舞的環境中,他們可以運用藝術活動和經驗,用油漆,色彩,動作,啞劇,戲劇性姿態,唱歌或跳舞來表達這些感受
現在的父母都特別重視孩子的藝術培養,但是在這部電影中,學習才是最重要的。
事實上,孩子們需要通過創造性的發揮來探索和表達自己。創意游戲讓他們嘗試不同的想法和做事方式。過程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最終的結果。
知識就是力量,學習改變一生等心靈雞湯般的名言從小就灌輸在孩子的腦海里,各種繁重的作業和高壓排滿的補習班在硬性提高孩子成績的同時,也抹殺了孩子內心的向往。這是一個有自己軌跡的故事。
小男孩只有八歲,天性頑皮的他喜歡繪畫,不喜歡那些一看就發昏的文字和試卷。他時常曠課,作業做得很差,還請求自己的哥哥欺騙老師。他有一個還算美滿的家庭,嚴厲的父母,成績優秀穩拿班級第一名的哥哥,以及調皮搗蛋的自己。如果沒有偶然間父母發現自己的假假條,沒有老師的小報告,那么他的人生會一直如此下去,八歲的他眼中的世界是五光十色,豐富十足的??上КF在他要被父母送進寄宿學校,一個壓抑的如同囚籠般的學校,他眼中的世界變了,如同被束縛了起來。
作業寫得差,課堂上回答問題錯誤都要受到老師的責罰以及同學們的嘲笑,因為在他們眼里男孩的表現如同一個白癡。男孩變得沉默寡言,變得抑郁,變得抵觸他人,就連自己的父母也不愿多見,而學校新來的一個美術老師的出現,卻重新把男孩帶回了原有的向往的軌跡。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老師,出場方式與眾不同,教育方式與眾不同,就連說話也是與眾不同,能引起班里眾多孩子們的共鳴,當然除了男孩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隨著老師與男孩接觸時間的增加,這個老師發現了男孩的問題。男孩不是不想學,而是患上了一種看文字就頭暈的病,文字在他眼里是顛倒的。老師開始鼓勵男孩,勸說他的父母和校長,并且發現了男孩的天賦,并因此舉辦了一場全校范圍的繪畫比賽,男孩得到了第一。
這是死板的殘酷的教育方式,孩子不是模具,即使世界認知薄弱,但不應該強行塑造,而應該具有引導性的開發行的進行雕琢。孩子就如同一塊璞玉,需要的是細心的雕琢,而不是按照自己想要的模樣進行塑造。只有八歲年紀的男孩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向往,這個世界的色彩是豐滿的具有探索性的,小男孩手下的畫筆正是對世界的描繪,自己內心的世界。
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空白的畫紙,是夜空中繁多美麗的星,父母和老師對孩子的教育是引導填充的畫筆,而每個孩子也有自己的軌跡和向往。父母應該做的,不是去抹殺孩子的天性,改變他們人生的軌跡,需要做的只是一個引導,一個美好天性的釋放,一個人生路上的糾正。孩子最初看待世界的色彩是五彩斑斕而又駁雜的,身為父母需要做的只是幫助孩子剔除繁重的色彩。
結束語:
? ? ?我是磐石,也是一顆生長在磐石上的百合,愿意與你一起分享在教育孩子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