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用戶跟羊頓說,想聽點關于選擇的。
選擇呀,這兩個字真是無底洞一樣的話題呢。
想想小時候,你想要買玩具車,買洋娃娃,吃麥當勞,去游樂園玩反斗城...,這些個想要,其實背后都依附著名為“選擇”的籌碼游戲。
小屁孩要心想事成,就得依賴父母。換句話說,父母的財力和教育方式就是我們的正常可選范圍。父母同意,你就可以玩車車,不同意,也就只能乖乖玩泥巴了。
那么,在父母不同意的情況下,你又特別想玩車車,有什么方法呢?
你可以去認識一個有車車又愿意與你共享的朋友。
你也可以蠻橫點,把對父母不滿的情緒發泄出來,痛毆別人家有車車的小孩子,搶過來玩。
前者,你有了新朋友,所以增加了籌碼,可選范圍對應擴大了。
后者,你放棄了禮貌,解封了野蠻,增加了禁忌籌碼,可選范圍同樣也擴大了。
一般來講,你真正有資格去做的選擇,永遠都必須在可選范圍內,并且是不可逾越的。
記得大學那會,我的宿友聰聰,每次分手都會跟我說:“明天要他妹的給我看到哪對狗男女在情人路身上比翼雙飛,我就要拿汽油去燒死那對異性戀!師兄你說好不好!”。走心的我總會連忙應答說:“好好好,你開心就好!”
這不,話才晾下兩個星期,他就又交了一個新女朋友,恰巧被我在情人路上碰個正著。你說咱該拿汽油去潑他嗎?不該。因為玩火是封印的禁忌籌碼,玩笑不能當真,所以不能選擇,也不在可選范圍內。
像之前有個同事叫志志,經常會吐槽公司這不好那不好,老說要拿辭職信怒甩老板一臉,出門再回頭給豎兩波中指!
然而一年過去了,我也沒見他辭職呀。為什么呢?因為他的想法逾越了現實的可選范圍。剛畢業的他,在深圳這樣弱肉強食,激烈競爭的環境,作為草根,月入6000個人民幣,滿嘴跑火車又不學無術的他,無論是家庭背景,還是個人經濟基礎,都不足以支撐他這個任性的選擇,因為他需要生活。而他之所以能勉強選擇在深圳生活的原因,恰巧是因為他有了這份工作作為籌碼。
社會總有三流九等之分,不可能人人都像王思聰,打生下來可選范圍就幾乎看不到邊界,可以放心試,大膽玩。但你要知道,不同階級人群之間永遠都是處于對流狀態的,勝者上,敗者下。
中國古代有“破而后立”之說,通俗點就是突破自己的可選范圍。突破自我是大部分人都渴望的,但細心的你也許會發現,人們經常會問:“你覺得我這樣做到底對不對?,好不好?”。
這種患得患失的“是與否”思考方式最容易讓人踟躕不前。人一旦沒有前進,可選范圍不是恒定不變,就是慢慢縮減。然而未來,誰能肯定選什么是對,選什么又是錯呢?有也只是階段性的。
朋友的叔父給我們講過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故事。
大概30年前,正好是改革開放初期,他所在的鄉縣人口數量非常龐大,不少日資大企業到他們村附近的郊外建廠招工,薪資高福利好。當時能當上外企的廠哥廠妹,對他們這些小年輕來講可是值得炫耀一番的大事。
大叔深吸了口煙,繼續講到。當時隔壁家從小玩到大的小王,因為體格小,樣貌齪,人瘦得干癟癟的,進廠對他講,就是癡心妄想。
有一段時間,路過一些破工地,剛好看到他在那幫別人搬磚打散工,整個人弄得臟兮兮,相比之下,自己有干凈體面的外企工服,而且輕松工作一天又頂他好幾天的工資。咋一想想,心里還是會有種莫名的優越感的。
然而時過境遷,小王從剛開始的苦力搬磚,到后來,又想方設法的搞了輛拖拉機來搬磚,再到后來,因為找到路子,變成承包建筑小項目的包工頭,最后...30年過去了,已經是老王的他,成為當地坐擁數十億的地產大亨。
大叔自己呢,不是沒有想過要搞點事情,只是每每想到不安穩,就打消了念頭,在職業道路上,不敢冒險做出些許改變。漸漸的,只能從廠哥變成廠叔,到現在,碰上智能機械逐漸代替勞動力的年代,一把年紀了,反倒生計被斷了根,未來安穩已顯得搖搖欲墜。
其實無論是選擇往左走,還是選擇往右走,都沒有錯,因為彎路有時也是幫助你窺見人生地圖全貌的途徑之一。真正錯的是你未曾鼓起勇氣去設想如何應對選擇之后的種種情況,這就好比你想要吃掰開蜂窩品嘗新鮮的蜂蜜,卻沒想過要如何應對誓死守護巢穴的蜜蜂。久而久之,你就再也不敢選擇了,心有余悸的刺痛感令你駐足原地,看著探險的勇者們漸漸遠去,然后感嘆自己的無能為力。
足以見得,勇氣也是擴大選擇范圍的潛在籌碼,其實這是最簡單但也是最難獲得的籌碼,現在的人總是算計他人,卻忘記計算自己,認真的問自己,“我為什么要做這個選擇?”
像考大學,當然得問為什么要去這個大學啦,離家近?分數剛好踩線?有我要的專業?...像找工作,當然是為什么我要選這份工作啦,為了薪資高?,學習機會多?,離家近?,環境好?,交通方便?...你要弄清楚,在可選范圍內你真正想要什么,而哪個選擇最理想。因為你總要做選擇,心里越是搞得明白,就越有勇氣做選擇。
選擇的背后是思考達成目標需要獲得哪些籌碼,并想方設法取得。一味的憑借他人的建議,依賴他人幫你做出選擇來尋求出路,無疑是作繭自縛。
文明時代的大部分艱難險阻都無法令你死亡,
人只要不死,總會有出路,
生命不就是因未知而美妙嗎?
請跟隨著潛藏在你內心深處的聲音做出選擇吧,
雖然它時而強烈,時而微弱,
但那才是真實的你最想要遠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