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工學院包裝工程張志森 潮聲文學社? ? ? ? ?QQ :1853121134
除夕夜晚,歡鬧籠罩著璀璨燈火,年夜飯的香氣彌漫在廚房。餐桌上,吃著母親包的水餃,喝著母親煲的魚湯,電視上春晚的歡騰也敵不過一家人圍繞在一起暢聊著閑事和過往。
十幾年來,在母親的呵護下我漸漸地成長。自打我記事起,我們就在這座小縣城不停地“流浪”。等我上了高二,我們才終于有了這個溫馨的小房。從一無所有到今天的幸福安康,這一切的發展都來自母親的勤勞和倔強。在我眼中,沒有母親不能做的事情,沒有母親不會做的事情,也沒有母親不敢做的事情。
四歲那年,為了給我們提供更好的教學環境,父母兩人帶著我和姐姐從五十里之外的鄉村搬到了縣城。在一處矮小的平房,一個柜子一張床,一張桌子一衣箱,那些都是母親的嫁妝,房間里剩下就只有厚重的水泥墻。母親后來告訴我說,一次她帶著我走在馬路上,遠處飄來了股股烤地瓜的清香,我停住了腳步,抓住媽媽的手說“媽媽,我餓了。”但母親只能從布袋里拿出出門前準備的干糧,望著我眼神的渴望,淚水流過了她的臉龐。回到家母親和父親決定一定要找份工作,撐起這個家的脊梁。
小縣城是手套之鄉,母親就在別人的推薦下進入了手套廠。為了更好地照顧我們,母親和老板商量在家里工作。老板看中了母親之前會做服裝的功底,同意了母親的請求,從此之后深夜里就始終亮著一處微弱的燈光。她彎著腰,駝著背,低著頭,瞇著眼,縫紉機在靜靜地轟轟作響。母親弱小的身軀承受著生活全部的重量,每天都幾乎保持同一個姿勢,久而久之母親的身上落下了各種癥狀。有一天凌晨三點我從噩夢中醒來,驚魂未定的我一直叫著母親,母親聽到后趕快放下工作,卻在匆忙之中不小心被纏連的線繩絆倒,摔傷了母親的肩膀。母親強忍疼痛來到床旁,輕輕用雙手撫摸著我讓我再一次安心進入夢鄉。
到了上學的年紀,而在普通家庭都能拿得起的學費在我們看來是如此高昂。母親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讓我直接上一年級。在校長面前苦苦哀求下,母親終于獲得了校長的同意。但沒有幼兒園的教育讓我對很多東西都難以理解,連最基本的拼讀漢字都成了最大的困難。母親就擔任了另一個職責,她變成了我的老師,每天在我放學回家就教我如何讀漢字,如何背古詩。她用粉筆將一道道數學題寫在水泥地上,寫在承重墻上,睡覺之前也要看著那一面密密麻麻的墻。在母親的不懈努力下我從一年級的倒數第一上升到初一的名列前茅。雖然過程很漫長,但在母親看來,比全班同學都小一歲的我已經做得很棒。
其實,母親連小學都沒有上完,為了能教會我,她每天也和我一樣做著功課,拿著我們課本朗讀寫作。不怕自己弱小,就怕自己不想強大。我不知道母親瘦小的身上到底有什么力量,推動著她不停地與生活抵抗。但我知道母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給我們一個家的完整和幸福。那時我們雖然游蕩在縣城的南北西東,遇到拆遷改造,母親又只好奔走租房,尋找下一個安家的地方。但印象中的每一個家,都十分整潔,十分敞亮。小平房里,家具雖然十分古老。馬扎板凳,大頭電視,二手木床,但每一樣東西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狹小的空間卻秩序井然,毫不雜亂,一切的一切都是母親雙手打造。一年又一年,家具不斷地增加,電視機洗衣機,電腦和冰箱,也換了一張更大更舒服的床。那些年,母親蹬過三輪,掃過馬路,進過工廠,她曾被交警驅趕過,也遭受過別人的嘲笑。但母親依舊倔強,從不怕這些生活中的艱難和不易。現在母親身體更加糟糕,雖以不再工作,但每天依然繁忙,閑不住的她已經將勤勞和忙碌變成了自己的習慣。
十幾年來,我好像從沒有仔細看過母親的手。今年春節,我牢牢抓住母親的手,緊緊依靠在這個瘦小卻偉岸的身旁,一道道皺紋是勤勞的見證,粗糙的皮膚是歲月的滄桑。這雙手縫過手套,教我漢字,煲過雞湯;這雙手,撐起一個小而溫暖的家,挺起一個母親的脊梁。母親經常對我說:“我們今天的安康,都是感謝我們有一個好的國家好的黨。”改革開放四十載,國家的變化又是多么巨大。一個小家的成長還是來源于國家政策的影響。父母的工資逐漸提高,生活狀況也不斷增強,看著現在的家,才是真正屬于我們的地方。她說我能成為一名老師是她最大的希望。母親想讓之前嘲笑過她的人看到,即使自己沒有文化,即使孩子曾經是倒數第一,也依然能站在三尺講臺上,為國家哺育新一代的希望。
何謂英雄?她能懷抱著倔強的心一直堅強地向前走,她能在一無所有的困難中慢慢發展壯大,她能用自己僅有的知識教出一個大學生,她能用一雙勤勞的雙手撐起整個家。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母親的話,我會牢記在心上。母親,是我心目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