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有感
鄔繼偉
學習學習,不是簡單的重復。第一個學習是動詞,第二個學習是名詞,就是說,學習這件事情本身是需要學習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臨界知識和底層思維,用這些知識思維去破解我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才能實現知識管理的精進,告別底水平勤奮。
幸運的是,成甲老師的《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個書就深入的幫我們分析梳理了其中的邏輯關系、如何發現并應用,以及實戰案例。這本書對我是二刷,但二刷產生的收獲和驚喜遠遠超過了一刷的時候。再次感謝桃總給我們創造的這樣一個機會,讓我有幸和這么多愛學習、正能量滿滿的小伙伴一起學習、成長,感悟。
全書分四個章節展開。
第一章,知識管理與認知優勢。介紹了為什么知識和知識是不一樣的,有些知識比其他知識的威力更大。少數的知識能夠給我們帶來關鍵的影響,這就是臨界知識。
第二章,掌握臨界知識的底層思維與方法。首先要掌握的是底層思維 和方法,其次才是具體 的知識 和技能。
第三章,發現和應用自己的臨界知識。如何 找到有價值的臨界知識并把它應用到生活中。
第四章,實戰案例。列舉了七種最常用的臨界知識:復利效應、概率論、黃金思維圈、進化論、系統思考、二八法則、安全空間,及實戰應用的案例。
人生其實就是在不斷的學習和摸索實踐中進行的。學習的深度、廣度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我們將擁有什么樣的人生。
為什么有的人很努力很勤奮,工作沒有起色。為什么有的人學習了很多知識和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原因有很多,但沒有掌握臨界知識,不會用自己的框架安排和應用臨界知識,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臨界知識、底層思維聽起來高大上,卻是蘊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我們用心來體會、感受、歸納,就會發現其奧妙。
我們把生活的點滴細節管理好,就是在管理我們自己的人生。有句話說的好:細節就是人生,我們的一生就是由許許多多的細節組成的。很多細節中反映著我們的習慣和心態,一兩個細節或許說明不了多大問題,但若干個細節結合在一起考慮的話,就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同樣在關鍵時刻的表現,取決于臨場發揮的反應應變能力,待人處事的溝通技巧,和心態的調整。這些東西的綜合積累將會在我們還需要用到他們的時候反映出來。平時不努力,關鍵時候掉鏈子,也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
如同不好的習慣會產生復利效應一樣,學習也是會產生復利效應的。起初不明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量變的不斷積累,個人的能力就會呈躍遷式的增長。這就是我們常驚訝于身邊的誰誰誰,突然提升了,突然做成了某個大項目,突然能力有了一個大的提升。人們只是看到了人前光鮮亮麗的結果,卻沒看到人后傻逼式的堅持。
讓我感覺非常驚喜的是黃金思維圈的理論,所謂黃金思維圈其實是我們認知世界的方式。黃金思維圈最基本的應用便是:你遇到的每一件事情首先問“為什么”。我們看問題的方式可以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what層面,也就是事情的表象。第二個層面是how層面,也就是我們如何實現我們想要的事情。第三個層面是why層面,也就是我們為什么要做這樣的事情。
在why的層面,也就是黃金思維圈最本質用底層思維去思考問題,可以讓我們感知到事情最核心的理念。聽起來像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說起來可能又是一件事,做起來又會是另外一件事。
當我們深入去思考why的時候,就會發現答案可能和開始想的不一樣。就像芒格所說,詢問自己一個又一個為什么,你就能更好的思考問題。
這一方法,我們可以把它運用在工作和生活的每個領域每個方面。這需要我們不斷的刻意練習,持續行動,堅持進行總結反思和內化,形成正反饋,這樣堅持一段時間,我們就會有一個質的提升。
簡單的法則最難堅持。成功就等于簡單事反復做,反復做的過程就是打牢基本功的過程,在反復做的過程中可以不斷提升我們做事情的能力,也能提升成功的概率。對大概率的事件反復練習,提高成功概率直至成功。對小概率事件進行安全備份,防止小概率事件的發生給我們造成重大損失。
簡單的事情難以堅持,就是因為簡單讓我們誤以為自己會了,而失去了堅持做的耐心和動力。其實以為會了和真正的會了中間是有一定距離的,我們往往都會高估自己,眼高手低。過高的估價自己一年所取得的成績,而過低的看待三年或者五年能達到的一個高度。在堅持做的過程中我們會擁有更多的收獲和感悟,這是其他人所感受不到的。如同爬山,在山腰的人能看到比山底的人更多的風景,山頂的人能看到比山腰的人更多的風景。不同的人感受和收獲也會大不相同。
堅持做需要我們擁有成功雙系統:行動力系統和行動力,學習力系統和學習力。只有擁有這個雙系統才能讓我們不斷的行動,在行動中調整修正,以終為始,認定目標,有針對性的去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