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過三巡意微張,擷花一朵指尖涼。”不久前逢雨,恰恰又是細雨蒙蒙,難免不教人心猿意馬,逸興遄飛。
攜著微張醉意,挑目遠處濃濃夜幕,沐浴著微雨,霎時間,往事猶如那勻混了的深窖美酒般。
撬開了那經由時光封存的瓦泥壇封口,一股惹人心扉的誘惑沁入心神,不由深吸了口氣,美滋美味。
回憶這杯酒,不勝回味。
斟滿一盅,往事這杯釀造了不知幾何時光的濃醇,香味撲鼻,竟是借此也不知迷醉了幾多人。
我記憶中的往事味道,當屬少年時候的細雨綿綿。那時,寨子里上了年紀的青石板,總會呈現出這一幕來。
“纏綿在一起的積水同青苔,總時刻地相互依偎在一起。”
積水撫摸著青苔,宛若情人間的相互親吻與溫柔地夜話;而青苔則引流著積水向低洼,就如同是兩只十指相扣的柔夷,緊緊地糾纏著,不依不饒,也不曾放開。
那時候,大約是年少,總說不清楚什么情啊愛啊的究竟都是些什么樣的感覺。
當然,只怕是縱然明白了,也并無什么太過別致的想法罷。
那時候,寨子里的老人都還健在。每逢下雨天,總會叫上玩伴兩三人,一同去隔壁家聽一位很有淵博學識的老先生講故事。
大抵那時候是沒有太多求學的認知與應有的態度的,大多的還是對下雨天無聊時光的消磨一同攜帶著對未知的好奇的興趣滿足罷了。
只是那樣的時光,不究消磨,在而今想來,終是不再了,恰恰,這才覺得可惜珍貴。畢竟那時,尚且還能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地聽老先生講完故事。
當然,落雨天往往是最能夠支撐起邂逅美妙事情的簾幕的。
往往最不經意的,恰是最彌足珍貴的。
映像中,于我最不可忘懷,最悱惻思服的,是那一雨簾下的溫柔:
“滿地楓葉,翩翩緋紅,映一張醉人的面容;最是動人那一笑,千種風情繞眉梢。”
就如同戴望舒所書《雨巷》中描寫的那樣,“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而今,終于在這寂寥的雨中,我逢著了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只是,她卻是散發著迷渺、迷渺、迷渺……
我堅信,我是受了你的美了的,那姑娘。我是被你所驚艷到了的,就形同著了魔怔般,自初見始矣!
也許,是微雨襯映了你的美;也許,是楓葉嬌了你的顏;也許,是緣份落地生根,籽粒發芽,源長了我們的相遇。
總之,在雨中,我是著了你的魔,美麗的姑娘!
總之,是雨使我遇著了你,這也是全世界最好的借口了。
但是,世間有著太多太多的相遇,同樣也存在了太多太多地錯過。
我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這再也正常不過。
我確實是在雨中遇見你了,但這卻需要祈禱很多次,為此我也虔誠趨之。
兒時的雨,最剔骨清澈,懵懵懂懂;少時的雨,總瀲滟著水紋,心不在焉;少年的雨,最易患得患失,寤寐思服!
攜著落雨,沉沉入夢,二零一七,新雨長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