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周有一天放學去接孩子放學,發現孩子不在老師帶領的隊伍中,詢問老師,老師冷冷的回答“因為作業被留下了!”也許是老師冷漠的態度,也許是作業這件事本身帶給我的感受,我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很煩躁。
? ? ? 停下來覺察情緒的時候,我發現我有一個模式就是別人對我冷漠我就覺得自己不夠好,好像又回到了小時候爸爸冷著臉指責我的感受中……同時還有一個感受:自己修習接納力這么久了怎么孩子還是依然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是不是自己放手作業的方式不恰當?覺察到這一切我在心里共情自己:別人態度不好不是你的錯,孩子作業完成不好也不是你的錯,這一切都不是你的錯!你只需要篤定做自己!
? ? ? 當能夠讓自己的心安定下來以后,就在進教室前迅速給自己做了一個定向:無論老師說什么只傾聽共情她,并且盡量做到不站在她的角度上指責批評孩子!而是和孩子站在一起看看怎么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在老師當著我的面說孩子的問題時,我能夠很坦然的接受并和孩子一起保證今后一定要認真對待課業問題。
? ? ? 回到家以后我又及時關注了孩子的感受,詢問他老師那樣說他的感受是什么?當孩子如實表達了他的感受以后,我表示理解并告訴他,我也有類似的情緒體驗。我陪著他和他一起讓情緒靜靜流淌,孩子也很快恢復了平靜回到心安的狀態。
? ? ? 共情可以迅速地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聯結,讓人放下防備、坦然的接受和面對所發生的一切。共情到自己內心的感受,就更能理解和懂得孩子內心的感受,能夠更加體察和了解孩子的不易!共情可以在親子之間、人與人之間搭建起互相感應和理解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