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篇不錯的文章,我們一起共讀吧:
很久以前,有一個經常雕塑妖魔鬼怪的一個手藝人,技藝嫻熟,很多人上門買雕塑。但有一天,他照鏡子的時候發現自己的相貌變得兇惡、丑陋、古怪。
后來,他到一個道觀里,找道長求助,老道長說:你幫我雕刻100尊三清像,我就告訴你。
于是,手藝人就開始不斷研究三清的神情、德性,有時甚至到了忘我而代入的境界。
半年之后,當他把富有善良、慈悲、寬容形像的三清雕塑出來之后,他才發現,自己的相貌也已經變得正氣、端莊了。
正所謂:善惡歸己,相由心生。
諺語說:有心無相,相逐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這句話說明:一個人的相貌是會隨著他的心念善惡而改變的。
一個人的性格品德、精神氣質,往往在容貌上一眼就見了底。
一個人的臉,中年以前是父母決定的,但中年以后的臉則是自己決定的。一個人要為自己中年以后的長相負責。
現實生活中,人到中年后,就顯現出受性格和品格影響所致的面貌:寬厚的人多半一臉福相,臉上有肉;刻薄之人則骨瘦嶙峋,臉部線條僵硬;性情柔順的人面相柔和善美;性格粗暴的人總是一臉兇相;術不正暗地里坑害別人的人總是寢食難安體弱多病;心胸狹隘的人大多尖嘴猴腮、雙眉緊蹙。
一個人的長相,是長期的心念與行為在臉上的投影,因而相貌也預示著該人未來的命運。
中年以后內心決定你的面相,而你的面相則預示著你的命運。
相由心生。說的是一個人面相的好壞與其心靈的善惡是相應的:心決定性叫心性,性決定命叫性命,命決定運叫命運,運決定氣叫運氣,氣決定色叫氣色,色決定相叫相貌。
相貌是能逐步改變的,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心寬體胖就是指人心胸開闊,外貌就安詳,從而為自己感召到更多的社會資源,這就是福報,任何福報都有其必然的成因。
真正有所修為的人特別平易近人,特別親切,特別溫暖,而且還特別的像嬰兒那樣天真、純凈。
幼年青年時期相貌特征與父母的遺傳因素有關,人的下半生更多地活在前半生的影響之下,所以說如果一個人中年以后的長相顯年輕,他(她)一定品性善良!
這些年,你到底是怎么度過的,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先別急著回答。你的面相出賣了你的內心,你的過往都寫在了臉上。
去過一家早餐店,大家都管老板叫“李叔”。這家店的生意一直不錯,每次路過時總能看到店里排著長隊。而旁邊的早餐店卻冷冷清清,細問其他客人才知道原因。
原來李叔家的早餐除了品質好之外,服務態度更受大家喜歡。顧客來買早餐,他總是笑臉相迎,和和氣氣地向顧客問好,還會默默地記下熟客的喜好,和顧客打成一片。
賣早餐需要起早貪黑,一天下來,人的精神往往疲憊不堪,還能保持張笑臉實屬難得。對比旁邊的早餐店,店員總愛板著個臉,好像別人欠了他錢,誰看了也不愿意走進去。
高下立判,贏在了微笑上面。
俗話說:愛笑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如果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微笑則是個人形象的名片。一個人如果臉上眉頭緊鎖、神情嚴肅,難免給人一種難以靠近的印象。而面容看起來和善溫厚,臉上常駐微笑,不僅讓自己快樂,也溫暖了別人。
一張溫馨的“名片”遞出之后,別人會感受到那份真心誠意和平易近人;無論是做生意,還是為人處事,都更受人們喜歡,人生路自然越走越寬。會生活的高手,從來都是自信滿滿,心情愉悅,臉上常掛著一抹暖暖的微笑。
人生不過三萬天,何人不懷喜與憂·?
人生在世,誰人沒有煩惱憂愁,哪個沒經歷過挫折與不順呢?
愛笑的人也不是生活上萬事皆如意,而是他們明白:擊敗苦難的永遠不會是沮喪,樂觀與微笑才是。即便無法掌控命運中的旦夕禍福,至少臉上的微笑是自己可以決定的。
心中充滿陽光,哪懼前路黑暗。
古人說:“三日不讀書,照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語言無味。”
讀書,很大程度影響了臉上的氣質和個人的談吐。
蘇軾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
讀書的人,臉上有著書香的氣質,心靈是充盈的,精神是富足的。
知識的豐盛讓他們感知到更豐富的世界,格局的博大讓他們對生命的壯觀有更深的體悟,從而真正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梁實秋先生說:“讀書不讀書,過的是兩種人生。”深以為然。
愛讀書的人,不會只從“有沒有用”這樣功利且膚淺的角度去看待生活。
人生的美,為人的善,以及詩和遠方,都是他們向往的。
曾國藩在家訓中寫道:“人之氣質,由于天生,很難改變,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讀書,不僅能影響容顏、氣質,也能改變人生的軌跡。
正直、善良、有愛心的人,往往從內而外散發出一種光芒,有親和力,與之交往如沐春風;而自私、狡猾、愛算計的人,相貌往往不耐看,即使有著姣好容貌,稍多接觸便會發現只是徒有其表,惹人反感。
顏值可以美容,但掩蓋不了本色;氣質可以塑造,但脫離不了本性。
心惡則貌丑,心善則貌美。
有一段話說的很好:
若要優美的嘴唇,就要講親切的話;
若要可愛的眼睛,就要看到別人的好處;
若要優雅的姿態,走路時要記住行人不只你一個。
容貌是先天的,但精神長相卻是后天形成的。
生活中總能看到些公眾人物,穿著光鮮,有著一副姣好的面容,卻違法違紀,處處無視于法律規范、社會公德。
做人要表里如一,不能金玉其表,敗絮其中。
徒有其表,難成氣質。唯有內外兼修,才會更美。
歲月凋妝容,有書氣質佳。修心內自秀,何懼逝年華。
皮囊再美,也砥礪不過時光。
唯有臉上的微笑、高貴的氣質,再加上善良的內在修為所孕育而出的精神長相,才會歷經歲月的磨洗而越發蓬勃與豐盈,并成就真正的幸福與滿足。