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天,她們會擦干自己所有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
故事發(fā)生在滄城,云南一座真實存在的小城,曾經(jīng)的滇西北糧倉、茶馬古道重鎮(zhèn)。
作者從自己的視角,以七十多歲的仙婆子之死,引出了一段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偏遠小城發(fā)生的故事。
經(jīng)歷過許多痛苦艱難存活下來的仙婆婆水仙、一輩子不嫁人而錯過姻緣的齋姑娘表爺爺、為了家庭生計獨自走馬幫的女趕馬金鳳……。
生存和生活的艱難困苦就像一幅幅畫卷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帶動著讀者的情緒,時而悲泣、時而憤怒、時而寬慰,直到最后,這些主角都離開了人世。
如果說余華的《活著》是富貴一家作為個體代表在時代命運中的掙扎,那《滄城》描寫的是女性這個群體在時代命運中的艱難掙扎?!稖娉恰芬矝]有《活著》那般殘忍、那般絕望,展現(xiàn)的是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努力生存的生態(tài)。
故事以第三人的視角寫的好處是,主角的心理活動少,這樣不會過于刺激到讀者,否則,要多準備幾張紙巾。
一、 活下去,是最重要的!
在故事的年代里,活下去便是第一件事,活下去便有希望。
仙婆婆一家被土匪抓走,父親和妹妹慘死在土匪的蹂躪和壓榨之下。她也想死,但她覺得這一切都是天意。是天意想讓她活,所以她得活著,所以她要去學著活下去。
活下去,成為了她的目標。怎么活?去跟野獸學生存,去跟自然學生存。
父親教仙婆婆跟動物學活著,他說:“無論是老虎狗熊,還是鳥雀雞犬,所有的動物,都曉得天地恩慈,不消哪個去教,就認得哪些草有毒,哪些草是藥。你看那些動物病了,自己也曉得去找藥來吃,而人病了,非得跟著動物學不可?!?/p>
仙婆婆學到了,并且因此感知了生命,她能聽到野獸的說話。她覺得活下去也沒有那么難了。
此后,無論是讓她漫山遍野地放羊,還是饑餓,或是做牙子被糟蹋等等,在她看來,一切都不過是天意。是天意讓她這樣做,是天意讓她不那樣做。
仙婆婆失去了自己的感官和感知,反而能更好地活下去。
但她心里也有一個曾經(jīng)溫暖過她的人——陳敬先,這個坐懷不亂的讀書人,給了她三天的溫暖,這三天,卻足于讓她銘記一輩子。
過去的記憶沒有用,以后的事情她管不了。只能先活著。
仙婆婆被解救出來后,成了一個算命人,人們用憐憫的眼光看著她,這個被強奸、被虐待卻依然存活下來的女人,這個瘦骨嶙峋不像人樣的女人,對她的情感是又怕又敬又鄙夷。
但仙婆子無所謂,她并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因為至少活下來了,這一切都是天意,她在心理都接受了。
往后的歲月里,但凡有人需要寬慰,她便揭開自己的傷疤,讓他人覺得原來這世上還比你慘得多的人,人家不也照樣活著嗎?那其他人的這點傷痛算得了什么,于是來尋求安慰的人,便在淚眼婆娑之中又快活了。
各人命數(shù)不同。我們無法真正體會他人走過的路、經(jīng)歷的痛苦或內(nèi)心的掙扎。有些人的生存本身就是一場漫長的抗爭,他們的每一個選擇背后可能都有我們難以想象的重量。
不求理解,學著尊重!
二、 放下執(zhí)念,脫開枷鎖!
金鳳,趕馬幫的女兒,沒念過書,知道的是怎么養(yǎng)馬,怎么生活,她并不懂得風花雪月。但她卻愛上了書生陳敬先,這愛卻賠上了她的一生。
書生嫌金鳳是商人之家,重利輕別離。但往往最是涼薄讀書人。
金鳳開開心心地嫁給了陳敬先,生了兩個女兒。陳敬先被抓走勞改,金鳳撐起了整個家。為了養(yǎng)家,她做了不辭辛勞獨自行走在漫漫長路中的女趕馬,長久奔波的生活,讓她已經(jīng)不像一個女人。
然而陳敬先這個渣男在干什么?他在給水仙(仙婆婆)寫信寄糧票喊卿卿訴思情。(當然,在閱讀這本書時,對水仙也是無法恨起來的,因為她經(jīng)歷的苦難太多了)。
陳敬先寄給家里的信,從沒有一句提及金鳳,這是對金鳳懷有多大的恨意。每次金鳳興奮地接過信,興奮地找陳敬先父親讀信,到最后總是一次次的失望。
在《一句頂一萬句》中:不愛說話和沒話說是兩回事。不愛說話是心里還有話,沒話說是干脆什么都沒有了。愛不愛說話,原來也看跟誰在一起。
人與人之間的緣份,都在那里了。有些人聊不到半句,有些人卻情意綿綿。
話都不想跟你說,金鳳只有撒潑,只有罵,這樣她心里才舒服一些。
而陳敬先為什么又不離開金鳳,與水仙結(jié)婚,他甚至提都沒有提離婚這件事。
在他心里,水仙就像白月光,雖然她是有污點的白月光,但是與他心靈相通的人,能與他聽風聽雨聞花說愁的人。而金鳳卻是真正過日子的人。他一個都不愿意舍棄。
這是不是男人的通???家里紅旗不倒,家外彩旗飄飄。就像紅樓夢里的賈璉、蝸居里的宋思明、三十而已里的許幻山。以為一切都盡在掌握。
金鳳其實早就知道了他們的事,她把陳敬先寫給水仙的信都拆了聽了,聽著聽著,她覺得這就是陳敬先寫給自己的信,守著這樣騙人的信念活著。
金鳳這個火爆的脾氣,她為什么隱忍不發(fā)?她是個粗野的人,但她也是個心細的人。她知道自己鬧開了,她就會失去陳敬先,這是她最不愿意的。
于是,她去會了會水仙,聊過之后,便又覺得她也是可憐之人。而水仙說自己不過是個妓女,他們之間就是交易。金鳳便滿足了,覺得自己贏了。但那些陳敬先送給水仙的石頭,一塊塊的,像一把把利劍刺著她的心。
陳敬先臨死之前,還想著要見水仙最后一面。這一次,金鳳沒有幫他實現(xiàn)。
他死后,金鳳忽然就覺醒了。她找政府幫她和已經(jīng)死了的丈夫離婚,她不愿意再與他合葬一起,下輩子,她不想再跟他有什么瓜葛和糾纏,這是多么痛的領(lǐng)悟。
這么多年,她被困在這愛的執(zhí)念之中,痛苦地自欺欺人地活著。愛的執(zhí)念,讓她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尊嚴,失去了一生的快樂。
對愛的執(zhí)念,在看清真相后,有人選擇自我救贖,有人選擇自我毀滅。
霸王別姬里的程蝶衣,他的愛本就不能為世俗接受,而他根本無法放下執(zhí)念,只有選擇極端的方式結(jié)束自己,悲劇的結(jié)局令人唏噓,也令人銘記。
飄的女主人公斯佳麗,一直以為自己癡愛著艾希禮,忽視了一直愛著她幫助她的白瑞德,直到最后白瑞德的離開,她才明白自己真正的感情。
愛的執(zhí)念,是一把雙刃劍。你握得越緊,受的傷越深,刺痛了對方,也刺傷了自己,換來的是漸行漸遠的心。
如果,遇有執(zhí)念無法過去,那先看第一條:活下去。
三、不敢面對恐懼,那就隨心而定吧!
表爺爺是個齋女子,齋女子一輩子吃齋念佛,不嫁人。
表爺爺為什么要當齋女子。是因為她對成親生子的恐懼。
她從小看著母親不是在懷孕,就是在生產(chǎn),最后她像一頭發(fā)瘟病的牲畜,大出血、破裂(這一段的描寫,不能形容,還是看原著領(lǐng)會吧)。那時候的農(nóng)村女人,只要能生,哪個不是如此呢?七個八個的比比皆是。女人,不是在生孩子,就是在生孩子的路上,還要承擔農(nóng)活、家里的活。
后來,表爺爺救了一個小皮匠。小皮匠死心塌地地愛上了表爺爺,但表爺爺?shù)K于世俗的眼光和內(nèi)心的恐懼,她堅持要做齋女子,趕走了小皮匠。解放后,很多人來勸說,讓她從俗,她堅決不肯。
這便是她的選擇,她的堅持。
有些恐懼是我們不敢觸及的痛苦,那為什么要去用世俗的眼光去定義呢。別人的人生里,是我們未經(jīng)歷過的,不作評定,只有尊重!
三個女人,兩個獨自生活,一個沒有得到過愛,都是在絕境中掙扎,然后開出自己人生獨特的花,這便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