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學習《第二章你的組織有學習障礙嗎?》在這一章中講述了7個學習障礙,如下:
障礙1. “我就是我的職位”
障礙2. “敵人在外部”
障礙3. 掌控的幻覺
障礙4. 執著于事件
障礙5. 煮蛙寓言
障礙6. 從經驗中學習的錯覺
障礙7. 管理團隊的神話
如果你對每一個障礙都感興趣,你可以看書中內容,或者在網絡上查找。今天的拆頁是障礙四,執著于事件。
拆頁二
來自《第二章 你的組織有學習障礙嗎?》 P23
障礙4 執著于事件
有兩個孩子在操場上打起來了,你過去勸架。露茜說:“他搶了我的球我才打他的。”湯米說:“她不讓我玩她的飛機我才拿她的球的。”露茜說:“他不能玩我的飛機,因為他把螺旋槳弄壞了。”我們是充滿智慧的成年人,于是我們說:“嘿,嘿,孩子們,你們要好好一起玩啊。”但是,我們自己在陷入爭執時所說所做的,真和孩子們有什么不同嗎?我們都有一種慣性思維,即把生命看成是一系列分立的事件,而且每一個事件都應該有一個顯而易見的起因。
組織機構中的交談都被事件所主導:上個月的銷售額、新的預算裁減、上季度的利潤、誰得到升遷或被解雇了、競爭對手新推出的產品、我們推遲發布新產品的通知,等等。同時,媒體又在不斷強化對短期事件的關注:無論如何,什么事超過兩天就不是“新聞”了。強調事件導致了“事件式”的詮釋描述:“今天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降了16點”,報紙報道說,“因為昨天發布了第四季度利潤走低的預期。”這類詮釋也許沒有錯,但它轉移了我們對事件背后長期規律性模式的注意力,干擾了我們對這些長期模式的理解力。
我們對個別事件的執著,其實也是生物進化給我們的程序編碼中的部分。試想你要構思處于生存競爭中的洞穴人,對宇宙的沉思冥想能力將不會是一項優先設計標準。重要的指標會是察覺左側后方的劍齒虎,并迅速作出反應。好像是對我們的嘲弄,今天我們的組織和社會所面對的主要生存威脅,并不是來自突發事件,而恰恰是來自緩慢漸進的過程:軍備競賽、環境惡化、社會公共學校系統的衰敗、公司產品設計或質量(相對于競爭對手)的下滑等等,這些都是緩慢漸進的過程。
如果大家的思想都被短期事件主導,那么一個組織就不可能持續地從事有創意的生成性學習。如果我們只注意個別事件,那最好的結果就是我們能在事件發生之前作出預測,以便作出最佳反應,但這不可能讓我們學習如何創造。
「I,重述知識」
請簡述執著于事件這個障礙,需要說明這個障礙對什么產生了影響。
執著于事件,通俗地說就是“就事論事、見子打子“”,也就是僅從事物的表面現象孤立、靜止、片面地議論,事情來一項做一項。比如說,下屬的工作沒有完成,我們給他的評判是“不按時完成工作,是不負責任的表現”,我們要求他們即刻就要完成,只要結果不管過程,而沒有去聯系他之前的工作背景、這項工作的難度和挑戰、團隊的協作等原因。
執著于事件,通常會讓我們只見樹不見林。
- 在項目推進中,執著于事件,分散了精力和專注力,對事情背后的原因未加追究,就會影響對大局的判斷和掌握,未能及時做出正確的決策;
- 在團隊協作中,執著于事件,會影響對個人能力的客觀評判,不利于團隊的群策群力;
- 在人際交往中,執著于事件,會影響對某個人的評價,從而導致關系的惡化。
「A1,激活經驗」
不知你是否有這個障礙,我有,而且還不少,嘿嘿。比如我曾經執著孩子每天是否完成作業這個事件,忽視了孩子其實是面對大量的作業難以堅持做完,并不是不會,(省略細節描述呵),沒有注意到他缺乏的是吃苦和拼搏精神,沒有在他的成長道路中有系統的給與培養;我在管理下屬時,執著培訓經理的每天工作計劃是否完成這個事件,(省略細節描述呵),忘記了那個時候培訓工作剛剛起步,那是一個完整的體系,牽一發動全身,沒有給到他足夠的資源和幫助他建立好這個系統。
你呢,是否也有類似的障礙呢?
我也有這個障礙。比如我曾執著于孩子早上起床困難這個事件,以為他只是想睡懶覺、磨蹭、拖拉,其實是前一天晚上入睡太晚或者是前一天運動量比較大導致身體疲憊,也就是時間管理和精力管理方面的問題。當我發現原因之后,跟孩子及時溝通,做好每日任務安排和時間分配,提前約定好入睡時間和起床時間,并且在飲食上注意均衡,心態平和,如此,安然地度過了每一個morning call。
我所在的科室,每天會有很多突如其來的工作任務,往往只能來一項做一項,哪項急就先做哪項,沒有深入思考去整合任務,如何高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