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前言
“什么,習慣養(yǎng)成的訓練?這不是自我管理里最基礎的事情么,基礎到我都已經(jīng)有點兒忽略了習慣這件事情。”這是我看到了這個活動的通知后的第一感受。
緊接著,我想到了自己前一階段的反思,前一階段在經(jīng)過項目化的思考后,目標逐漸的整合成為了三個。結果我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有很多事情的推進有問題,自己思考后發(fā)現(xiàn)問題在于習慣。很多事情并沒有成為真正的習慣。
所以,當俱樂部組織了這個訓練營的時候,我毫不猶豫的參加了。
一、學習過程
因為整個訓練營僅有五天,自己一開始想著,5天時間會有什么樣的突破呢?所以這件事情并沒有進入我的最重要和緊急的事項清單里。除了前兩天是8點聽課,后面的聽課作業(yè)時間都是在上完課之后臨時安排時間來完成的。
但是,當我聽到第三天開始,自己有點“坐不住”的感覺了。各種認知被更新,見到大家積極踴躍的態(tài)度再加上自己開始有了一些困惑。于是我開始認真的思考習慣這件事情和我們自我管理的其他內容的聯(lián)系。自己也按捺不住,開始要寫點什么了。
二、習慣是什么
2.1、等等,讓我們看看習慣背后的本質
習慣也是一種行為,永澄給出了一個“TMBRT模型”來解釋習慣背后的邏輯。
2.1.1 動機
其實一切的行為背后是那頭“大象”-我們內心深層次的動機在指引我們的行為。所以說,在動機層面的清晰和認可,才會得到真正的動力來源。
自我反思:我要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我們先不說習慣這個事情。我們來說說早睡早起,早說早起是為了什么?是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學習和思考,為了早上的時間可以做更多的事情,為了不遲到,能早點到公司......在我看來這些內容還都停留在“行為”的層面,我希望通過早睡早起期待的可以做的事情。
靜下來想明白之后我覺得我真正想要的是一種生活的輕松愉悅有掌控感、充實感的狀態(tài)。中國人一直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早上舒適的醒來之后,自己主動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一些讓自己更加充實的事情。這樣的一個場景,想一想都會笑出聲來呢!
所以,我的真正的動機其實是高質量的生活狀態(tài)和自己對自己生活的全面掌控感。
而現(xiàn)在的日常生活里,自己經(jīng)常被瑣事所牽絆,晚上疲乏勞累之后又進入了自己無法掌控(大象狂躁的奔跑起來)的狀態(tài),晚睡、晚起。無法完成成長類事情,甚至有可能遲到等等,讓自己進入一個惡性的循環(huán)。
正因為這樣,一方面自己迷失了動機迷失了習慣,另一方面自己也有了足夠的期望能從這樣的狀態(tài)里擺脫出來。回到良性的循環(huán)上來。
當我寫完這一段話的時候,自己都已經(jīng)意識到了一些問題。其實動機一旦真正的明確后面的很多事情就好辦了許多。其實這里我自然的練習到了永澄前一段時間一直在說的“鉆石行動”:利用“抓手思維”抓住下半年的核心目標的事情。是的,習慣和目標管理、項目管理之間還有著微妙的聯(lián)系,這里先不細說,后面再講。
2.1.2 觸發(fā)器
我理解的觸發(fā)器應該是外部的因素,這個因素可以觸發(fā)你,讓你自然地想到或者去做某一個事情。
舉個例子,有很多人總是會出門忘記帶手機。但是我?guī)缀鯖]有出現(xiàn)過這樣的問題,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每一次我只要從家里出門的時候,我就會下意識的提醒自己:錢包、手機、鑰匙。我因為要外出,一走到家門口,就會立刻想到這個事情。可以說家門口就是我的一個觸發(fā)器。一旦碰到,我就會下意識的去發(fā)生一個檢查我的錢包、手機、鑰匙的行為。
關于觸發(fā)器這件事情也很有意思,因為我們在一定的條件下會自然的想到去做什么事情。比如說我自己給自己設置的觸發(fā)器:每天晚上到9點的時候自然想到了要去鍛煉身體,而且這個觸發(fā)器已經(jīng)很穩(wěn)定了。甜面包熱湯里模型之青年@永澄的故事這篇文章里,張詩穎提到了觸發(fā)器trigger是能夠幫助實現(xiàn)動機的行為behavior,是有效行為。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自己舉例的這些觸發(fā)器都是已經(jīng)形成的有效觸發(fā)器,自己還真是幸運。
2.1.3 行為
關于行為,是在觸發(fā)器的影響后產(chǎn)生的有效行為,因為有效行為很容易過渡到下一個階段“獎勵”。
剛才舉例說到的我的檢查錢包的行為,還有我的到時間就去鍛煉的行為。在目前看起來都是有效的。因為自己得到了非常正面的反饋。并且這個行為一直在持續(xù),進而也影響到了下一個指標:觸發(fā)器敏銳度。其實是我提高了觸發(fā)器的敏銳度。
關于行為,我的理解是這里不僅僅指的是某一個簡單的行為,而是一系列的行為,可以是簡單行為的不斷重復,也可以是基于同一個動機、同一個觸發(fā)器下的不斷精進的行為組合。
舉例來說:我的鍛煉這件事情,動機明確、觸發(fā)器明確,簡單行為其實是在不斷地變化的。比如說一開始的時候自己在貓爬,后來加入了直腿貓爬,再后來加入了平地金剛。一開始的打拳因為時間精力不夠改到其他的時間去做了,不在這個觸發(fā)器下起作用了。但是總的來說9點鍛煉的這個行為還是在不斷持續(xù)的。
這也為習慣做了很好的區(qū)分,習慣不僅僅是一些表面行為,即使是這些表面行為也可以有相對一塵不變更好的復雜的組合。
2.1.4 獎勵
關于獎勵,永澄一直在強調一個是及時,另一個是要真正的獎勵,不要被獎勵所傷。自己深有感觸。
被獎勵所傷:曾幾何時,我也利用一些外界的獎勵來刺激自己不斷地養(yǎng)成習慣或者做某一件事情。但是在我的記憶里:我就從來沒有成功過!!!
好的獎勵:當然,現(xiàn)在自己也有非常好的獎勵案例。還是自己鍛煉的這件事情,其實每一次的鍛煉,自己最大的感受是累和精神的愉悅。在一開始懷疑的狀態(tài)下過了一段時間之后,突然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體能變好了,穿衣服的時候衣服開始變緊(因為自己變壯了,變結實了)。那種內心的喜悅感無以言表。這種獎勵是和動機直接相關的獎勵,是好的獎勵。
我覺得獎勵換成積極的反饋對我的效果更好。還是用鍛煉舉例,因為鍛煉的效果一般是不能立刻得到的。不是鍛煉1小時就能掉1斤肉的。所以這里還得說明及時是有閾值的。那么在一定的時間內,比如說是一星期、兩星期甚至一個月之后,自己看到了明顯的變化,而這個時候你的習慣還在繼續(xù),那會取得非常大的積極反饋。
還有一點,我覺得既然習慣背后有這么多的故事,所以我們對于習慣能夠帶來的影響和反饋要有充分的認識。還是鍛煉舉例,要把你的動機和目標與反饋緊密聯(lián)系,同時理性的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反饋不是一朝一夕的,不能突然重了二兩而沮喪,這很重要。
永澄提到的外界的獎勵,比如說你特別渴望得到的東西作為獎勵,自己從來沒有取得過成功,在這里就不做展開,自己也會嘗試用這樣的獎勵來刺激自己,但是一定要做好內部的動機連接。如果后續(xù)有了效果再和大家溝通。
2.1.5 觸發(fā)器敏銳度
一開始我不太理解這里的敏銳度到底指的是什么。寫著寫著自己就突然明白了!由于行動得到了積極的反饋。這種愉悅感就很容易讓自己對觸發(fā)器更加的敏感。
好的例子:由于自己的鍛煉效果明顯,激勵了自己,所以自己對9點鍛煉這個觸發(fā)器不斷地強化。也就是對觸發(fā)器的敏銳,已經(jīng)到了一想到晚上9點就立刻反應過來要去鍛煉了。
不好的例子:由于自己之前一直期望的早睡早起沒有執(zhí)行到位,行為沒有產(chǎn)生好的反饋,觸發(fā)器的敏銳度銳減。自己已經(jīng)不能通過早起立刻想到需要去做我該做的做日計劃的事情。其實這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觸發(fā)器很混亂,在早起這件事情上并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觸發(fā)器。所以這一個習慣的整個回路都是有問題的。
2.2、習慣到底是什么?
直接給出老大提供的經(jīng)過了成熟思考和推理后得出的結果:
習慣是通過持續(xù)訓練而養(yǎng)成的慣常思維&行為方式,是有效的個人成長的保障和加速器。
參考資料
習慣管理系統(tǒng)原理及構建實踐01——從本質看問題
習慣管理系統(tǒng)原理及構建實踐02——究竟習慣是什么?
我非常認同這個理解。個人強烈建議大家好好的閱讀上面的兩篇文章,信息量極大。另外,也正是這兩篇文章的內容,讓我明白了下文提到的困惑和解決方案。(如果你讀起來非常的吃力,里面提到的很多模型、名詞都不理解,你可以考慮加入“幸福進化俱樂部”慢慢的理解這些內容。也可以考慮閱讀一下我的這篇文章:寫在幸福進化俱樂部的四周年)
這里的習慣提到了思維和行為。我們表層的很多看起來是習慣的那些持續(xù)性的行為并不是真正的習慣,僅僅是一種“習慣化”。關于概念我就不多說了,這里說說澄清這些內容對我的幫助。
理解了這些內容之后,對于自己為什么沒有養(yǎng)成習慣還有自己要如何規(guī)劃自己的習慣以及跳開“習慣化”的陷進就非常的有幫助了。
嚴格的按照定義來說,到目前為止,我只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很幸運的是在永澄放出課程之前這個習慣已經(jīng)運轉起來了,所以我理解這些內容就容易了許多。這個習慣就是:在晚上9點通過跑酷的基礎動作的訓練來提高身體素質的。從動機、行為、觸發(fā)器、獎勵、觸發(fā)器敏銳度這四個角度完美的套用了模型。
其實更重要的是我在規(guī)劃我的習慣,在訓練營開始的前一段時間,我也在嘗試早睡早起、閱讀、日計劃等等的幾個重要的習慣培養(yǎng),但是效果不佳。不過現(xiàn)在理解了這些模型和理論之后,自己充滿了力量感。下面的困惑的說明也會幫我梳理清楚習慣在個人體系里的作用。
三、我的理解和困惑
3.1 習慣和項目管理的關系
關于習慣這部分一直有一個困惑。因為永澄提到:習慣是有效的個人成長的保障和加速器。拋開習慣行為方面的定義不談,涉及到價值內容對我很有吸引力。因為習慣是可以讓我們的個人成長提供保障和加速的。其實還有一個說法是習慣可以把我們在成長中的“管理成本”降到最低。
關于“管理成本”這一點大家應該不是很陌生。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投入時間精力,關于成長這件事情更是如此,特別是在我們需要大量的積累和實踐的時候。而習慣是如何做到降低管理成本的呢?
我暢想一下理想的狀態(tài),在理想的狀態(tài)里,我們每天都要不斷訓練的事情,比如說鍛煉身體、訓練自己的閱讀能力、每天做計劃、每周做回顧等等這些事情在指定的時間自然而然的就去做了,非常的有序,不會錯亂。而這些事情的不斷積累就會讓自己產(chǎn)生巨大的提升。
這種理想的狀態(tài)里提到的要做的事情,在我看來其實都是“項目”,自己之前都是在用項目管理的方式應用到自我管理領域來實踐的。也就是之前俱樂部里提到的“項目化”。實際上項目化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管理成本的。有一些事情甚至管理成本本身大于了實際執(zhí)行這件事情的成本。而收益又很小。對這些事情,自己之前一直束手無策,而習慣的養(yǎng)成也一直沒有到位。
現(xiàn)在我的理解是,通過習慣的方式來落地,用項目管理的思維來引導發(fā)展和突破會極大的減少自己在這方面的管理成本。
舉個例子:
關于鍛煉的這件事情,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習慣,每天都會鍛煉。但是對于鍛煉的內容,從長期來看是比較穩(wěn)定的,但是對于動作細節(jié)的調整時不斷在進行的。這是習慣的部分。
但是在一些時間節(jié)點上,當自己意識到自己的鍛煉遇到了瓶頸,或者需要進行調整的時候。自己會補充一些其他的內容,比如向高手請教,參加一些課程等等。這就是可以用項目化的方式來進行管理的。
這兩部分是相輔相成的。
3.2 習慣和目標的關系
上文提到了習慣和項目之間的關系。項目本質是什么呢?是協(xié)調資源,達成目標。可以說項目管理是典型的目標管理的落地實踐。那么習慣和目標之間有關系么?
關!系!太!大!了!
因為無論是習慣還是項目,都是為某一個目標服務的。而這個目標和習慣中的動機,項目中的目標都是直接相關的。可以說習慣是最高效的達成目標的手段之一了!
在這里放出一個大殺器:個人成長模型。在現(xiàn)狀和目標之間的差距就是習慣和項目管理的位置。之前自己只知道利用項目化的方式來彌補差距,現(xiàn)在加上了習慣,這個更有效率,更落地的方法,自己真是如虎添翼。
再結合永澄半年的“鉆石行動”中提到的“抓手思維”,利用本質導向的方法找到自己的核心目標,利用習慣、項目等各種工具進行串聯(lián),在目標達成這件事情上真是渾然一體,有一種全新的“不足為外人道也”的感受啊!
附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此次的活動中,有很多小伙伴的書寫的內容非常的棒,列在最后,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張詩穎的博客:一個參加5天活動寫了15篇博客(活動還沒有結束)的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